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啖蔗何妨晚

"啖蔗何妨晚"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9:47:08


简介: “啖蔗何妨晚”出自宋代洪咨夔的《挽俞致政》,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àn zhè hé fáng wǎ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处: 《挽俞致政》
内容:
涉世万缘薄,爱书双眼明。
身从平处立,道向拙中生。
啖蔗何妨晚,栽槐恰待荣。
偈成投笔去,天阔暮云横。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洪咨夔
诗人介绍: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翻译:

《挽俞致政》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涉世万缘薄,爱书双眼明。
在世间经历了无数的人事纷扰,但对于洪咨夔来说,这些俗世的事情都显得微不足道。他倾心于书籍,通过阅读,他的眼睛变得明亮而敏锐。

身从平处立,道向拙中生。
洪咨夔选择了平凡的生活,但他却能从简朴普通的生活中体会到道德和智慧的真谛。

啖蔗何妨晚,栽槐恰待荣。
洪咨夔认为吃甘蔗并不妨碍晚年的快乐,就像种植槐树一样,只需等待时机成熟,荣耀自然会到来。

偈成投笔去,天阔暮云横。
洪咨夔写下这首诗后,放下了笔尖,他的心灵在广阔的天空下自由飞翔,就像夕阳下的云彩一样。

这首诗词表达了洪咨夔对尘世的淡泊和对道德智慧的追求。他以平凡的姿态面对世事,对于名利和功成名就持有淡薄的态度。他热爱阅读,通过书籍的启迪,他的眼光变得敏锐,能够洞察人事的虚妄。同时,他认为人生的幸福和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年龄和环境,而是需要等待时机的到来,就像栽植槐树一样。最后,他以写诗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悟投射到诗歌中,超越了尘世的局限,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升华。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洪咨夔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灵性和超脱的精神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è shì wàn yuán báo, ài shū shuāng yǎn míng.
涉世万缘薄,爱书双眼明。
shēn cóng píng chù lì, dào xiàng zhuō zhōng shēng.
身从平处立,道向拙中生。
dàn zhè hé fáng wǎn, zāi huái qià dài róng.
啖蔗何妨晚,栽槐恰待荣。
jì chéng tóu bǐ qù, tiān kuò mù yún héng.
偈成投笔去,天阔暮云横。
韵脚: 拼音:dàn zhè hé fáng wǎn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三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啖 (形声。从口,炎声。本义吃,咬着吃硬的或囫囵吞整的食物) 同本义 啖,噍啖也。--《说文》 啖,食也。--《广雅》 啖啖常欲人之有。--《荀子·王霸》。注并吞之貌。” 啖函启化。--《太玄·玄莹》。注含也。”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项羽本纪》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苏轼《食荔枝二首》 茹啖其草木之荑实。--明·刘基《苦斋记》 又如啖蔗(吃甘蔗,愈吃愈甜。比喻渐入佳境);啖啖(贪吃的样子);啖指咬舌(恐惧不敢多言的样子) 给吃 吉妇取枣以啖吉。 啖 dàn ①〈古〉吃或给别人吃。 ②拿利益引诱人~以私利。

:蔗 (形声。从苃,庶声。本义甘蔗) 同本义 制成的软糖);蔗浆(甘蔗汁) 比喻甜美 蔗zhè甘蔗,多年生草本。茎有节,含甜汁多,可生吃,主要用于制糖~糖。~渣可用于造纸或制隔音板等。

:何〈代〉 什么 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 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 何以自绘。--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子何恃而往?--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何不以锯中。--三 何hé ⒈疑问词。 ①什么来者~人?他为~事?有~难处? ②为什么~不这样?~乐不为? ③怎样如~办?要他~如? ④怎么~至于此? ⑤哪里~曾相见?~去~从? ⒉副词。多么~雄哉!开国~茫然。 ⒊〈古〉通"荷"。背,扛,担。 何hè 1.扛,以肩承物。 2.承受。

:妨〈动〉 (形声。从女,方声。本义损害;有害于) 同本义 妨,害也。--《说文》 将妨于国家。--《国语·越语》 敬而无妨些。--《楚辞·招魂》 令人行妨。--《老子》。注伤也。” 不以自妨也。--《荀子·解蔽》 贼父之子,妨兄之弟,与此同召。--《论衡·偶会》 又如妨要(妨害要务);妨紊(伤害扰乱) 阻碍 无发令而干时,以妨神农之事。--《吕氏春秋·季夏》 又如妨贤(阻碍贤者登进) 妨碍 不以小功妨大务。--《韩非子·难二》 又如不妨;何妨;妨蔽(妨碍) 中止 丁亥 妨 fáng ⒈阻碍,损害~碍。~害。 ⒉ 【不妨】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障碍不~明白说出。 ⒊ 【何妨】使用反问的语气,〈表〉"不妨"这个何~?何~去看看她?

:晚 (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同本义 晚,莫也。--《说文》 晚,暮也。--《广韵》 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汉书·李寻传》 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晚泊沙夹。--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屠晚归。--《聊斋志异·狼三则》 望晚日照城郭。--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晚曦(晚霞);晚夕(傍晚,晚上);晚半天儿(晚夕,晚晌,晚间,晚上);晚钟(傍晚的钟声);晚寒(傍晚的寒气);晚晴;晚饷(晚餐);晚阴(傍晚时的阴霾);晚来(傍晚) 夜晚 晚星没 晚wǎn ⒈日落的时候傍~。从早到~。 ⒉夜间~上。昨~。 ⒊时间靠后,接近终了~稻。~点到达。~年(老年)。~清(清朝末年)。 ⒋后~辈。 ⒌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