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C 仇怨犹言太守廉

"仇怨犹言太守廉"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04:12:41


简介: “仇怨犹言太守廉”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送游潮州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óu yuàn yóu yán tài shǒu liá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送游潮州二首》
内容:
虽森画戟惟清啸,因讨红巾有雪髯。
孟子曾称伯夷隘,汉人亦议弱翁严。
交游皆叹遗公误,仇怨犹言太守廉
可惜遒人官久废,此诗湮郁在闾阎。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刘克庄
诗人介绍: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翻译:

《送游潮州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虽然有着森严的画戟,只发出清脆的啸声,
因为参与讨伐红巾军,留下了一脸的白雪胡须。
孟子曾称赞伯夷的高尚,汉人也称道弱翁的严正。
与他交往的人都感叹他的公义被误解,仇怨之事仍然提起太守廉吏。
可惜这位才华出众的人官场上久已废弛,这首诗被埋没在乡野之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刘克庄送别游潮州的两首诗,通过对游潮州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遗忘的才华和被误解的公义的感慨。诗人借游潮州之行,抒发了对清廉正直、公正无私的追求,并对现实社会中官场腐败和人情冷漠的现象表示遗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官场腐败的忧虑之情。通过描绘游潮州人物形象,如画戟、红巾军、伯夷、弱翁、太守廉吏等,诗人将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融入其中。

诗中的“森画戟”和“清啸”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战争的严酷和英勇的精神。而“红巾”则指代了红巾军,这是宋朝末年的一个农民起义团体,与其交战表明了诗人对抵抗不公和不义的追求。

诗人引用孟子称赞伯夷和汉人议论弱翁的句子,旨在通过历史典故表达自己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同时暗示自己也希望得到公正评价。然而,诗人在末句中表达了对才华横溢的人士在官场上久废的惋惜,以及自己的诗作被埋没的无奈。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才荒芜的痛惜之情。它既体现了宋代社会的局限和不公,也反映出诗人对高尚品德和清廉正直的推崇。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思想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uī sēn huà jǐ wéi qīng xiào, yīn tǎo hóng jīn yǒu xuě rán.
虽森画戟惟清啸,因讨红巾有雪髯。
mèng zǐ céng chēng bó yí ài, hàn rén yì yì ruò wēng yán.
孟子曾称伯夷隘,汉人亦议弱翁严。
jiāo yóu jiē tàn yí gōng wù, chóu yuàn yóu yán tài shǒu lián.
交游皆叹遗公误,仇怨犹言太守廉。
kě xī qiú rén guān jiǔ fèi, cǐ shī yān yù zài lǘ yán.
可惜遒人官久废,此诗湮郁在闾阎。
韵脚: 拼音:chóu yuàn yóu yán tài shǒu lián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四盐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仇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匹偶,同伴) 怨恨 仇者,讐也。--《史记·晋世家》 葛伯仇饷。--《孟子》 多仇少与。--《汉书·盖宽饶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仇忌(怨恨憎恶);仇嫌(怨仇;怨恨) 仇恨 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史记·留侯世家》 又如杀父之仇;仇疾(仇恨);仇害(因仇恨而伤害) 仇人;仇敌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智法之士与当塼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韩非子·孤愤》 又如仇仇(怨 仇 chóu ①仇敌疾恶如~。 ②深切的恨~难消,恨难解。又见qiú。 【仇隙】怨恨。 【仇怨】仇恨和怨愤。 仇qiú ⒈姓。 仇(讐)chóu ⒈深深的怨恨~恨。~视。~敌。报~雪恨。

:怨 (形声。从心,夗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怨,恚也。--《说文》 曰怨乎。--《论语》。皇疏恨也。” 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贾子道术》 不怨人取之。--《淮南子·说山》 天子甚怨。--《汉书·李广苏建传》 人怨恶其君。--清·黄宗羲《原君》 怨颇兴。--清·张廷玉《明史》 怨愤所积。--孙文《序》 又如怨怅(怨畅。怨恨);怨谤(怨恨诽谤);怨恶(怨恨憎恶);怨艾(悔恨自己的错误);怨詈(怨恨并咒骂);恩怨(恩惠和仇恨);宿怨(旧有的怨恨);怨痛(怨恨哀痛) 责怪; 怨yuàn ⒈不满,责备~言。莫~他。劳而不~。~天者无识。 ⒉仇恨~恨。恩~分明。 ⒊ 怨yùn 1.蕴藏,蓄积。

:犹 (形声。从犬,酋(尤)声。本义一种猿类动物) 兽名★属,也叫犹猢”,形如麂 猶,愑属。--《说文》。字亦作猷。 犹如麂,善登木。--《尔雅》 犹,五尺大犬也。--《释文》引《尸子》 犹,兽名也。--《颜氏家训·书证》 犹与未决。--《史记·吕后纪》。索隐犹,猿类也。夘鼻长尾 ,性多疑。” 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崖树,一腾百步,或三百丈,顺往倒返,乘空若飞。--《水经注》 犬子 犹,《说文》陇西谓犬子为犹。”--《集韵》 犹 如同∶比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 犹(猶)yóu ⒈一种猿类动物~猢。 ⒉如,同,好像~如。过~不及。虽死~生。 ⒊还,尚且记忆~新。困兽~斗。 ⒋ 犹yáo 1.摇动。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 志以发言。--《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左传·昭公九年》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言,心声也。--《法言·问神》 言,口之利也。--《墨子经》 言者所以在意。--《庄子·外物》 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趋机而言。--《后汉书·列女传》 言讫不见。--明·魏禧《大铁椎 言yán ⒈话语~。诺~。有~在先。~而有信。 ⒉讲,说~语。~行一致。身教重于~教。 ⒊汉语中的一个字,也指一句话五~绝句。七~乐府。一~为定。 ⒋文言中的动词词头(无义)驾~出游(驾驾车)。 言yàn 1.诉讼。 2.通"唁"。慰问。 言yín 1.参见"言言"。

:太〈形〉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太,大也。--《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 太亦大也。--《白虎通·五行》 易有太极。--《易·系辞》。注大极者。” 王入太室裸。--《书·洛诰》 太上贵德。--《礼记·曲礼》 饮而不损兹曰太。--《后汉书·樊准传》 又如太虚幻境(天上虚幻的境界);太 太tài ⒈过于,过分~冷。~盛。 ⒉最,极~古。~伟大。 ⒊高大~空(天空)。~学。 ⒋对高一辈或两辈的人之尊称~公。~婆。~老伯。 ⒌ ⒍ ⒎ ①日。它是银河系的恒星之一。太阳系的中心体。 ②指"太阳穴"(针灸穴位名),人头上眉梢后低凹处。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王巡虢守。--《左传·二十一年》 均地守。--《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 纠其守。--《周礼·内宰》。注宿卫者。” 虽守者益。--《荀子·王制》。注谓地也。” 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左传·隐公五年》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孟子·公孙丑下》 节操;操守 守shǒu ⒈保卫,卫护~卫。防~。坚~阵地。 ⒉看护,等候~夜。看~。~候。~株待兔。 ⒊遵照,服从遵~。~信用。遵纪~法。 ⒋靠近,依傍~着水池,可多养鱼。 ⒌旧时郡一级的长官名太~。 ⒍ ⒎ ⒏ ①防守戒备。 ②明代、清代的武官名。 ⒐ ⒑ 守shòu 1.戍守疆域土地。 2.指天子出行。 3.守臣,地方长官◇用为郡守﹑太守﹑刺史等的简称。 4.犹摄。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而署理较高的官职。 5.指任 事﹑任职。 6.专指任郡守﹑太守﹑刺史等职。 7.职守。 8.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

:廉 (形声。从广,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同本义 廉,仄也。--《说文》。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 设席于堂廉东上。--《仪礼·乡饮礼》。郑玄注侧边曰廉。” 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汉书·贾谊传》 边 边谓之廉,角谓之隅。--《九章算术》 入鲜水北句廉上。--《汉书·赵充国传》。注谓水岸曲而有廉棱也。” 棱角。亦指物体露出棱角;有棱角 进而眂之,欲其帱之廉也。--《周礼》 哀以立廉。 廉lián ⒈不贪污~洁。~吏。 ⒉便宜价~物美。 ⒊考察,查访~问。 ⒋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