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H 骇者自云惊

"骇者自云惊"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6:31:06


简介: “骇者自云惊”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读山海经图》,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ài zhě zì yún jī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处: 《读山海经图》
内容:
夏鼎象九州,山经有遗载。
空蒙大荒中,杳霭群山会。
炎海积歊蒸,阴幽异明晦。
奔趋各异种,倏忽俄万态。
群伦固殊禀,至理宁一概。
骇者自云惊,生兮孰知怪。
未能识造化,但大披图绘。
不有万物殊,岂知方舆大。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欧阳修
诗人介绍: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翻译:

《读山海经图》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山海经中的奇异景观,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对造物主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夏鼎象九州,山经有遗载。
夏朝的鼎象征着九州大地,山脉的形成有着历史的记载。

空蒙大荒中,杳霭群山会。
在广袤无垠的大荒之中,远远的群山隐约相会。

炎海积歊蒸,阴幽异明晦。
炎热的海洋蒸汽弥漫,阴暗幽深,时明时暗。

奔趋各异种,倏忽俄万态。
万物奔走追逐,各有不同的形态,瞬息万变。

群伦固殊禀,至理宁一概。
万物的本性各不相同,至理却无法一概而论。

骇者自云惊,生兮孰知怪。
对于奇异景观的惊叹,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

未能识造化,但大披图绘。
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造物主的伟大创造,但可以通过图画来展示。

不有万物殊,岂知方舆大。
如果没有万物的多样性,又怎么能认识到宇宙的广阔和辽远。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海经中的奇异景观,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情。作者欧阳修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变化,表达了对造物主智慧和创造力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奥秘的渺小和无知,以及对于宇宙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欧阳修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ià dǐng xiàng jiǔ zhōu, shān jīng yǒu yí zài.
夏鼎象九州,山经有遗载。
kōng méng dà huāng zhōng, yǎo ǎi qún shān huì.
空蒙大荒中,杳霭群山会。
yán hǎi jī xiāo zhēng, yīn yōu yì míng huì.
炎海积歊蒸,阴幽异明晦。
bēn qū gè yì zhǒng, shū hū é wàn tài.
奔趋各异种,倏忽俄万态。
qún lún gù shū bǐng, zhì lǐ níng yī gài.
群伦固殊禀,至理宁一概。
hài zhě zì yún jīng, shēng xī shú zhī guài.
骇者自云惊,生兮孰知怪。
wèi néng shí zào huà, dàn dà pī tú huì.
未能识造化,但大披图绘。
bù yǒu wàn wù shū, qǐ zhī fāng yú dà.
不有万物殊,岂知方舆大。
韵脚: 拼音:hài zhě zì yún jī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骇 (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骇,惊也。--《说文》 马方骇,鼓而惊之。--《汉书·梅乘传》 又如骇驷(狂奔的驷马) 惊骇;惊诧;惊动 录事骇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骇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虎大骇。--唐·柳宗元《三戒》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欧阳修《相州昼锦堂纪》 又如骇汗(因惊恐而流汗);骇浪(骇人的大浪);骇突(受惊而乱窜);骇殚(惊惧) 震动 而国人大骇。--《战国策·宋策》 庶人骇政。--《荀 骇hài马受惊马~。〈引〉惊恐,害怕惊涛~浪。~人听闻。

:者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五代·王衍《醉妆词》 又如者回(这回);者般(这般);者流(犹言这个流派);者番(这番;这次);者里(这里);者个(这个);者边(这边)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指代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读书者有几。--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后死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 者zhě ⒈代词。指人、事、物、时、数、地点等作~。读~。劳动~。前~。大~。昔~。那~。此四~。治国能使贫~富。 ⒉这,此(多见于古诗词或早期白话中)~回。~番。~个。~儿走。 ⒊助词。〈表〉语气停顿郭沫若~,四川人也。 ⒋用于句末。〈表〉希望或命令的语气且慢~。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始;开头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起源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又如自顷(近来) 自 自己,自我;本身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自zì ⒈本人,己身~己。亲~。~作~受。~成一家。~强不息。 ⒉从,由~从。~始至终。~成都到武汉。 ⒊当然~属无妨。~有话说。 ⒋ ⒌ ①自己主动。 ②不依靠人为的力量水会~动下流。 ③全部是机械操作~动化。 ⒍ ①自己负担。 ②自以为了不起。 ⒎ ⒏ ①天然存在的~然界。 ②不造作,不勉强听凭~然。 ③当然~然好办。 ⒐ ①自己感觉到。 ②自己认识和觉悟到~觉地遵纪守法。 ⒑ ⒒ ⒓ ⒔ ①自己制造。 ②克制自己。 ⒕ ⒖ ⒗ ①不受约束,不受限制请大家~由发表意见。 ②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愿活动的权利人身~由。~由选举。 ③哲学上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了客观规律并能掌握它,自觉地运用它来改造世界。 ⒘ ⒙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做云 雲,山川气也。--《说文》 地气上为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有其状若悬於而赤,其名曰云。--《吕氏春秋·明理》 云集响应。--汉·贾谊《过秦论》 云归而岩穴瞑。--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云瞑(古乐器名);云根(山石。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产生的,故称);云?(传说中的云车);云狐(用脑门和股两处的狐皮拼成云形花 云(雲)yún ⒈水蒸气上升遇冷凝集成水滴或冰晶,成团的在空中飘缸~。乌~。〈喻〉众多~集。 ⒉ ⒊说人~亦~。不知所~。 ⒋文言助词(无义)~何难吁矣。日~暮矣。盖记时也~。 ⒌有其~益乎? ⒍ ⒎ ①银河。也叫"天河"。 ②高空。

:惊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驚,马骇也。--《说文》 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 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 惊动;震惊 宫庭震惊。--《楚辞·招魂》 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 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 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 月出惊山鸟。--唐·王维《鸟鸣涧》 惊问信之。--明·魏禧《大铁椎传》 惊为生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 惊(驚)jīng ⒈骡、马等因受吓而发狂乱奔控制~马。〈引〉害怕,精神紧张~骇。~慌失措。~心动魄。~恐万状。 ⒉意料以外的感觉~喜交集。倍感~奇。 ⒊扰乱,震动~扰。~动。~天动地。 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