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泯灭庸何妨

"泯灭庸何妨"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6 08:25:17


简介: “泯灭庸何妨”出自明代王璲的《秋夜(六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ǐn miè yōng hé fá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出处: 《秋夜(六首)》
内容:
忧听不及远,客梦不暇长。
哀风吊中夜,古叶啼高苍。
幽幽篱下枝,尚缀微薄芳。
严霜将卒至,生意安所望。
失时贵潜智,扬己徒见伤。
君子识命分,泯灭庸何妨
¤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王璲
诗人介绍: 刘燕歌,又作刘燕哥,生活于宋末元初,生平已无考,只知其为歌妓。
翻译:

《秋夜(六首)》

忧听不及远,
客梦不暇长。
哀风吊中夜,
古叶啼高苍。
幽幽篱下枝,
尚缀微薄芳。
严霜将卒至,
生意安所望。
失时贵潜智,
扬己徒见伤。
君子识命分,
泯灭庸何妨。

译文:
忧愁之情无法倾听到遥远处,
旅客的梦境没有时间长久。
哀怨的风声在深夜中悲鸣,
古老的树叶啼哭在苍穹之上。
幽幽的篱笆下的枝条,
依然缀满了微薄的花香。
严寒的霜将军即将到来,
生活的意义何处可寻?
错过时机,珍视潜藏的智慧,
张扬自我只会带来伤害。
君子明白命运的分派,
消失于世的庸俗又有何妨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的王璲创作,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诗中透露出忧愁和失落之情,描述了一个秋夜的景象,并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诗篇开头,作者表示忧愁之情无法传达到远处,暗示了内心的痛苦感受。接着,描述了旅客的梦境短暂而不够充实,表达了对短暂而虚幻的人生的感慨。

诗中的“哀风吊中夜,古叶啼高苍”表达了孤寂和悲伤的意象,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哀愁之情。古老的树叶在夜晚中仿佛哭泣,哀鸣之声回荡在苍穹之上,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幽幽的篱笆下的枝条,依然缀满了微薄的花香。这里的描写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微弱的希望,即使在困境中仍然能够保持一份美好的气息。

然而,严寒的霜将军即将到来,生活的意义却变得不再明确可期。这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困惑,对生活意义的追问。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主张珍视内心潜藏的智慧而不是张扬自我。过于张扬只会带来伤害。君子应该明白命运的安排,不被庸俗所困扰,认清自己的定位和角色,不必在消失于世的庸俗中迷失自我。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索和疑问。同时,诗中蕴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强调了珍视内心智慧和洞察力的重要性,以及避免被庸俗之事所困的价值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ōu tīng bù jí yuǎn, kè mèng bù xiá zhǎng.
忧听不及远,客梦不暇长。
āi fēng diào zhōng yè, gǔ yè tí gāo cāng.
哀风吊中夜,古叶啼高苍。
yōu yōu lí xià zhī, shàng zhuì wēi bó fāng.
幽幽篱下枝,尚缀微薄芳。
yán shuāng jiāng zú zhì, shēng yì ān suǒ wàng.
严霜将卒至,生意安所望。
shī shí guì qián zhì, yáng jǐ tú jiàn shāng.
失时贵潜智,扬己徒见伤。
jūn zǐ shí mìng fēn, mǐn miè yōng hé fáng.
君子识命分,泯灭庸何妨。
¤
韵脚: 拼音:mǐn miè yōng hé fá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冺 (形声。从水,民声。本义灭,尽) 同本义 泯然众人。--宋·王安石《伤仲永》 又如泯灭,泯没 泯 乱;混乱 王室之乱,靡邦不泯。--陆机《答贾长渊》 又如泯杂(混杂;乱杂);泯泯(纷乱的样子) 泯除 泯除杂念 泯灭 往者汉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几于泯灭。--《三国志·钟会传》 难以泯灭的印象 泯没 严霜夏坠,从弟雕落,二子泯没,天丧予,何痛如之! 泯mǐn〈动〉消灭,丧失>诗曰∶"家国~绝,宗庙烧燔。"│~灭│~没│良心未~。 泯miǎn 1.目不明貌。

:灭 (形声。从水,威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魏。--《战国策·魏策》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 灭(滅)miè ⒈熄,熄火~ 火。~灯。熄~。 ⒉使不存在~亡。消~。磨~。毁~。 ⒊淹没~顶。

:庸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同本义 庸,用也。--《说文》 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 我生之初,尚无庸。--《诗·王风·兔爰》 齐子庸止。--《诗·齐风·南山》 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 庸動长老。--《国语·周语中》 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 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书·大禹谟》 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礼记》 又如无庸讳言; 庸yōng ⒈常,平常的~行之谨。~言之信。 ⒉平凡,不高明的平~。~医。~俗。~人自扰。~碌无能。 ⒊用无~讳言。 ⒋岂,怎么,难道~可弃乎?虽得贤,~必能用之乎? ⒌〈古〉功劳~绩。 ⒍〈古〉受雇佣,出卖劳动力的人~耕。~工。

:何〈代〉 什么 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 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 何以自绘。--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子何恃而往?--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何不以锯中。--三 何hé ⒈疑问词。 ①什么来者~人?他为~事?有~难处? ②为什么~不这样?~乐不为? ③怎样如~办?要他~如? ④怎么~至于此? ⑤哪里~曾相见?~去~从? ⒉副词。多么~雄哉!开国~茫然。 ⒊〈古〉通"荷"。背,扛,担。 何hè 1.扛,以肩承物。 2.承受。

:妨〈动〉 (形声。从女,方声。本义损害;有害于) 同本义 妨,害也。--《说文》 将妨于国家。--《国语·越语》 敬而无妨些。--《楚辞·招魂》 令人行妨。--《老子》。注伤也。” 不以自妨也。--《荀子·解蔽》 贼父之子,妨兄之弟,与此同召。--《论衡·偶会》 又如妨要(妨害要务);妨紊(伤害扰乱) 阻碍 无发令而干时,以妨神农之事。--《吕氏春秋·季夏》 又如妨贤(阻碍贤者登进) 妨碍 不以小功妨大务。--《韩非子·难二》 又如不妨;何妨;妨蔽(妨碍) 中止 丁亥 妨 fáng ⒈阻碍,损害~碍。~害。 ⒉ 【不妨】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障碍不~明白说出。 ⒊ 【何妨】使用反问的语气,〈表〉"不妨"这个何~?何~去看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