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K 亢夏草木死

"亢夏草木死"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21:39:01


简介: “亢夏草木死”出自宋代姜特立的《秋后得雨》,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àng xià cǎo mù sǐ,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出处: 《秋后得雨》
内容:
亢夏草木死,旱火炽如焚。
秋深得雨凉,万物生精神。
庭蕉抽绿书。
野草秀芳茵。
风露洗芙蓉,艳质照商旻。
我亦病体苏,楚楚整冠巾。
乘时一尊酒,岂曰非良辰。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姜特立
诗人介绍: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翻译:

《秋后得雨》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夏天枯燥干旱的景象,以及秋天终于降下雨水后大地焕发生机的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过后得到雨水,
夏季枯草木已经死去,
旱情如火般炽热。
秋季降下凉雨,
万物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庭院中的蕉树抽出翠绿的新芽,
野草展示出芬芳的花草盛景。
风露洗涤了蓓蕾的芙蓉,
使其美丽的品质照耀着天空。
我也恢复了健康,
整洁地戴上冠巾,端庄而优雅。
趁着这个时机,我举起酒杯,
何曾说过这不是美好的时刻呢?

这首诗词通过对夏天和秋天的对比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夏季的酷热和旱情使得大地凋零,而秋天的雨水给予了万物新的生机。诗人用生动的描写展示了秋季雨水的恢复力量,使大地重新焕发生机,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景象。

诗词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对植物的描述,表现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循环不止。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恢复和个人康复的欣喜之情。他自称身体已经恢复,并以整洁的仪态表现出自信和自豪。

整首诗词写景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自然恢复和生机勃勃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展示了宋代诗人姜特立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kàng xià cǎo mù sǐ, hàn huǒ chì rú fén.
亢夏草木死,旱火炽如焚。
qiū shēn dé yǔ liáng, wàn wù shēng jīng shén.
秋深得雨凉,万物生精神。
tíng jiāo chōu lǜ shū.
庭蕉抽绿书。
yě cǎo xiù fāng yīn.
野草秀芳茵。
fēng lù xǐ fú róng, yàn zhì zhào shāng mín.
风露洗芙蓉,艳质照商旻。
wǒ yì bìng tǐ sū, chǔ chǔ zhěng guān jīn.
我亦病体苏,楚楚整冠巾。
chéng shí yī zūn jiǔ, qǐ yuē fēi liáng chén.
乘时一尊酒,岂曰非良辰。
韵脚: 拼音:kàng xià cǎo mù sǐ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亢〈形〉 (象形。小篆字形,从大(人)省,象人的颈脉形 ①本义人颈的前部,喉咙 ②高) 高 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庄子·人间世》 又如亢爽(天高气爽;性格直爽);亢山(高山);亢言(高谈阔论);亢昂(高昂;激扬) 刚强 恕在朝八年,其议论亢直,皆此类也。--《三国志·杜恕传》 又如亢烈(刚毅);亢亮(刚直诚信);亢悍(刚烈强悍);亢藏(刚直孤僻) 自高,无所屈 信明蹇亢,以门望自负。--《新唐书·文艺传上》 又如亢世(傲世);亢意(言恣意妄为);亢龙(本指骄横无德之君。借指热衷功名,铡愎躁进之人) 亢kàng ⒈高高~。〈引〉高傲不卑不~。 ⒉极,非常~旱(大旱)连年。 ⒊遮蔽,庇护~身。 ⒋〈古〉通"抗"。抵御,抵抗~敌。 ⒌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亢gāng 1.咽喉,喉咙。 亢gēng 1.用于人名。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人头。臼,两手,攵,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泛指中国 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 夏xià ⒈一年四季里的第二季~天。~种。 ⒉中国的古称华~。 ⒊朝代名。夏朝,约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第一代君主是禹。 ⒋ 夏jiǎ 1.木名。亦作"槚"﹑"榎"。参见"夏楚"。

:草 (形声。从苃,早声。小篆苃,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 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苃,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魏学洢《核舟 木mù ⒈树栽植树~。封山育林,禁止伐~。 ⒉指木料,砍下的成材的树~头。~材。 ⒊用木料制成的~器家具。~牛流马。 ⒋质朴,朴实此人~实。 ⒌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嘴唇发~。 ⒍棺材寿~。行将就~。 ⒎五行(金~水火土)之一。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沁人曰死。--《礼记·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亡何国变,宁南死。--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 死sǐ ⒈生物失去生命,跟"活"相对~亡。~得其所。 ⒉拼命,不顾性命不怕~。决一~战。 ⒊不可调和的,誓不两立的~敌。~对头。 ⒋不活动,不灵活~水。~板。~气沉沉。 ⒌不通的~巷道。堵~漏洞。~路一条。 ⒍在形容词后,〈表〉程度到了极点讨厌~了。真是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