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D 弹琴复长啸

"弹琴复长啸"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19:24:20


简介: “弹琴复长啸”出自唐代王维的《竹里馆》,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án qín fù cháng xiào,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出处: 《竹里馆》
内容: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朝代: 唐代
分类: 唐诗三百首,月亮,初中古诗,归隐,孤独,生活
诗人: 王维
诗人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翻译:

竹里馆翻译及注释

翻译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
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读音: dú zuò yōu huáng lǐ, tán qín fù cháng xiào.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shēn lín rén bù zhī, míng yuè lái xiāng zhào.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韵脚: 拼音:tán qín fù cháng xiào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八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弹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弹丸) 同本义 弹,行丸也。--《说文》 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唐·苏涣《变律》其三 又如枪弹;弹子涡(卵石);枪林弹雨(形容战斗激烈);弹丸黑子(形容地域狭小) 形状像弹丸的东西,如圆形的果实;禽鸟的卵等 其法乃以凫弹数十,黄、白各聚一器。--宋·周密《齐东野语》 弹弓 援弹飞丸,应弦而落。--《魏书》 炸弹 弹 dàn ①弹子;弹丸。 ②枪弹、炮弹、炸弹之类的总称。又见tán。 【弹道导弹】弹道式导弹的简称。由火箭发动机推送到一定高度和一定速度后,发动机关闭,弹头沿着预定弹道飞向目标。 【弹道曲线】炮弹飞行的轨迹。 【弹道式导弹】见【弹道导弹】。 【弹尽粮绝】见【弹尽援绝】。 【弹尽援绝】弹药用尽,又得不到补给和救援。形容战事艰难,处境十分险恶。又作弹尽粮绝。 【弹丸】 ①弹弓弹射所用的泥石小球或铁制小球。 ②比喻地方狭小~之地。 弹(彈)tán ⒈利用弹性射出弹丸等~击。 ⒉用手指拨弄,敲击。或手指受压后,用力伸出的动作~琴。~冠。~了他两下。 ⒊使振动~动。~棉花。 ⒋批评,抨击,检举评~。讥~。~劾。 ⒌ ⒍ ⒎[弹性]物体受外力后变形,外力一去即恢复原状的性能。〈引〉收缩性。 ⒏

: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说文》 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广雅·释乐》 乐琴书以消忧。--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琴史(琴和史籍);琴书(琴与书;谈论琴艺的典籍);琴床(琴案;琴几);琴柱(琴上用以系弦的柱) 某些乐器的通称 琴qín ⒈拨弦乐器,俗称"古琴"。有五根弦,后增加为七根。 ⒉某些乐器的名称口~。钢~。电子~。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来繁化,加义符彳 ”,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復,往来也。--《说文》 反复其道。--《易·复》 公归不复。--《诗·豳风·九羘》 扬触捆復。--《仪礼·大射仪》 无往不復。--《易·泰》 卒乃復。--《书·舜典》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南朝梁《与陈伯之书》 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死者不可復生。 复(復) fù ⒈返,回去往~。至今五十年而不~。 ⒉回答,回报~命。~信。报~。~仇。 ⒊还原,使回归恢~。~原。~员军人。 ⒋又,再死灰~燃。冀~得兔,兔不可~得(冀希望)。 ⒌重叠,繁多的,不是单一的~杂。~层。~句。重~。山重水~疑无路。~式立交桥。

:长 chang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时间久

:啸 (形声。从口,肃声。本义撮口作声,打口哨) 同本义 啸,吹声也。--《说文》 其噕也歌。--《诗·召南·江有汜》 不噕不指。--《礼记·内则》 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封氏闻见记》 登东皋以舒啸。--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俯仰啸歌。--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若啸呼状。--明·魏学洢《核舟记》 倚修木而啸。--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啸傲林泉(在幽静的山林泉水环抱中隐居);啸吟(长啸哀叹);啸指(以指夹唇吹之作声) 呼召,号召 噕者,谓若有所召命,若齐庄抚楹而歌耳。--《 啸(? ⒈打口哨,撮口发音仰天长~。 ⒉动物长声吼叫虎~猿啼。 ⒊自然界产生的或子弹、飞机等飞过时所发出的声音海~。子弹~ ~擦耳掠过。飞机尖~着飞过屋顶。 啸chì 1.大声呼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