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薰风暗杨柳

"薰风暗杨柳"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9:46:37


简介: “薰风暗杨柳”出自宋代苏轼的《赠袁陟》,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ūn fēng àn yáng liǔ,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出处: 《赠袁陟》
内容:
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
胡为强分别。
百金买田庐。
不见袁夫子,神马载尻舆。
游于无何有,一饭不愿余。
官湖为我池,学舍为我居。
何以遗子孙,此身自蘧蒢。
薰风暗杨柳,秋水净芙蕖。
应观我知子,不怪子知鱼。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苏轼
诗人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翻译:

《赠袁陟》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
胡为强分别。百金买田庐。
不见袁夫子,神马载尻舆。
游于无何有,一饭不愿余。
官湖为我池,学舍为我居。
何以遗子孙,此身自蘧蒢。
薰风暗杨柳,秋水净芙蕖。
应观我知子,不怪子知鱼。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赠送给袁陟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苏轼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他认为自己的身体就像虚空一样广阔,万物都是他的财富。他不明白为什么要强迫自己去分离和追逐物质财富。他宁愿用百金买一片田地和简陋的居所,也不愿意过奢华的生活。他说自己从未见过袁陟,也不知道他乘坐什么马车。苏轼以自由自在的心态游荡在无拘无束的世界中,他甚至不需要一顿饭的余裕。官湖成为他的池塘,学舍成为他的居所。他思考着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痕迹,这个身体将自然地腐烂成为土壤。他描绘了风吹拂着暗淡的杨柳,秋水清澈见底的荷花。他希望人们能够观察他的行为和思想,就像他观察鱼一样,不去责怪鱼对于水的理解。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特有的豁达和超脱的生活态度。他以自己虚空般广阔无边的身体,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包容和理解。他对物质财富的追逐持怀疑态度,认为自己不需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更加注重内心的自由和宁静。他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己游荡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悟。他希望人们能够观察他的行为和思想,就像他观察鱼一样,不带有偏见和责备。这首诗词体现了苏轼独特的个人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他对自由、自然和人性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ì shēn rú xū kōng, wàn wù jiē wǒ chǔ.
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
hú wéi qiáng fēn bié.
胡为强分别。
bǎi jīn mǎi tián lú.
百金买田庐。
bú jiàn yuán fū zǐ, shén mǎ zài kāo yú.
不见袁夫子,神马载尻舆。
yóu yú wú hé yǒu, yī fàn bù yuàn yú.
游于无何有,一饭不愿余。
guān hú wèi wǒ chí, xué shè wèi wǒ jū.
官湖为我池,学舍为我居。
hé yǐ yí zǐ sūn, cǐ shēn zì qú chú.
何以遗子孙,此身自蘧蒢。
xūn fēng àn yáng liǔ, qiū shuǐ jìng fú qú.
薰风暗杨柳,秋水净芙蕖。
yīng guān wǒ zhī zi, bù guài zi zhī yú.
应观我知子,不怪子知鱼。
韵脚: 拼音:xūn fēng àn yáng liǔ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薰 (形声。从苃,熏声。本义蕙草) 香草名。即蕙草”,又名零陵香” 薰,香草也。--《说文》 薰草,蕙草也。--《广雅》。按,即今零陵香。 叶曰薰,根曰薰是也。--《离骚》王逸注 一薰一蕕。--《左传·僖公四年》 浮山有草焉,名曰薰。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山海经·西山经》 腐鼠在坛,烧薰于宫。--《淮南子·说林》 又如薰莸(薰和莸。一种香草和一种臭草;比喻美丑、善恶或君子、小人等);薰燧(焚烧香草以取香);薰草(即蕙草。俗名佩兰) 香气、香味 薰xūn ⒈〈古〉指一种香草一~一莸(莸一种臭草)。 ⒉花草香草~。 ⒊通"熏 ⒈ ⒉"。火烟,熏烤~歇烬灭(烟停息,余火灭)。 薰xūn ⒈薰烤,用烟雾或气味接触物品~肉。~鱼。~蚊子。墙~黑了。茉莉花~茶叶。 ⒉火烟金炉扬~。

:风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同本义 飈,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鴓(飈)?--《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风(飈) fēng ⒈流动着的空气,多是大致与地面平行东~。龙卷~。刮~下雨。~向。~速。〈引〉像风那样快或普遍流行的~靡一时。 ⒉借风力吹干的~肉。 ⒊消息闻~而动。 ⒋表露在外的景象、品格、气概、才华、态度等~景。~格。~骨。作~。~华。~骚。 【风雅】风度文雅。 【风度】有一定特色的姿态和言谈举止。 【风采】(也写作"丰采")风度神采。 【风姿】(也写作"丰姿")风度姿态。 ⒌没有确实根据的~闻。~言~语。 ⒍习俗,流行的爱好或习惯~俗。世~。学~。移~易俗。勤俭成~。 ⒎〈古〉称歌谣,民歌采~。国~。 ⒏用于病名麻~。抽~。 ⒐ 【风险】风浪危险。〈喻〉事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波折险阻不怕担~险。 ⒑ 【风头】 ①形势的发展或有关个人利害的情势看准~头行事。 ②当众表现自己她爱出~头。 ⒒ 【风化】 ①风俗教化莫伤~化。 ②地质学上指岩石因长期遭受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等而分解崩溃。 ③化学上指结晶体在空气中失掉结晶水,因而失去结晶形状的现象。 ⒓ 【风流】 ①杰出的,业绩、才华出众的千古~流人物。 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流倜傥。 ③像风一样流失。〈喻〉原来常聚的人,现今分散各地~流云散。 ④旧指士大夫所谓的风雅,也指乱搞男女关系~流罪过。 ⒔〈古〉通 "讽"。劝告,讽刺。 风fèng 1.刮风;吹。 2.被风吹,受风。 3.引申为乘凉。 4.教育,感化。 5.显扬,表彰。 风fěng 1.劝谏;讽谏。 2.泛指劝说。 3.讽诵。

:暗〈形〉 (形声。从日,音声。本义昏暗) 同本义。与明”相对 暗,日无光也。--《说文》 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时光暗,故大。--《论衡·说日》 体之感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又如昏暗(光线不足);暗中摸索(在黑暗中寻找探索) 昏昧,愚昧;不明白 上暗则政险。--《荀子·天率》 又如暗昧(真假不明;暧昧,含糊不清);暗主(昏庸的君主) 隐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又如暗记儿;暗号 地下。 ⒈不明亮,没有光~淡≮~。 ⒉秘密的,不显露的~藏。~地里。~中摸索。 ⒊愚昧,糊涂兼听则明,偏听则~。

:杨 (形声。从木,? 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 杨,杨木也。--《说文》 杨,蒲柳。--《尔雅》 杨与柳别。杨,枝劲脆而短,叶圆阔而尖;柳,叶长而狭,枝软而韧。--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又如白杨;赤杨 姓 杨(楊)yáng杨树,落叶乔木。有白~、响叶~、大叶~等多种。木材供制器物及造纸等用。洋yáng ⒈比海更大的水域太平~。大西~。 ⒉外国的,外来的~货。~为中用。~钱(银币。旧时银币曾经从外国来,故名)。 ⒊充满,盛大~溢。 ⒋ ①水大河水~ ~。〈引〉盛大,众多~ ~万言。 ②美好,高兴得意喜~ ~。 ③无家可归焉~ ~而为客(焉于是。客客居在外的人)。

:柳 (形声。从木,乯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同本义 梡,小杨也。--《说文》 折柳樊圃。--《诗·齐风·东方未明》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古诗十九首》 又如柳花(柳树的花);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柳陌花街(寻花买笑的场所);柳绿(柳叶的青绿色);柳眼(初发的柳芽);柳下(柳树之下;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柳火(榆柳 之火);柳 柳liǔ ⒈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条细长柔韧,叶狭长,花雌雄异株。种子有白色绒毛,成熟后随风飞散,叫"柳絮"。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旱~(河~)、杞~等。 ⒉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