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晷长不知永

"晷长不知永"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2:40:43


简介: “晷长不知永”出自宋代陈宓的《同郑寺丞登西瀑》,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uǐ zhǎng bù zhī yǒ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出处: 《同郑寺丞登西瀑》
内容:
绍年一联镳,作意到西瀑。
是时新喜晴,峻壁潄清玉。
雷霆骇神睹,冰莹雪胸腹。
临深足恐堕,坐石膝频促。
晷长不知永,玩久愈未足。
下山历斗潭,喧豗尚相逐。
忽逾十五里,风雨送归躅。
抵家如梦觉,始觉当暑溽。
但愿身更强,后游多秉烛。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陈宓
诗人介绍: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翻译:

《同郑寺丞登西瀑》是宋代陈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西瀑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中有一对联句,表达了作者出行的目的是为了前往西瀑,而当时正值晴朗的好天气,山峭壁陡的瀑布如同清澈的玉石一般美丽。雷霆的声响让人心生敬畏,冰雪的清凉感触动着人的内心。作者站在悬崖峭壁之上,感叹着深渊的深邃让人感到恐惧,坐在石头上,不禁频频加快呼吸。时间在这美景中变得模糊,久久地欣赏也无法满足。

下山的路上经过了斗潭,人们的喧哗声还在相互追逐。忽然间,已经走了十五里路,风雨相送着归途,阻碍着归家的步伐。抵达家中,感觉如同从梦中醒来,才意识到外面的天气已经变得燥热潮湿。然而,作者仍然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加强壮,继续去游览更多的地方,熬夜读书。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叹和对生命的思考。作者通过描写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幻莫测,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自我思考,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ào nián yī lián biāo, zuò yì dào xī pù.
绍年一联镳,作意到西瀑。
shì shí xīn xǐ qíng, jùn bì shù qīng yù.
是时新喜晴,峻壁潄清玉。
léi tíng hài shén dǔ, bīng yíng xuě xiōng fù.
雷霆骇神睹,冰莹雪胸腹。
lín shēn zú kǒng duò, zuò shí xī pín cù.
临深足恐堕,坐石膝频促。
guǐ zhǎng bù zhī yǒng, wán jiǔ yù wèi zú.
晷长不知永,玩久愈未足。
xià shān lì dòu tán, xuān huī shàng xiāng zhú.
下山历斗潭,喧豗尚相逐。
hū yú shí wǔ lǐ, fēng yǔ sòng guī zhú.
忽逾十五里,风雨送归躅。
dǐ jiā rú mèng jué, shǐ jué dāng shǔ rù.
抵家如梦觉,始觉当暑溽。
dàn yuàn shēn gèng qiáng, hòu yóu duō bǐng zhú.
但愿身更强,后游多秉烛。
韵脚: 拼音:guǐ zhǎng bù zhī yǒng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晷〈名〉 (形声。从日,咎声。本义日影) 同本义 晷,日景也。--《说文》 白日未及移其晷,己猘其什七八。--汉·张衡《西京赋》 相持既久,日晷渐移。--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晷昃(日影偏西);晷曜(圭表上投射的日影);晷仪(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晷景(晷表之投影;日影);晷柱(晷表) 日光;亮光 辉光所烛,万里同晷。--《汉书·李寻传》 月晷呈祥。--《宋书·谢庄传》 春来多困,正晷移帘影,银屏深闭。--宋·柴望《念奴娇》 白昼 究晷系夜,钓于台下。--晋·王嘉《拾遗记 晷guǐ ⒈日影。〈喻〉时光,时间寸~惟宝(惟宝是宝贝)。 ⒉日晷,也叫"日规"。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立~测影。

:长 chang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时间久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 知zhī ⒈晓得,明了~晓。~道。~己~彼。 ⒉使知道通~。告~。 ⒊感觉,认识到~觉。 ⒋见识,学识,学问~识。求~。真~。 ⒌了解相~。〈引〉相亲新~。~己。~音。~心人。 ⒍主持,主管~县、~事(旧时指县长)。 ⒎〈古〉通"智"。聪明,智慧。 ⒏ ⒐ 知zhì 1.聪明;智慧。 2.姓。春秋时晋有知罃。

:永 (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 同本义 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说文》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毛传永,长。” 泛指长。兼指时间和空间 施于众长谓之永。--《方言一》 不永所事。--《易·讼》 日永星火。--《书·尧典》 维以不永怀。--《诗·周南·卷耳》 永矢弗谖。--《诗·卫风·考槃》 且以永日。--《诗·唐风·山有枢》 求永贞。--《周礼·大祝》 永乃保之。--《仪礼·士冠礼》 以永终誉。--《礼记·中庸 永yǒng ⒈长,水流长~昼。江之~矣。 ⒉长久,久远~久。~远。~恒。~不生锈。~志不忘。~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