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跖自驱其众

"跖自驱其众"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9:56:46


简介: “跖自驱其众”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异同》,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í zì qū qí zhò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出处: 《异同》
内容:
吾闻圣贤心,不限亲与疏。
义殊目前乖,道同异代俱。
尧舜及周孔,千载趋一途。
盗跖诮孔氏,弟子将党欤。
跖自驱其众,日念杀不辜。
河滨捧土人,海畔逐臭夫。
塞川岂量力,同趣即尔徒。
尔既不自过,反以此为纡。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梅尧臣
诗人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翻译:

《异同》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所作。诗中表达了圣贤的心境,不论亲疏,他们的心都是一样的。虽然他们的行为和立场有所不同,但他们的道是相同的,无论是在同一时代还是在不同的时代。诗中提到了尧、舜、周文王、孔子等圣贤,他们在千百年间都追求着同一个目标。然而,盗跖却嘲笑孔子的学说,他的弟子们也纷纷背离了孔子的思想。盗跖自己驱使着他的追随者,每天都想着杀害无辜的人。河滨的人们却捧土敬仰孔子,海边的人们却追随着那个臭名昭著的盗贼。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以及对于人们行为的异同的观察。

中文译文:
吾听闻圣贤之心,不论亲疏。
他们的义与现实相悖,但道相同,无论时代。
尧、舜、周文王、孔子,千年来追求同一目标。
盗贼践踏孔子之学,弟子们何去何从?
盗贼自己驱使众人,每日思念杀戮无辜。
河滨之人敬仰孔子,海边之人追随臭名昭著。
塞川之力有何可量,同样的追求即使你也迷失。
你既然不自省,反而以此为依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圣贤和盗贼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圣贤代表着高尚的品德和追求,他们的心境是纯粹的,不受亲疏之别的影响。他们虽然在行为和立场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的道是相同的,都追求着真理和善良。然而,盗贼代表着邪恶和堕落,他们背离了道德准则,以自私和暴力为导向。诗中的对比凸显了道德与非道德、善与恶之间的差异。

作者通过描绘盗贼践踏孔子之学和弟子们的背离,表达了对于道德败坏和价值观扭曲的忧虑。他对于盗贼的行为感到愤慨,同时也对于弟子们的背离感到失望。诗中的河滨人和海边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河滨人捧土敬仰孔子,代表着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而海边人追随盗贼,代表着对邪恶和暴力的崇拜。这种对比进一步强调了道德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通过对圣贤、盗贼和他们的追随者的描写,以及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观察和对于社会现象的反思。它提醒人们要坚守道德准则,追求真理和善良,不被邪恶和堕落所诱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ú wén shèng xián xīn, bù xiàn qīn yǔ shū.
吾闻圣贤心,不限亲与疏。
yì shū mù qián guāi, dào tóng yì dài jù.
义殊目前乖,道同异代俱。
yáo shùn jí zhōu kǒng, qiān zǎi qū yī tú.
尧舜及周孔,千载趋一途。
dào zhí qiào kǒng shì, dì zǐ jiāng dǎng yú.
盗跖诮孔氏,弟子将党欤。
zhí zì qū qí zhòng, rì niàn shā bù gū.
跖自驱其众,日念杀不辜。
hé bīn pěng tǔ rén, hǎi pàn zhú chòu fū.
河滨捧土人,海畔逐臭夫。
sāi chuān qǐ liàng lì, tóng qù jí ěr tú.
塞川岂量力,同趣即尔徒。
ěr jì bù zì guò, fǎn yǐ cǐ wéi yū.
尔既不自过,反以此为纡。
韵脚: 拼音:zhí zì qū qí zhòng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一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跖 (形声。从足,石声。本义脚掌) 同本义 跖,足下也。--《说文》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吕氏春秋》 跖 踏,踩 跖劲弩。--《史记》 蹠达膝。--《淮南子·脩务》 上无凌虚之巢,下无跖实之蹊。--张协《七命》 又如跖实(兽足踏地) 跳跃 跖魂负沴。--《汉书》 跖骨 跖痛 跖(蹠)zhí ⒈脚面上跟脚趾接近的部分~骨。 ⒉脚,脚掌。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始;开头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起源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又如自顷(近来) 自 自己,自我;本身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自zì ⒈本人,己身~己。亲~。~作~受。~成一家。~强不息。 ⒉从,由~从。~始至终。~成都到武汉。 ⒊当然~属无妨。~有话说。 ⒋ ⒌ ①自己主动。 ②不依靠人为的力量水会~动下流。 ③全部是机械操作~动化。 ⒍ ①自己负担。 ②自以为了不起。 ⒎ ⒏ ①天然存在的~然界。 ②不造作,不勉强听凭~然。 ③当然~然好办。 ⒐ ①自己感觉到。 ②自己认识和觉悟到~觉地遵纪守法。 ⒑ ⒒ ⒓ ⒔ ①自己制造。 ②克制自己。 ⒕ ⒖ ⒗ ①不受约束,不受限制请大家~由发表意见。 ②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愿活动的权利人身~由。~由选举。 ③哲学上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了客观规律并能掌握它,自觉地运用它来改造世界。 ⒘ ⒙

:驱 (形声。从马,区声。本义奔驰;疾行) 同本义 驱,马驰也。--《说文》 驱,奔也。--《广雅·释室》 王用三驱。--《易·比》 驱马悠悠。--《诗·鄘风·载驰》 负而前驱。--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驱弛;驰驱(骑马快跑);长驱(迅速地向很远的目的地走);驱侵(驱车侵袭);驱劳(奔走辛劳);驱突(驱驰奔跑);驱骇(奔走惊骇) 赶马 并驱从两肩兮。--《诗·齐风·还》 并驱从两牡兮。 驱而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冯谖先 驱(驅、敺)qū ⒈赶马。〈引〉赶,赶走~马。~虫。~逐。~车前进。 ⒉快跑驰~。并驾齐~。长~直入。 ⒊ ①差遣,迫使~使他去干。 ②推动为好奇心所~使。 驱ōu 1.捶击,殴打。

:其〈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其 〈代〉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变成其”。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又如独善其身 她 它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他们;她们;它们 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 其qí ⒈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他的,他们,他们的~貌不扬。劝~自力。促~成功。人尽~才。各得~所。 ⒉指示代词。那(这),那(这)些,那(这)样不乏~人。确有~事。 ⒊连词。如果,假使若~为难,你就不去。 ⒋文言助词。〈表〉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奈我何?尔~勉之。 ⒌虚指,无实在意义北风~凉。夸夸~谈。 ⒍ ⒎ ⒏ ⒐ ⒑ 其jī 1.助词。用于疑问代词之后,表疑问语气。 2.用于地名。 3.用于人名『代有审食其﹑郦食其。 其jì 1.助词。常用在"彼"之后。

:众 (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同本义 人三为众。--《国语·周语》 坤为众。--《易·说卦》 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周礼·大宗伯》 安土重居,谓之众庶。--《后汉书·杨终传》 庸众而野。--《荀子·脩身》。注众,众人也。” 众恶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众怒难犯。--《左传·襄公十年》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王安石《答 众(衆)zhòng ⒈多,许多~多。~人。~星捧月。 ⒉许多人群~。~怒难犯。~望所归。~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