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跬步寻常畏简书

"跬步寻常畏简书"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20:36:55


简介: “跬步寻常畏简书”出自宋代黄庭坚的《伤歌行四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uǐ bù xún cháng wèi jiǎn sh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伤歌行四首》
内容:
伯夷不食周武粟,程婴可托赵氏孤。
死者复生欲无愧,受遗归妹况在予。
经营百事失本意,跬步寻常畏简书
人闲若有不税地,判尽筋力终年锄。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黄庭坚
诗人介绍: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翻译:

《伤歌行四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伯夷不食周武粟,
程婴可托赵氏孤。
死者复生欲无愧,
受遗归妹况在予。
经营百事失本意,
跬步寻常畏简书。
人闲若有不税地,
判尽筋力终年锄。

诗词的意境表达了作者黄庭坚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伯夷和程婴的描写,诗词探讨了道德和人生的主题。

第一句描述了伯夷不食周武的谷物,这是指伯夷放弃了权力和荣华富贵,追求道德高尚的生活。第二句提到了程婴,他可以寄托希望于赵氏,但黄庭坚自己却无法如此,因为他的处境可能更加孤苦无依。

第三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死者能够重生的愿望,希望自己在重获生命时能够无愧于逝去的先人。第四句则暗示了作者对于家族的责任和承担。

第五句指出了作者在生活中经营百事却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和初衷,可能是指作者在世俗纷扰中迷失了自我。第六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平凡生活的畏惧,害怕被琐事束缚。

最后两句以农夫的形象进行了比喻,暗示作者希望能够过上安逸宁静的生活,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表示愿意毫不畏惧地付出努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伯夷和程婴的描写,以及对自身生活和心境的反思,传达了作者黄庭坚对于道德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追求本心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担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bó yí bù shí zhōu wǔ sù, chéng yīng kě tuō zhào shì gū.
伯夷不食周武粟,程婴可托赵氏孤。
sǐ zhě fù shēng yù wú kuì, shòu yí guī mèi kuàng zài yǔ.
死者复生欲无愧,受遗归妹况在予。
jīng yíng bǎi shì shī běn yì, kuǐ bù xún cháng wèi jiǎn shū.
经营百事失本意,跬步寻常畏简书。
rén xián ruò yǒu bù shuì dì, pàn jǐn jīn lì zhōng nián chú.
人闲若有不税地,判尽筋力终年锄。
韵脚: 拼音:kuǐ bù xún cháng wèi jiǎn shū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跬〈名〉 (形声。从足, 圭声。本义 古代的半步) 古时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跬, 举足两次为步, 故半步叫跬”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又如跬行(举足而行);跬步(半步;跨一脚;举步;迈步) 跬 引申为靠近的”、 眼前的” 跬kuǐ〈古〉称走路时移动一只脚叫"跬",先后移动两只脚叫"步"(即今两步)~步(古称半步)。〈喻〉眼前的,一时的~誉无用。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以脚步测量远近 步 bù ①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寸~难移。 ②阶段事业一~比一~艰难。 ③地步;境地局势发展到关键的一~。 ④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⑤用脚走~入大会堂。 ⑥踩;踏~入歧途。 ⑦姓。 【步步为营】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一道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步履维艰】行走艰难。 【步辇图】中国古代名画。唐阎立本作。描绘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迎娶,受到唐太宗接见的情景。 【步枪】单兵使用的一种长管枪。有单发射击、半自动、全自动之分,最大射程约400米。 【步人后尘】跟在别人后面走。指追随、模仿别人,没有创新◇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 【步武】 ①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指不远的距离。 ②跟着别人的足迹走。比喻模仿效法~前贤。

:寻 (会意。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尋,绎理也。--《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 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方言一》 是寻是尺。--《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 舒肘知寻。--《大戴礼记·主言》 度寻舒两肱也。--《小尔雅》 蹄间三寻。--《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 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 寻(尋)xún ⒈找,探求~找。~觅。~访。~求。~根究底。 ⒉随即,不久~即。 ⒊〈古〉长度单位。八尺为~,十六尺为常◇来用"寻常"〈表〉平常、普通的意思。 ⒋ ⒌ ⒍

:常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同本义 纪于太常。--《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载是常服。--《诗·小雅·六月》 裙子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逸周书》 常,下裙也。--《说文》。朱骏声曰常裳二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 规则,规律 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又如常古(旧法,常法);常故(旧例;常例);常式(法式)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即伦常;纲常 常 cháng ①一般;普通;平常~识、~态。 ②不变的;永久的~数。 ③时常;常常~来~往。 ④姓。 【常备不懈】时刻有所准备,丝毫不松懈。 【常备军】国家平时经常保持的正规军队。 【常规能源】广泛使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又称传统能源。 【常规战争】用常规武器进行的战争(区别于核战争)。 【常轨】正常的、平常的方法或途径。 【常量】考察过程中保持不变或只能取一个数值的量叫常量。如等速运动中的速度。 【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湿润地区植被类型。乔木层多为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树种。在我国分布于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 【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 【常数】固定不变的数值,如圆周率π。 【常数列】每一项都相等的数列,如1,1,1,…。 【常数项】在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4x-5,-5是常数项。 【常数项矩阵】参见【线性方程组】。 【常微分方程】数学的一门分科,研究常微分方程的解法及解的性质。主要有定性理论、稳定性理论、解析理论等部分。 【常温动物】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小,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鸟类、哺乳类是常温动物。又称温血动物、恒温动物。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 【常用对数表】数学用表之一,供查找常用对数之用,列有正实数的常用对数的尾数数值。又叫常用对数的尾数表。简称对数表。 常cháng ⒈随时,时时时~。经~。~ ~在一起工作。 ⒉永久的,固定的~绿。~在。松柏~青。 ⒊规律,准则天行有~。 ⒋普通,一般通~。平~。反~。~识。~态。寻~。 ⒌〈古〉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 ⒍〈古〉通"尝"。曾经。 ⒎

:畏 (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 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 畏,惧也。--《广雅·释诂二》 畏,恐也。--《广雅·释诂四》 不畏不怒。--《列子·黄帝》 天明畏。--《书·皋陶谟》 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战国策·齐策》 然畏愬。--《资治通鉴·唐纪》 忧谗畏讥。--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巍巍乎可畏。--明·刘基《卖柑者言》 畏其唇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又如畏 畏wèi ⒈怕,恐惧~惧。不~强暴。民不~死。 ⒉敬服,敬佩~而爱之◇生可~。 ⒊〈古〉通"威"。威严。 畏wēi 1.通"威"。 2.见"畏垒"。 畏wěi 1.见"畏隹"。

:简 (形声。从竹,间声。本义竹简。古代书写了文字的狭长竹片) 同本义。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册) 畏此简书。--《诗·小雅·出车》 执简记。--《礼记·王制》。注策书也。” 小简而长。--《考工记·弓人》 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又如简素(竹简与缣素。古代用来记载文字的竹帛);简书(古代的公文书于竹简, 简jiǎn ⒈不复杂,不烦琐,跟"繁"相对~单些。太~陋。~化。~明扼要。精兵~政。 ⒉轻忽,怠慢~慢。 ⒊盐,选择~拔。~选。 ⒋〈古〉用来写字的竹片或木片竹~。木~。〈引〉书信书~。来~。 ⒌检阅,检查及(到)~日。 ⒍ ①实在是,完全是说起《地道战》,那~直是个奇迹。 ②〈方〉作"索性"讲天黑,雨又大,你~直别回去了。 ⒎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 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書,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书者,以笔画记之辞。--《尚书序》疏 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 书(書)shū ⒈写,记载~写。奋笔疾~。大~特~。 ⒉文字读其~。读~破万卷。 ⒊信家~。来~已收。 ⒋文件证~。决心~。倡议~。 ⒌装订成册的著作~籍。著~立说。 ⒍字体楷~。行~。草~。 ⒎《尚书》的简称。 ⒏称某些曲艺说~。鼓~。 ⒐ ①汉字的书写法则。 ②汉字的书写艺术,也省称"书"~画展览。 ⒑ ⒒ 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