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S 暑往讵几时

"暑往讵几时"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9 09:38:59


简介: “暑往讵几时”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九日随家人游东山遂游东园》,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ǔ wǎng jù jǐ shí,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出处: 《九日随家人游东山遂游东园》
内容:
暑往讵几时,凉归亦云暂。
相随东山乐,及此身无憾。
聊回清池柂,更伏荒城槛。
采采黄金花,持杯为君泛。
朝代: 宋代
分类: 九日
诗人: 王安石
诗人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诗词:《九日随家人游东山遂游东园》

诗词的中文译文:
九日随家人游东山,遂游东园。
暑天已过去了,真不知道过了多久,凉爽归来也只是暂时的。
我们欢快地一起去东山游玩,此时此刻我对自己毫无遗憾。
随意地回到清池畔休息,再次靠在荒芜的城墙上。
摘取着金黄的花朵,手持酒杯为你而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人描绘了自己和家人一同游玩东山和东园的情景。诗人开篇提到暑天的离去和凉爽的归来,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思考,体察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幻无常。然而,诗人并不感叹时光的飞逝,而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对待,认为此刻与家人共游的快乐是无憾的。

诗中出现的东山和东园是具体的地点,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愉悦。回到清池畔和荒芜的城墙上,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片安静的栖息地,他用清池柔美的景色和城墙的荒凉形象相对照,传达了对繁华世事的超脱和对自然清幽的向往。

最后两句“采采黄金花,持杯为君泛”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和豁达。诗人采摘着金黄的花朵,手持酒杯为君而饮,展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人际情感的珍视。这里的“君”可以指诗中的家人,也可以是泛指的知己好友,显示了诗人在家人和朋友间的情感纽带和快乐交流。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流畅的节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情的热爱,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淡然态度。它通过东山和东园的景色和家人的陪伴,传递了一种人生乐观向上、享受当下的情绪,引导读者反思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ǔ wǎng jù jǐ shí, liáng guī yì yún zàn.
暑往讵几时,凉归亦云暂。
xiāng suí dōng shān lè, jí cǐ shēn wú hàn.
相随东山乐,及此身无憾。
liáo huí qīng chí yí, gèng fú huāng chéng kǎn.
聊回清池柂,更伏荒城槛。
cǎi cǎi huáng jīn huā, chí bēi wèi jūn fàn.
采采黄金花,持杯为君泛。
韵脚: 拼音:shǔ wǎng jù jǐ shí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暑 (形声。从日,者声。本义炎热) 同本义 暑,热也。--《说文》。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 一寒一暑。--《易·系辞》 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土润溽暑。--《礼记·月令》 寒暑燥湿风火。--《《素问·天玄纪大论》 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韩非子·人间训》 乌兽稀毛,其性能暑。--晁错《言守边备塞疏》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暑溽(夏天闷热的气候);暑岁(炎热干旱的年岁);暑夏( 暑shǔ炎热~天。耐~。防~。

:往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同本义 往,之也。--《说文》 大夫有所往。--《礼记·玉藻》 憧憧往来。--《易·咸》 吾言既往矣。--《国语·晋语》 往而不返。--《庄子·逍遥游》 往见老聃。--《庄子·天道》 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随其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欣然前往。 子何恃而往。--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前往(前去;去);往造(前去拜访);往教(老师前往学生处施教);往旋(往复回 往wǎng ⒈去,到有来有~。飞~广州。 ⒉从前,过去~昔。既~不咎。 ⒊通"望"。朝,向~里走。~这边看。 ⒋ 往wàng 1.归向。 2.介词。朝,向。

:讵 岂,难道 无;非;不 曾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晋·潘岳《悼亡诗》 不料,哪知 讵 如果 讵非圣人必偏而后可。--《国语》 讵jù岂,难道,哪里~料。~知。~可闻?

:几 (象形。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 同本义 几,坐所以凭也。--《说文》 掌五几五席之名物。--《周礼·司几筵》。注五几左右玉雕彤漆素。” 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考工记·匠人》 几杖,所以扶助衰也。--《白虎通·致仕》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礼记·檀弓》。疏依神也。”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诗·大雅·行苇》 又如几杖(供老人依靠的小桌子和支撑用的手杖。古代赐几杖,表示敬老的礼节);几席(几和席,为古人凭依、 几(幾)jǐ ⒈疑问词。问数量~本书?~点钟? ⒉〈表〉不定数她才二十~岁。只有~件衣服。 ⒊ ①多少曾~何时? ② ⒋见jī。 几jì 1.通"冀"。期望,希望。 2.通"纪"。年岁。 几qí 1.沂鄂。器物上的凹凸线纹。沂,凹纹;鄂,凸纹。 2.通"颀"。身长貌。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时,四时也。--《说文》 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释名》 谓其三时不害。--《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 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 时事之征也。--《左传·闵公二年》 时者,所以记岁也。--《管子·山权数》 四时者,天之吏也。--《淮南子·天文》 四时和谓之宝烛。--《尔雅·释天》。 时(時、昬)shí ⒈一切物质不断运动变化或发展所经历的过程~间。~候。~光。 ⒉时间的一段~期。~代。古~。秦~。平~。瞬~。盛极一~。 ⒊时间单位。一天分子~、丑~、寅~等十二~辰。一天分二十四小~。 ⒋节令,季节~令。~节。春夏秋冬四~。应~服装。 ⒌现在的,当前的~事。~髦。 ⒍经常,常常~常。~ ~见到。 ⒎不经常,间或~而。有~候。~好~坏。 ⒏规定的时间准~。按~上下班。 ⒐不定的时间不~。随~。 ⒑机会,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条件~机。~不可失。~不再来。 ⒒ ⒓ 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