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峄山访秦碑

"峄山访秦碑"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21:14:47


简介: “峄山访秦碑”出自宋代陆游的《古筑城曲》,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shān fǎng qín bēi,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出处: 《古筑城曲》
内容:
峄山访秦碑,断裂无完笔。
惟有筑城词,哀怨如当日。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古筑城曲》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峄山访秦碑,
断裂无完笔。
惟有筑城词,
哀怨如当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陆游游历峄山时看到的一块秦碑,这块碑已经断裂,无法完整地阅读。然而,唯独筑城的诗词仍然存在,它们传达着与当时一样的哀怨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峄山秦碑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秦碑断裂无完,象征着历史的残缺和不完整。然而,筑城的诗词却能够传承下来,它们以哀怨之情,唤起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痛惜。这首诗词通过对碑文和诗词的对比,反映了历史的无常和诗词的永恒。它提醒人们珍惜历史的遗迹和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ì shān fǎng qín bēi, duàn liè wú wán bǐ.
峄山访秦碑,断裂无完笔。
wéi yǒu zhù chéng cí, āi yuàn rú dāng rì.
惟有筑城词,哀怨如当日。
韵脚: 拼音:yì shān fǎng qín bēi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峄 山名,又名邹山 峄阳孤桐。--《书·禹贡》 峄yì 峄县,在山东省,现划归枣庄市. 峄yì山名,峄山又名邹山。在山东邹县东南。 【峄县】旧县名。在山东省南部。1960年撤销,改设枣庄市。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访 :访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同本义 詌,泛谋也。--《说文》 詌,谋也。--《尔雅》 王访于箕子。--《书·洪范》 访予落止。--《诗·周颂·访落》 受纳访--《周礼·内史》 使访物官。--《国语·楚语》 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访断(咨询决疑);访覃(问及);访讯(讯问;打听) 引申为访问、拜访(敬词)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时余方访君寓。--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访 访 fǎng ⒈询问,调查~贫济困。查~。采~。 ⒉探望~亲会友。相~。探~。拜~。〈引〉寻求~求。 ⒊查,侦察明察暗~。 ⒋ 【访问】有目的地探望~问水稻专家。

:秦〈名〉 (会意。从禾,从舂省。本义禾名。假借为专名用字) 秦,部落名 秦,伯益之后所封国。--《说文》。朱骏声曰地宜禾,在今甘肃秦州清水县。” 古国名 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国(在今陕西甘肃一带)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 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 秦灭韩亡魏。 秦王色挠。 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遥远,互不相关);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权) 汉时西域诸 秦qín ⒈周代诸侯国名,战国时七雄之一,在今陕西和甘肃一带。 ⒉朝代名。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第一代君主是嬴政(秦始皇)。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⒊陕西省的简称。

:碑 (形声。从石,卑声。本义古时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 竖石 碑,竖石也。--《说文》 上当碑南陈。--《仪礼·聘礼》。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公室设丰碑。--《礼记·檀弓》 君牵牲…既入庙门,丽(拴)于碑。--《礼记·祭义》 石碑。石上刻着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也用以刻文告。秦代称刻石,汉以后称碑 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无故建于 碑 bēi ①~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既入庙门,丽于~。(《礼记·祭义》) ②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的石头人民英雄纪念~。 【碑碣】碑。 碑pō 1.见"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