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B 帛幅高张律吏贪

"帛幅高张律吏贪"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3 13:07:59


简介: “帛幅高张律吏贪”出自宋代周必大的《送蔡迨赴桂阳令》,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ó fú gāo zhāng lǜ lì tā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出处: 《送蔡迨赴桂阳令》
内容:
工部诗题满剑川,仪曹文笔照湖南。
身行蜀栈曾幽讨,舟挂吴帆又饱参。
睎骥有心真自得,拔茅无术定谁惭。
金兰正好追英彦,蒲谷翻令试子男。
县古荒祠怜义帝,地灵胜槩忆苏躭。
冰台小试医民瘼,帛幅高张律吏贪
卫飒化行先礼教,茨充美政是耕蚕。
故家遗俗今无几,往行前言孰可谈。
鸿雁峰高书晨击,骊驹歌阕酒空酣。
伊予已卜江湖隐,灵寿何时寄草庵。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周必大
诗人介绍: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翻译:

《送蔡迨赴桂阳令》是宋代周必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工部诗题满剑川,
仪曹文笔照湖南。
身行蜀栈曾幽讨,
舟挂吴帆又饱参。

这首诗的第一句描述了工部在剑川地区的诗题满盈,指诗人的才华辉煌。第二句提到官员仪曹的文章之才照耀着湖南一带。第三句表明诗人曾经在蜀地的栈道上历经艰苦,担任过幽讨的任务。第四句则描绘了诗人乘船起行,挂上吴地的帆船参与进一场盛大的活动。

睎骥有心真自得,
拔茅无术定谁惭。
金兰正好追英彦,
蒲谷翻令试子男。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豪和自信。他比喻自己像一匹有着远大志向的骏马,心怀坦然,真实地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他并没有仗势欺人,而是凭借自己的才华脱颖而出。他称赞金兰(指朋友或同僚)正好追随英才,并且在蒲谷(地名)中也能发现出有志青年的身影。

县古荒祠怜义帝,
地灵胜槩忆苏躭。
冰台小试医民瘼,
帛幅高张律吏贪。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一位古代的义帝,他在已经破败的县古祠庙里备受怜悯和怀念。这位义帝的地灵胜过一切,使人想起了苏躭(苏轼的字)。之后的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冰台上小试医治百姓的疾苦,同时批评了高官奢侈和律吏的贪婪。

卫飒化行先礼教,
茨充美政是耕蚕。
故家遗俗今无几,
往行前言孰可谈。

下面两句提到了卫飒,他以身作则,率先改革礼教,茨充(指耕作)美化政治,比喻他的政绩像是耕蚕一样的美好。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古老风俗的怀念,认为如今的社会已经很少保留了这些传统。他暗示在启程前无论说什么都无济于事。

鸿雁峰高书晨击,
骊驹歌阕酒空酣。
伊予已卜江湖隐,
灵寿何时寄草庵。

最后两句以壮丽的景象结束。鸿雁飞越高峰,书写着晨曦的消息。骊驹(指才子)高歌一曲,酒杯中空无一滴酒。诗人表示自己已经决定隐居江湖,但他不知道灵寿(地名)何时能寄居在僻静的山间小庵中。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经历、自豪和思考,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对自己未来的思考。诗中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成就,同时也提醒人们应当保持谦虚和正直。他对古代英才和高尚品德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期望和对道德准则的坚守。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给人以画面感和思索的空间。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诗人传达了他的情感和对世事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gōng bù shī tí mǎn jiàn chuān, yí cáo wén bǐ zhào hú nán.
工部诗题满剑川,仪曹文笔照湖南。
shēn xíng shǔ zhàn céng yōu tǎo, zhōu guà wú fān yòu bǎo cān.
身行蜀栈曾幽讨,舟挂吴帆又饱参。
xī jì yǒu xīn zhēn zì dé, bá máo wú shù dìng shuí cán.
睎骥有心真自得,拔茅无术定谁惭。
jīn lán zhèng hǎo zhuī yīng yàn, pú gǔ fān lìng shì zǐ nán.
金兰正好追英彦,蒲谷翻令试子男。
xiàn gǔ huāng cí lián yì dì, dì líng shèng gài yì sū dān.
县古荒祠怜义帝,地灵胜槩忆苏躭。
bīng tái xiǎo shì yī mín mò, bó fú gāo zhāng lǜ lì tān.
冰台小试医民瘼,帛幅高张律吏贪。
wèi sà huà xíng xiān lǐ jiào, cí chōng měi zhèng shì gēng cán.
卫飒化行先礼教,茨充美政是耕蚕。
gù jiā yí sú jīn wú jǐ, wǎng xíng qián yán shú kě tán.
故家遗俗今无几,往行前言孰可谈。
hóng yàn fēng gāo shū chén jī, lí jū gē què jiǔ kōng hān.
鸿雁峰高书晨击,骊驹歌阕酒空酣。
yī yǔ yǐ bo jiāng hú yǐn, líng shòu hé shí jì cǎo ān.
伊予已卜江湖隐,灵寿何时寄草庵。
韵脚: 拼音:bó fú gāo zhāng lǜ lì tān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帛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同本义 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汉·刘向《列女传》 大帛之冠。--《左传·闵公二年》 执玉帛者万国。 --《淮南子·原道》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布帛(棉织品和丝织品的总称);玉帛;财帛;帛召(写在帛上的诏书);帛画(画 帛 bó丝织物的总称布~。 【帛画】中国古代画在丝织品上的画。 【帛书】中国古代写在丝织品上的书。

:幅〈名〉 (形声。从巾,畐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参福”字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本义 布帛 的宽度) 同本义。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今为布帛、呢绒等宽度的通称 幅,布帛广也。--《说文》 布帛二尺二寸为幅。--《汉书·食货志》 半幅终幅。--《仪礼·士丧礼》。注半幅一尺,终幅二尺。” 邪幅在下。--《诗·小雅·采菽》。注邪缠束,故名邪幅。” 幅巾。--《后汉书·符融传》。注以一幅为之。” 又如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幅裂(像 幅 fú ⒈幅面,布、绸、呢绒等的宽度单~。双~。这种布~面宽。 ⒉边缘边~。 ⒊量词三~图画。 ⒋ 【幅员】宽窄称幅,周围称员。指领土面积我国海域~员辽阔。 ⒌ 【幅度】 ①泛指宽度。 ②物体振动或亿所展开的宽度。 ③〈喻〉事物变化的程度、范围大~度上升。 幅bī 1.斜缠于胫的布帛,自足至膝,似今之绑腿布,古称行縢。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说文》 巽为高。--《易·说卦》传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战国策·魏策》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孙丑下》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高平( 高gāo ⒈跟"低"相对 ①由下至上距离大的,离地面远的~山。~原。~楼。~空。 ②等级在上的~等。~级。 ③超过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温。~速。~质量。 ④声音大,响亮~声喊。~歌一曲。 ⒉品德才能优秀的~尚。~手。~明。崇~。 ⒊敬词有何~见?请问~寿? ⒋大,兴奋热烈情绪~。志气~。兴~采烈。 ⒌ ①指程度、优劣、深浅、轻重等未知~低。 ②到底,终究~低合适了。 ③无论如何不管~低,一定要做好。 ⒍

:张 (形声。从弓,长声。本义把弦安在弓上) 同本义 张,施弓弦也。--《说文》 一张一弛。--《礼记·杂记》 鲁琴张字子开。--《左传·昭公二十年》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墨子·亲士》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老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诗·小雅·吉日》 又如张满(张弓使满)。又指紧弦,拉紧乐器上的弦 黄金杆拨紫檀槽,弦索新张调更高。--唐·张籍《宫词》 又如张瑟(调整瑟上的弦);张弦(安上琴弦;绷紧琴弦) 开弓;拉弓弦 更张空弦。-- 张(張)zhāng ⒈将弦安在弓上。〈引〉拉开弓~弓。 ⒉乐器上弦改弦更~。 ⒊开,展开~开。~口。大~旗鼓。纲举目~。 ⒋伸展,扩大,夸大伸~。扩~。夸~。虚~声势。 ⒌放纵,无拘束乖~。气焰嚣~。 ⒍陈设,铺排大~筵席。铺~浪费。 ⒎看,望东~西望。 ⒏指商店开业开~。 ⒐量词两~床。四~报纸。 ⒑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⒒ ①惊慌~皇失措。 ②夸大,炫耀~皇其词。 ⒓ ①设罗网捕虫鸟。 ②料理,筹划,应酬烦你~罗照应。 ⒔ ⒕ 张zhàng 1.通"帐"。帐幕。 2.指陈列帷帐等物。参见"张具"。 3.通"胀"。膨胀。 4.(今读zhāng)夸大;扩大;张扬。

:律〈名〉 (形声。从彳,聿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 律lǜ ⒈规章,法则,法令规~。定~。法~。 ⒉约束严以~己。 ⒊一种诗体,有一定的格式、字数,有五~(五言~诗)、七~(七言~诗)两种。 ⒋〈古〉我国音乐中用来正音的一种竹管~管。用~管定出的音也叫~。有十二律(~十有二,阳六为~,阴六为吕)。 ⒌同样,没有例外一~。

:吏〈名〉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官员的通称『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吏,治人者也。--《说文》 吏者,名之师也。--《汉书·景帝纪》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朋法》 王使委于三吏。--《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 百吏庶民。--《国语·周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韩诗外传》 君既为府吏,守节 吏lì官员。春秋以前大小官员都可称"吏",战国以后一般指低级的官员胥~。

:贪 (形声。从贝,今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贪财) 同本义 贪,欲物也。--《说文》 晋、魏河内之比,谓惏曰残。楚谓之贪。--《方言一》 贪于饮食,惰于作务。--《墨子·非儒下》 贪货弃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爱财曰贪,爱食曰婪。--《楚辞·离骚》注 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韩非子·十过》 又如贪赃(官吏接受贿赂);贪便宜;贪得无厌;贪冒(贪图财利);贪鄙(贪婪卑鄙);贪汙(贪求私利,取非分的财物);贪墨(贪财受贿);贪夫徇财(贪婪的人为财而死) 贪婪。多欲而不知满足 贪tān图财。原指贪财,后多指贪污。不知足的求取严惩~官。~赃枉法。~耍。~婪。~便宜。~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