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皱面黄须已一翁

"皱面黄须已一翁"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23:39:08


简介: “皱面黄须已一翁”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黄几复自海上寄惠金液三十两且曰唯有德之士》,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òu miàn huáng xū yǐ yī wē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出处: 《黄几复自海上寄惠金液三十两且曰唯有德之士》
内容:
皱面黄须已一翁,樽前犹发少年红。
金丹乞与烦真友,只恐无名帝籍中。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黄庭坚
诗人介绍: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翻译: 【注释】:原题:黄几复自海上寄惠金液三十两且曰唯有德之士宜享将以排荡阴邪守卫真火幸不以凡物畜之戏答
读音: zhòu miàn huáng xū yǐ yī wēng, zūn qián yóu fā shào nián hóng.
皱面黄须已一翁,樽前犹发少年红。
jīn dān qǐ yǔ fán zhēn yǒu, zhǐ kǒng wú míng dì jí zhōng.
金丹乞与烦真友,只恐无名帝籍中。
韵脚: 拼音:zhòu miàn huáng xū yǐ yī wēng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皱 (形声。从皮,刍声。本义皮肤因松弛而起的纹路) 同本义 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唐·李贺《嘲少年》 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红楼梦》 又如皱皮(皮肤上的皱纹);皱文(皱纹) 衣、物等经折叠而显出痕迹 前低划开阔,烂漫堆众皱。--唐·韩愈《南山诗》 又如皱褶(褶皱。指衣服上折叠的纹路);皱彀(喻指水面的微波) 皱 收缩;紧蹙 琼窗春断双蛾皱。--南唐·李煜《采桑子》 又如皱白(指残花);打皱(起皱纹);衣裳皱了 皱(皺)zhòu ⒈皮肤上起的褶纹满脸~纹。〈引〉物体上的褶纹衣服~了。 ⒉使生褶纹紧~眉头。 皱zhōu 1.栗蓬,包在栗子外面的多刺壳斗。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面,颜前也。--《说文》 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周礼·撢人》 私面私献。--《周礼·司仪》 大辂在宾阶面。--《书·顾命》 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白居易《卖炭翁》 女之靧面。--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椎髻仰面。--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面不厮睹(脸不对着看,表示生气);颜面(脸面;脸部;体 面(靣)miàn ⒈脸,头的前部~孔。颜~。~不改色。 ⒉直接接触,当着本人在场~谈。当~说。 ⒊朝着,脸对着~向。~山而居。 ⒋部位,方向前~。里~。右~。四~八方。~ ~俱到。 ⒌东西的外表地~。鞋~子。被盖~儿。 ⒍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积。平~。 ⒎量词三~旗帜。两~镜子。 ⒏ ①脸面,面子没有~目见人。 ②相貌,脸的形状~目可憎。 ③〈喻〉事物的景象状态~目一新。 ⒐ ①体面怕丢~子。 ②情面秉公执法,不讲~子。 ③东西的外表桌~子。

:黄〈形〉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騰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 黄huáng ⒈像油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金~。~金。菜花~。 ①黄的颜色。 ②腐朽堕落的收缴及焚烧~色书刊。 ⒉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此事~不了。 ⒊指黄河引~工程。 ⒋ ①菊花。 ②黄花菜,又名"金针菜"。 ⒌ ⒍ ①地下的泉水。 ②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者所谓的"阴间"。 ⒎黄山,在安徽省~山天下绝。 ⒏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的简称。

:须 (本字作须”◇来写成有魀,现在又简化为须”。象形。从页,从彡,页,头,彡,表毛饰。指人面上的毛。本义胡须) 同本义 须,面毛也。--《说文》 须,谓颐下之毛。--《礼记·礼运》引《说文》 有君子白皙鬷须眉。--《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大夫以鱼须文竹。--《礼记·玉藻》 美须髯。--《汉书·高帝纪》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木兰诗》 须发咀。--《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须眉浊物(指趋炎附势,丧失气节的男人);虬须(卷曲的胡子);银须;黄须;长须;软须;须麋(须眉) 野兽的魀。泛指动、 须xū ⒈ ①须要务~注意、必~努力。 ②姓。 ⒉等待;等到。 ⒊ ①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后来泛指胡须~发、~眉。 ②须子触~、花~。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不已 完成,完毕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 已yǐ ⒈止,完毕,罢了争论不~。死而后~。如此而~。 ⒉副词。〈表〉过去,动作完成~经。~然。~过时。事~办妥。 ⒊不久,后来~忽不见。~而悔之。 ⒋副词。太,过分~颇。不为~甚。 ⒌〈古〉通"以"。〈表〉地位、方向、时间、数量等的界限~上。大桥~东。五年~后。三十~内。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

:翁 (形声。从羽,公声。本义鸟颈毛) 同本义 翁,颈毛也。--《说文》 鸟头上毛曰翁。翁,一身之最上。--唐·玄应《一切经音义》 祖父 假借为公”。父亲 翁,父也。--《广雅·释亲》 吾翁及汝翁。--《汉书·项藉传》 又如翁媪(年老的父母。同翁妪”) 夫之父或妻之父 泛称男性老人 凡尊老,周晋秦陇谓之公,或谓之翁。--《方言》六 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 老翁逾墙走。--唐·杜甫《石壕 翁wēng ⒈父亲我~。 ⒉丈夫的父亲或妻子的父亲~姑(公婆)。~婿(岳父和女婿)。 ⒊泛指男性老人老~。卖油~。 翁wěng 1.见"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