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Q 切勿念腥膻

"切勿念腥膻"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12:02:51


简介: “切勿念腥膻”出自宋代陆游的《对食戏咏》,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ē wù niàn xīng shā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出处: 《对食戏咏》
内容:
瘿榼倾桑落,毫杯点雨前。
冰梨赬似颊,霜栗大如拳。
洗釜烹蔬甲,携鉏斸荀鞭。
余年只此是,切勿念腥膻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对食戏咏》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瘿榼倾桑落,毫杯点雨前。
冰梨赬似颊,霜栗大如拳。
洗釜烹蔬甲,携鉏斸荀鞭。
余年只此是,切勿念腥膻。

中文译文:
瘿榼倾倒,桑树落叶。毫杯中点滴着雨水。
冰梨红得像脸颊,霜栗大得像拳头。
洗净锅炉烹煮蔬菜,手持锄头割断荀藤。
我余下的岁月只有这些,切勿再想起肉腥的味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食物为主题,通过描绘食物的形象和烹饪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清淡素食的向往和对纯净生活的追求。

诗的开头,瘿榼倾桑落,毫杯点雨前,描绘了一个倾斜的瘿榼(一种容器)和雨水点滴在毫杯中的景象。这里的瘿榼和毫杯象征着平凡的生活器皿,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冰梨赬似颊,霜栗大如拳,通过对冰梨和霜栗的描绘,展示了食物的鲜美和丰盛。冰梨红得像脸颊,霜栗大得像拳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食物的诱人之处。

接着,诗人描述了烹饪的过程,洗釜烹蔬甲,携鉏斸荀鞭。这里的洗釜、烹蔬、携鉏、斸荀鞭等词语,描绘了诗人亲手烹饪的场景,强调了自给自足和朴素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余年只此是,切勿念腥膻,表达了诗人对清淡素食的选择和对纯净生活的坚持。余年只此是,意味着诗人余下的岁月将只有这样的生活方式,而切勿念腥膻则是对过去繁杂、浮躁生活的告别。

整首诗词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食物和烹饪的场景,通过对素食和纯净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对清雅生活的追求和对物质繁华的超越,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和审美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ǐng kē qīng sāng luò, háo bēi diǎn yǔ qián.
瘿榼倾桑落,毫杯点雨前。
bīng lí chēng shì jiá, shuāng lì dà rú quán.
冰梨赬似颊,霜栗大如拳。
xǐ fǔ pēng shū jiǎ, xié chú zhǔ xún biān.
洗釜烹蔬甲,携鉏斸荀鞭。
yú nián zhī cǐ shì, qiē wù niàn xīng shān.
余年只此是,切勿念腥膻。
韵脚: 拼音:qiē wù niàn xīng shān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切 通砌”。台阶 切皆铜沓黄金涂。--《汉书·外戚·孝成赵皇后传》 切 (形声。从刀,七声。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同本义 治骨。加工珠宝骨器的工艺名称 切磋。指学行上切磋相正 切qiē ⒈割开,截断~开。~猪肉。~断敌军退路。 ⒉ ⒊ 几何学上直线与弧线或两个弧线相接的一点叫"切"~点。~线。两圆相~。 切qiè ⒈贴近,紧靠~身。~肤。 ⒉密合,符合~题。~合实际。[切齿]磨牙,咬牙。〈表〉极其愤恨~齿腐心。~齿痛恨。 ⒊急迫,紧急急~。迫~。回乡心~。 ⒋实在,着实~实。~记。言语恳~。深~致谢。 ⒌诊泊脉~脉。 ⒍旧时汉语的一种注音法,即用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相拼成音,也叫"反切"。如"童"字是"徒红切"。

:兀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同本义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光秃(如毛发)的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茫然无知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不够稳定 独立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勿wù ⒈别,不要~动。请~吸烟。 ⒉不~许。守而~失。 勿mò 1.见"恤勿"。

:念〈动〉 (形声。从心,今声。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义 念,常思也。--《说文》 天念尔祖。--《诗·大雅·文王》 不念昔者。--《诗·邶风·谷风》 不念旧恶。--《论语》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念鬼。--《史记·陈涉世家》 念母劳家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念蒙君实。--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念诵(念叨);念恤(挂念忧虑);念旧(不忘故旧);念思(怀念);念想(想念);念一(思念大道);念恋(思念爱恋) 思考, 考虑 念niàn ⒈惦记,常思常想惦~。思~。怀~。 ⒉想法~头。克服私心杂~。 ⒊同唸。 ⒋"廿"的大写。 念diàn 1.见"念?"

:腥 腥气,泛指肉鱼、类及油脂的臭气味 腥臊并御。--《楚辞·屈原·涉江》。注臭也。” 王之厨馔,腥蝼不可飨。--《列子·周穆王》 水居者腥。--《吕氏春秋·本味》 扁地腥云。--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这碗鱼汤有点腥;腥腻(腥气油腻);血腥;腥臭;土腥气 病猪肉中像星或米粒的息肉 豕盲眡而交睫,腥。--《周礼·内饔》 通胜”。生肉 君赐腥,必熟而荐之。--《论语·乡党》 膳膏腥。--《礼记·内则》 胖如脯而腥者。--《周礼·内饔》郑注 荤腥,带腥气的食物 腥xīng ⒈〈古〉指生肉。现今指肉、鱼类等食品吃~。荤~。 ⒉鱼一类的气味~气。鱼~。血~味。

:膻 (形声。从肉,亶声。本义羊臊气) 同本义。亦泛指臊气 蚊慕羊肉,羊肉膻也。--《庄子·综无鬼》 又如膻气(羊肉的气味);膻根(指羊);膻荤(指肉类或气味浓烈的食品。也作荤羶”);膻芗(祭祀时焚烧牛羊肠间脂肪所散发出来的气味);膻腻(腥膻油腻) 类似羊臊气的恶臭 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列子·周穆王》 又如膻腥(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膻秽(又臭又脏。谓肮脏丑恶) 有膻味的兽肉 膻,肉膻也。诗曰膻裼暴虎。--《说文》 又如膻肉(羊肉);膻食(膻荤。肉类食物);膻根(羊及羊肉的别称) 通 膻(羶)shān像羊肉那样的气味羊~气。 膻dàn 1.袒露。 2.见"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