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膂力风尘倦

"膂力风尘倦"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4:11:19


简介: “膂力风尘倦”出自唐代骆宾王的《边城落日》,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ǚ lì fēng chén juà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处: 《边城落日》
内容: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骆宾王
诗人介绍: 骆宾王(约619—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翻译:

译文:
紫色边塞流沙荒凉的北部,黄色图画灞水的东部。
曾经辞别家养猪的乐趣,千里逐寻沙蓬的脚步。
待月常圆满,不断寻找源头却一次又一次失望。
夜幕降临,边界上的气氛融为一体,戍楼上的烽火与烽烟相连。
身心疲惫,像风尘般疲倦,疆场年岁无法再增添。
河流承载着巨石,山路通往遥远的崆峒。
壮志凌驾于苍兕之上,真诚贯穿白虹之间。
如果能回报君恩,剑便有雄雌之别。

诗意:
《边城落日》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以及在充满艰辛的战斗岁月中奋勇前行的边塞将士。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的沙漠、河流、山路等景物,以及边塞生活中的烽火、烽烟,展现了边塞英雄的壮志豪情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艰辛生活和坚强意志,展示了他们面对艰难困苦时仍保持不屈不挠精神的形象。诗人以紫色和黄色的景物象征了边塞的荒凉和寂寞,表达了他们追求荣誉和胜利的决心。通过描绘壮志凌驾于苍兕之上、真诚贯穿白虹之间,诗人强调了边塞将士们的豪情和诚实,传递出英雄般的力量和信念。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君臣之间信任和忠诚的美好期待,直抒胸臆。整首诗简洁有力,意蕴深远,向人们展示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和顽强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zǐ sāi liú shā běi, huáng tú bà shuǐ dōng.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yī zhāo cí zǔ dòu, wàn lǐ zhú shā péng.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hòu yuè héng chí mǎn, xún yuán lǚ záo kōng.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yě hūn biān qì hé, fēng jiǒng shù yān tōng.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lǚ lì fēng chén juàn, jiāng chǎng suì yuè qióng.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
hé liú kòng jī shí, shān lù yuǎn kōng tóng.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zhuàng zhì líng cāng sì, jīng chéng guàn bái hóng.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
jūn ēn rú kě bào, lóng jiàn yǒu cí xióng.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韵脚: 拼音:lǚ lì fēng chén juàn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膂lǚ ⒈脊梁骨背~。 ⒉

:力〈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 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 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力lì ⒈能量,效能~量。~气。视~。电~。能~。效~。生产~。身强~壮。 ⒉用极大的力量尽~。竭~。~争上游。 ⒊物理学名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风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同本义 飈,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鴓(飈)?--《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风(飈) fēng ⒈流动着的空气,多是大致与地面平行东~。龙卷~。刮~下雨。~向。~速。〈引〉像风那样快或普遍流行的~靡一时。 ⒉借风力吹干的~肉。 ⒊消息闻~而动。 ⒋表露在外的景象、品格、气概、才华、态度等~景。~格。~骨。作~。~华。~骚。 【风雅】风度文雅。 【风度】有一定特色的姿态和言谈举止。 【风采】(也写作"丰采")风度神采。 【风姿】(也写作"丰姿")风度姿态。 ⒌没有确实根据的~闻。~言~语。 ⒍习俗,流行的爱好或习惯~俗。世~。学~。移~易俗。勤俭成~。 ⒎〈古〉称歌谣,民歌采~。国~。 ⒏用于病名麻~。抽~。 ⒐ 【风险】风浪危险。〈喻〉事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波折险阻不怕担~险。 ⒑ 【风头】 ①形势的发展或有关个人利害的情势看准~头行事。 ②当众表现自己她爱出~头。 ⒒ 【风化】 ①风俗教化莫伤~化。 ②地质学上指岩石因长期遭受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等而分解崩溃。 ③化学上指结晶体在空气中失掉结晶水,因而失去结晶形状的现象。 ⒓ 【风流】 ①杰出的,业绩、才华出众的千古~流人物。 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流倜傥。 ③像风一样流失。〈喻〉原来常聚的人,现今分散各地~流云散。 ④旧指士大夫所谓的风雅,也指乱搞男女关系~流罪过。 ⒔〈古〉通 "讽"。劝告,讽刺。 风fèng 1.刮风;吹。 2.被风吹,受风。 3.引申为乘凉。 4.教育,感化。 5.显扬,表彰。 风fěng 1.劝谏;讽谏。 2.泛指劝说。 3.讽诵。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 尘土) 同本义 湫隘嚣尘。--《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 尘埃也。--《庄子·逍遥游》 而游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 朱尘筵些。--《楚辞·招魂》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白居易《卖炭翁》 渭城朝雨浥轻尘。--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又如浮尘;降尘;灰尘(尘土);一尘不染;尘封(盖满灰尘);尘涓(尘埃与一滴水。比喻细微);尘芥(尘 尘 chén ①尘土,附着在器物上或飞扬的细土除~器。 ②人间;现实社会红~。 【尘肺】见【矽肺】。 【尘芥】比喻轻微、不足重视的东西。芥小草。 【尘世】佛教、道教所指的现实社会,与其理想世界相对。 【尘嚣】人多,熙熙攘攘的样子。 尘(塵)chén ⒈飞扬的或浮面的灰土~土。 ⒉踪迹,事迹步人后~。 ⒊人间,现时社会~事。~世(也指佛家、道家等所称的人间,并与他们和迷信者所谓的"天堂"、"仙界"相对)。 ⒋ ⒌

:倦 (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同本义 倦,疲也。--《汉书·司马相如传》集注 倦狭路之迫隘。--潘岳《西征赋》 不继之以倦。--《礼记·表记》 居之无倦。--《论语》 士卒罢倦。--《汉书·严助传》 文倦于事。--《战国策·齐策四》 劳苦倦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鸟倦飞而知还。--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相公倦。--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困倦(疲乏想睡);倦程(倦于旅程);倦飞(疲于飞行。以鸟自比,比喻归隐);倦怯(倦怠而没心绪);倦惫(疲倦困惫);倦闷(疲倦烦闷);倦劳(疲倦 倦juàn ⒈劳累,疲劳疲~。困~。劳苦~极。 ⒉厌烦,懈怠厌~。孜孜不~。诲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