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蓐食鸣鸡晓

"蓐食鸣鸡晓"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16:58:03


简介: “蓐食鸣鸡晓”出自明代蓝智的《顺昌道中》,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ù shí míng jī xiǎo,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出处: 《顺昌道中》
内容:
蓐食鸣鸡晓,空山啼鸟春。
远钟何处寺,残月独行人。
书剑嗟黄发,江湖起战尘。
南游未得意,北望正伤神。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蓝智
诗人介绍: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翻译:

诗词:《顺昌道中》

蓐食鸣鸡晓,
空山啼鸟春。
远钟何处寺,
残月独行人。
书剑嗟黄发,
江湖起战尘。
南游未得意,
北望正伤神。

中文译文:
清晨醒来,鸡鸣声伴着蓐席上的起身,
寂静的山间,鸟儿啼鸣春意盎然。
远处的钟声来自何处的寺庙,
残缺的月亮照着一位孤独行走的人。
对于书与剑,感慨年华已逝,头发已经变白,
江湖中战乱的尘埃弥漫。
南方的游历未能如愿,北方的远望令人伤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行旅者在顺昌道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首先,诗的开篇描述了清晨的景象,从晨鸣的鸡声中唤醒,蓐席上的起身可见作者的旅途已经开始。接着,通过描绘空山中鸟儿啼鸣的春天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作者内心对旅途中的期待和憧憬相呼应。

然而,诗中透露出一些忧伤和迷茫。远处的钟声和残月都强调了孤独的氛围,独行的人似乎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寄托。书剑嗟黄发一句揭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光阴的匆匆,江湖的战乱与尘埃也让人感叹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失落和内心的痛苦。南游未得意,北望正伤神,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不如意和对未来的迷茫。这种思考和感慨使整首诗词充满了忧伤的情绪,也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命运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清新的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孤独行旅者的形象和表达作者内心的感慨,传达了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通过对旅途中的喜悦和困惑的交织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和对于未来的迷茫,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rù shí míng jī xiǎo, kōng shān tí niǎo chūn.
蓐食鸣鸡晓,空山啼鸟春。
yuǎn zhōng hé chǔ sì, cán yuè dú xíng rén.
远钟何处寺,残月独行人。
shū jiàn jiē huáng fà, jiāng hú qǐ zhàn chén.
书剑嗟黄发,江湖起战尘。
nán yóu wèi dé yì, běi wàng zhèng shāng shén.
南游未得意,北望正伤神。
韵脚: 拼音:rù shí míng jī xiǎo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七筱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蓐 (形声。从苃,辱声。本义陈草复生) 同本义 蓐,陈草复生也。--《说文》。徐锴系传陈根更生繁缛也。…言草繁多也。” 吃饱 蓐 草席;草垫 蓐谓之兹。--《尔雅》。注;兹者,蓐席也。” 左追蓐。--《左传·宣公十二年》。注在左者追求草蓐为宿备。”疏蓐,谓卧土之草。” 范乃令军中蓐食。--《后汉书·廉范传》 又如蓐母(产婆,接生婆);蓐妇(产妇;生产之妇女);蓐劳(中医病名。 蓐rù草垫子,草席(多指产妇用的)。

:食 (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 同本义 食,饣米也。--《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掌王之食饮。--《周礼·膳夫》。注饭也。” 治其粮与其食。--《周礼·廪人》。注止居曰食。” 共王及后之六食。--《周礼·馔人》。注六谷之饭。”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策》 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食品) 食sì ⒈供养,拿东西给人吃~亲(亲父母)尽孝。 食shí ⒈吃~菜。~鱼。废寝忘~。 ⒉吃的东西粮~。肉~。~糖。~盐。强兵足~。 ⒊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也作"蚀"日~。月~。全~。 ⒋ ⒌ ①手的第二指。 ②〈喻〉家庭中依靠供应的人口~指浩繁。 食yì 1.人名用字。

:鸣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同本义 鸣,鸟声也。--《说文》 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 鸣鹤在阴。--《易·中孚》 凤皇鸣矣。--《诗·大雅·卷阿》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鸡鸣》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 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泛指发声 震为鸣。--《易·说卦传》 萧萧马鸣。--《诗·小雅·车攻》 鸣玉者,佩玉也。--《南子·贾经》 驴一鸣。--唐·柳宗元《三戒》 虽大风不能鸣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 鸣míng ⒈禽兽或虫叫鸡~。鹿~。蝉~。 ⒉发响,使发响雷~。自~钟。~礼炮。 ⒊〈表〉感情,喊叫~谢。~不平。~冤叫屈。 ⒋表达意见、主张等百家争~。

:鸡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gallus gallus) 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鴅。--《说文》 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汉书·五行志》 食菽与雞。--《礼记·月令》 雞曰翰音。--《礼记·曲礼》 巽为雞。--《易·说卦传》 工商执雞。--《周礼·大宗伯》 鸡犬相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人具鸡黍。--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鸡栖于厅。--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鸡男(雄鸡);鸡坊(养鸡场);鸡肤(鸡 鸡(雞、鷄)jī家禽之一。头部有红色肉冠和肉髯。雄的善啼好斗,能报晓。品种很多。肉和蛋供食用养~致富。

:晓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晓,明也。--《说文》 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淮南子·俶真》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白居易《卖炭翁》 晓看红湿处。--唐·杜甫《春夜喜雨》 晓当尽戮之。--《资治通鉴·唐纪》 梳晓鬟也。--唐·杜牧《阿房宫赋》 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又如破晓(刚亮);拂晓(天快亮);晓雾;晓舌(鸟拂晓叫);晓暝(天将亮的时候);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日夜);晓天,晓色(拂晓时的天色);晓月,晓魄(拂晓残 月) 清晨 晓光浮 晓(曉)xiǎo ⒈天亮拂~。天~。 ⒉知道,明白~得。家喻户~。 ⒊告知~以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