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狃厥闻见

"狃厥闻见"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0:07:09


简介: “狃厥闻见”出自宋代尹洙的《皇雅十首·《宪古》二章》,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niǔ jué wén jià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出处: 《皇雅十首·宪古二章》
内容:
帝怀永图,治古是宪。
四方守臣,惟屏惟翰。
在昔艰难,弗惠训典。
跨都连城,高牙以建。
有土有民,肆乃征缮。
以息以容,终焉叛涣。
凡今帅臣,狃厥闻见
匪革乱原,曷清多难。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尹洙
诗人介绍: 尹洙(1001~1047年),字师鲁,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散文家。天圣二年,考中进士,授正平主簿,迁河南户曹,选为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交好范仲淹,累贬经略判官。后期,迁右司谏、渭州知州、兼领泾原路经略公事,因事再贬均州酒税。庆历七年,去世,私谥河南先生。提倡古文运动,著有《河南先生文集》、《五代春秋》等传于世。
翻译:

《皇雅十首·《宪古》二章》是宋代诗人尹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帝怀永图,治古是宪。
四方守臣,惟屏惟翰。
在昔艰难,弗惠训典。
跨都连城,高牙以建。
有土有民,肆乃征缮。
以息以容,终焉叛涣。
凡今帅臣,狃厥闻见。
匪革乱原,曷清多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皇帝对国家发展和治理的思考。皇帝怀念着永远的图谋和对古代治理原则的坚守。他的守臣们都是一些忠诚而聪明的人,他们屏除杂念,专心履行自己的职责。

过去的历史经历困难重重,但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教训和规范。当皇帝统治下的国家越过山河、城池连绵,高牙峰峦拔起时,土地上有了人民,各地开始征税和修缮。皇帝希望通过息事宁人和宽容的方式来稳定国家,但最终还是有人背叛和动乱。

现在的帅臣们自以为是地闻风而动,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改革根源,清除困难。这里的"匪革乱原"意味着没有真正革新和解决问题的根源,而只是表面上的平息和应对。诗词以问句的形式提出了对这种局面的质疑。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尹洙对当时社会政治现状的关切和批评。他呼吁统治者和帅臣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真正解决问题,并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困扰,走向清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dì huái yǒng tú, zhì gǔ shì xiàn.
帝怀永图,治古是宪。
sì fāng shǒu chén, wéi píng wéi hàn.
四方守臣,惟屏惟翰。
zài xī jiān nán, fú huì xùn diǎn.
在昔艰难,弗惠训典。
kuà dōu lián chéng, gāo yá yǐ jiàn.
跨都连城,高牙以建。
yǒu tǔ yǒu mín, sì nǎi zhēng shàn.
有土有民,肆乃征缮。
yǐ xī yǐ róng, zhōng yān pàn huàn.
以息以容,终焉叛涣。
fán jīn shuài chén, niǔ jué wén jiàn.
凡今帅臣,狃厥闻见。
fěi gé luàn yuán, hé qīng duō nàn.
匪革乱原,曷清多难。
韵脚: 拼音:niǔ jué wén jiàn
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五潸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狃〈动〉 习惯;习以为常 狃,犬性骄也。--《说文》。锴本作犬性忖。 狃,狎也。--《左传·桓公二年》疏引《说文》 一夫不可狃。--《左传·僖公十五年》。注忖也。” 狃于奸宄。--《伪书·君陈》 将叔无狃,戒其伤女。--《诗·郑风·大叔于田》 狃于寒暑之变。--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狃恩(习于恩宠。即恃恩);狃狎(习惯,习熟);狃泰(习惯);狃习(熟习;习惯) 因袭,拘泥 担任 日君乏使,使臣狃中军之司马。--《 狃niǔ ⒈拘泥,习以为常不知变通~于形式。~于习俗。 ⒉贪~食。

:厥 (形声。从厂,欮声。本义石块) 同本义 厥,发石也。--《说文》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豨。--《山海经·海外北经》 熒惑厥弛。--《汉书·李寻传》 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荀子》 厥 病名。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 凝于足者为厥。--《素问·六节藏象论》。注谓足逆冷也。” 又如厥冷(指突然晕倒或手足逆冷);厥逆(指突然晕倒或手足厥冷;久久的头痛) 蹶”的古字。摔倒;挫败 磕头;触碰 若崩厥角稽首。--《 厥jué ⒈气闭,昏倒昏~。痰~。 ⒉代词。他的,那个~父。~后。~身。大放~词。 ⒊乃,就左丘失明,~有《国语》(左丘左丘明)。

:闻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同本义 闻,知声也。--《说文》 闻耳之聪也。--《墨子经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闻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史记·项羽本纪》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闻屏障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闻声不食(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过的事情。也说闻所未闻”);闻风响应(听到风声, 闻wén ⒈听耳~目睹。~过则喜。~风而起。 ⒉消息,听说的,听见的新~。奇~。~所未~。 ⒊出名,有名望~人。~名。 ⒋名声丑~。令(好的)~。 ⒌知识见~。博~强志(记)。 ⒍用鼻子嗅~着烟味。~到香味。 闻wèn 1.声誉,名声。 2.通"问"。慰问。 3.通"问"。询问。

:见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同本义 见,视也。--《说文》 未见君子。--《诗·周南·汝坟》 利见大人。--《易·乾》 见龙在田。--《易·乾》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韩非子·主道》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虎见之。--唐·柳宗元《三戒》 歧王宅里寻常见 见(見)jiàn ⒈看到看~。耳闻目~。〈引〉接触,遇到胶卷忌讳~光。病刚好,不要~寒。 ⒉看得出,显现出初~成效。已~分晓。 ⒊会面,会晤会~。接~。 ⒋看法,认识,扩大知识~解。~识。远~。不固执己~。 ⒌指明出处~上页。 ⒍助词。 ①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莫~笑。别~怪。 ②用在动词前,〈表〉对说话人怎么样~教。请~谅。 ⒎用在"听"、"闻"、"看"等动词后,〈表〉效果听~了。看~了。 ⒏[见习]学得专业知识的人刚到工作岗位去,现场实地工作实习~习生。 ⒐[见证]亲眼看到,可以作证的人。也指可以作证的事物。 ⒑见xiàn。 见(見)xiàn ⒈显出,出现,显露表~。华佗再~。昙花一~。 见"儋藍"。 ④姓。三国吴有儋萌。见《三国志.吴志.薛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