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Y 讶许能含笑

"讶许能含笑"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9:46:02


简介: “讶许能含笑”出自南北朝庾信的《奉和赐曹美人诗》,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à xǔ néng hán xiào,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处: 《奉和赐曹美人诗》
内容:
月光如粉白。
秋露似珠圆。
络纬无机织。
流萤带火寒。
何年迎弄玉。
今朝得梦兰。
讶许能含笑
芙蓉宜熟看。
朝代: 南北朝
分类:
诗人: 庾信
诗人介绍: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翻译:

《奉和赐曹美人诗》是南北朝时期庾信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月光如粉白。
秋露似珠圆。
络纬无机织。
流萤带火寒。
何年迎弄玉。
今朝得梦兰。
讶许能含笑。
芙蓉宜熟看。

译文:
皎洁的月光如同白色的粉末。
秋天的露水宛如圆润的珠子。
纱织的经纬无法编织出来。
飞舞的萤火虫带着寒冷的火光。
不知何年能拥有美玉。
今天终于得到了梦中的兰花。
惊讶而喜悦,能够含笑。
芙蓉花美丽得值得细细观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富有诗意的景象。诗人以精细的笔触表达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并将其与美人的容颜相对照。月光如同粉末一般洁白明亮,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秋天的露水宛如圆润的珠子,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纱织的经纬却无法编织出这种美丽,显示出诗人对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美感的追求和无奈。

流动的萤火虫带着微弱的火光,更加凸显了夜晚的寒冷。诗人以萤火虫的形象增强了寒冷的感觉,又展现了生命的微弱但坚韧的气息。

诗中的“弄玉”和“梦兰”是对美人的形容。诗人表达了对美人的渴望和对美丽的向往,以及得到美人的喜悦之情。美人的容颜如同梦中的兰花,给诗人带来了惊喜和快乐,使他能够含笑。

最后一句“芙蓉宜熟看”是对芙蓉花的赞美,诗人鼓励人们仔细观赏芙蓉花的美丽。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对美丽的追求和对美人的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意象的运用,创造了一幅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愉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uè guāng rú fěn bái.
月光如粉白。
qiū lù shì zhū yuán.
秋露似珠圆。
luò wěi wú jī zhī.
络纬无机织。
liú yíng dài huǒ hán.
流萤带火寒。
hé nián yíng nòng yù.
何年迎弄玉。
jīn zhāo dé mèng lán.
今朝得梦兰。
yà xǔ néng hán xiào.
讶许能含笑。
fú róng yí shú kàn.
芙蓉宜熟看。
韵脚: 拼音:yà xǔ néng hán xiào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八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讶 (形声。从言,牙声。本义迎接) 同本义 讶,相迎也。从言,牙声。周礼曰,诸侯有卿讶发。按,乍接必以言,故从言,俗字作迓。周官有讶士,有掌讶。--《说文》 跛者讶跛者。--《公羊传·成公二年》 从者讶受皮。--《仪礼·公食大夫礼》。注迎也。” 厥明,讶宾于馆。--《仪礼·聘礼》 又如讶客(迎接宾客);讶宾(迎宾) 诧异,感到意外 若夫道德,则不然,无讶无訾。--《吕氏春秋·必已》 又如讶奇(惊奇) 责怪 本欲往见,以下痢乏力,未果,想未讶也。--苏轼《 讶yà惊奇,诧异惊~。

:许 (形声。从言,午声。本义应允,许可) 同本义 许,听也。--《说文》。按,听从其言也。 王子许。--《吕氏春秋·首时》。注诺也。”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书·金滕》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其许寡人。--《战国策·魏策》 不可不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特许;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准许;默许;许认(同意,承认);许肯(应允);许允(答应 许xǔ ⒈应允,认可~可。允~。准~。 ⒉称赞赞~。推~。 ⒊预先答应给予~诺。以身~国。 ⒋可能,或者也~。或~。 ⒌处所,地方先生不知何~人也。 ⒍〈表〉约略估计的几~。只有少~。年七十~。 ⒎句末语气词。这样如~。一生长恨奈何~。 ⒏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一带。 ⒐ ⒑ 许hǔ 1.见"许许"。

:能〈名〉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能,熊属。足似鹿。--《说文》 梦黄能入于寝门。--《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才能,能力 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 无异能者。--唐·柳宗元《三戒》 募有能捕之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千里之能。--唐·韩愈《杂说》 表恶其能。--《资治通鉴》 又如能处(本事;能耐);无能(没有能力);低能(能力低下);逞能(显示自己能干);各 能néng ⒈才干,本领~力。才~。各尽所~。 ⒉有能力的人~人。~者为师。招贤进~。 ⒊会,胜任,做得到~够。她~做。~上~下。 ⒋应该你不~这样马虎。 ⒌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源。热~∷~。 ⒍ ⒎ 能nái 1.三足鳖。 能nài 1.通"耐"。受得住。 2.姓。 能tái 1.通"台"。古星名。 2.(今读tāi)见"能始"。 3.通"态"。形态。

:含〈动〉 (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同本义 含,嗛也。--《说文》 含,口也,合口亭之也。衔亦然也。--《释名·释饮食》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含杜若,握玉环。--《韩非子·内储说下》 吾但当含饴弄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 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含乳啼声。 又如含哺(口衔食物);含殓(含口;含口垫背。死人入殓时,把珍珠等物放在死人嘴里,叫含口”。把金钱 含hán ⒈嘴里放着东西,不咽下去,也不吐出来~水漱口。~服药片。〈引〉藏在眼眶里饱~着泪。 ⒉带着,心里怀着~笑点头。~羞掩面。~怒日久。 ⒊包藏,里面存有包~。内~奶粉100克。 ⒋ ①不清楚,不明确话说得~ ~糊糊。 ②马虎,不认真这件事我们可不能~糊。 ③胆怯,懦弱比赛分胜负,我们绝不~糊。 ⒌ 含hàn 1.古代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米﹑贝等物。 2.指把琱放入死者口中。

:笑〈动〉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同本义 笑,喜也。--《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 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 一握为笑。--《易·萃》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言笑晏晏。 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笑而止之。--《 笑(哾)xiào ⒈露出喜悦的表情,发出欢乐的声音微~。大~。~逐颜开。 ⒉指讥笑,嘲笑耻~。莫见~。别取~他。 ⒊ ⒋ ①能使人发笑的话。 ②轻视,讥讽净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