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粢盛洁岂

"粢盛洁岂"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1 00:32:03


简介: “粢盛洁岂”出自隋代佚名的《绍兴淳熙分命馆职定撰十七首》,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zī shèng jié qǐ,诗句平仄:平仄平仄。
出处: 《绍兴淳熙分命馆职定撰十七首》
内容:
烨彼房心,明明有融。
维圣享帝,礼行合宫。
祀事时止,粢盛洁岂
昭受申命,万福攸同。
朝代: 隋代
分类:
诗人: 佚名
诗人介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翻译:

《绍兴淳熙分命馆职定撰十七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烨彼房心,明明有融。
维圣享帝,礼行合宫。
祀事时止,粢盛洁岂。
昭受申命,万福攸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神圣仪式的崇敬和庄严感,描述了一种与天地神灵相通的氛围。诗人赞美了圣人(也就是皇帝)享受帝王之尊、遵循礼仪行为的伟大,以及庙宇中合乎礼仪的举止。诗人认为祭祀之事应当按时进行,且供品要丰盛而洁净。最后,诗人祈求圣人能够昭示受到天命的荣誉,万福都与他同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神圣仪式和圣人的赞美,展现了隋代人民对皇权和天命的崇敬。诗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对仪式的描述使用了明亮的形容词"烨彼",表达了其光辉和熠熠生辉的形象。同时,通过"明明有融"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神圣之气融入人心的感觉。

诗词中的"维圣享帝"和"礼行合宫"展示了圣人享有帝王之尊和遵循礼仪的重要性。这种尊崇和庄严感通过"维"字的使用更加强调,并传达了皇权的神圣性。

诗人对祭祀的态度表现出谨慎和虔诚。"祀事时止"表明祭祀应当按时进行,不可有所偏差。"粢盛洁岂"描绘了祭祀所使用的供品丰盛而洁净的形象,凸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尊重。

最后,诗人希望圣人能够得到天命的认可和祝福,体现了人们对皇帝权威和统治的信仰。"昭受申命"表达了期望圣人能够昭示并接受天命的意愿,"万福攸同"则寄托了对皇帝幸福和吉祥的祈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神圣仪式、圣人以及天命的崇敬和赞美,展现了隋代社会对皇权的信仰和顺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è bǐ fáng xīn, míng míng yǒu róng.
烨彼房心,明明有融。
wéi shèng xiǎng dì, lǐ xíng hé gōng.
维圣享帝,礼行合宫。
sì shì shí zhǐ, zī shèng jié qǐ.
祀事时止,粢盛洁岂。
zhāo shòu shēn mìng, wàn fú yōu tóng.
昭受申命,万福攸同。
韵脚: 拼音:zī shèng jié qǐ
平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五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粢 (形声。从米,次声。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 稷,即谷子 粢,稷米也。--《玉篇》 又如粢粝(粗劣的饭食) 特指祭祀用的谷物 谷类的总称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国语》 粢zī〈古〉1供祭祀用的谷物。2稻饼。

:盛 cheng 放在祭器里的谷物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说文》 天子亲耕以共粢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又如粢盛 器皿,如杯、碗之类 旨酒一盛兮。--《左传·哀公十三年》。注一器也。” 食粥于盛。--《礼记·丧大记》 春秋时国名 盛 把东西放进去 用勺舀或运送 容纳 盛 chéng ①把饭、菜等放入碗、盘、桶等器具内。 ②容纳电影院可~两千人。又见shèng。 盛chéng ⒈容纳,将东西放入这车可~八人。~饭~菜。~入电冰箱。 盛shèng ⒈兴旺,繁茂兴~。旺~。昌~。茂~。~极一时。 ⒉强烈,炽烈~怒。年少气~。 ⒊丰富,规模大~产。~大。~行。~传。~况。~会。 ⒋深,厚~夏。~情。 ⒌华丽~装。 ⒍声望大~名之下,其实难副。。

:洁 (形声。从水,絜声。本义干净,清洁。按洁”和潔”本是不同的两个字。洁”是河流名,后来成为潔”的俗字,现在是潔”的简化字) 同本义 鲜而不垢,洁也。--《管子·水地》 姑洗所以脩洁百物。--《国语·周语》 直哉维静絜。--《史记·五帝纪》 为人洁白皙。--《乐府诗集·陌上桑》 又如整洁(整齐清洁);清洁(没有尘土,油垢等);洁癖(过分爱清洁的癖性);洁疾(过分爱清洁的特殊行为);洁粢(洁净的黍稷。粢供祭祀的谷类) 操行清白,品德高尚 联幼清以廉洁兮。--《楚辞·招魂》 以著其洁 洁(潔)jié干净清~。整~。~白无瑕。〈喻〉不贪污,品德好,作风正派纯~无私。勤政廉~。

:岂 同恺”。安乐 王在在镐,岂乐饮酒。--《诗·小雅·鱼藻》 既见君子,孔燕岂弟。--《诗·小雅·蓼萧》 岂 (形声。从壴省,微省声。壴,陈列乐器。本义回师时献功之乐) 岂”假借作虚词,用在句中或句首,表示反问。 相当于难道”,怎么” 岂非计久长。--《战国策·赵策》 岂若吾乡邻。--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明·刘基《卖柑者言》 岂独一琴哉。--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如岂奈(何奈,无奈);岂不尔思(怎能不思念你);岂有他哉(表示没有其他原因) 相当 岂(豰)qǐ ⒈助词。是否,怎么,难道(用于疑问或反诘句)~愿见乎?~敢违抗?~有此理! ⒉〈古〉通"恺"、"凯"。柔和,快乐。 岂kǎi 1.和乐。参见"岂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