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沣水虽复清

"沣水虽复清"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1:21:56


简介: “沣水虽复清”出自唐代张九龄的《咏史》,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g shuǐ suī fù qīng,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出处: 《咏史》
内容:
大德始无颇,中智是所是。
居然已不一,况乃务相诡。
小道致泥难,巧言因萋毁。
穰侯或见迟,苏生得阴揣。
轻既长沙傅,重亦边郡徙。
势倾不幸然,迹在胡宁尔。
沧溟所为大,江汉日来委。
沣水虽复清,鱼鳖岂游此。
贤哉有小白,仇中有管氏。
若人不世生,悠悠多如彼。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张九龄
诗人介绍: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翻译:

《咏史》

大德始无颇,
中智是所是。
居然已不一,
况乃务相诡。

小道致泥难,
巧言因萋毁。
穰侯或见迟,
苏生得阴揣。

轻既长沙傅,
重亦边郡徙。
势倾不幸然,
迹在胡宁尔。

沧溟所为大,
江汉日来委。
沣水虽复清,
鱼鳖岂游此。

贤哉有小白,
仇中有管氏。
若人不世生,
悠悠多如彼。

中文译文:
太古时代的伟大德行是没有被偏颇的,因为在智慧之间只有真相。如今在人们中间,甚至渺小的事情已经无法达成一致,更不用说诡计的手法了。追求简朴之道所遭遇的困难是无法言喻的,而善巧的言辞却是招致指责的原因。前朝的贤臣或许被误解,而苏生则能够巧妙地揣测人心。权势的变迁就像轻飘飘的烟云飘散,而负重前行的边塞官员则需要迁徙不止。命运倾覆是不幸的事情,但倒霉的人却是存在于胡宁。沧溟之中大事物的发生,江汉的水流却渐渐被遗忘。沣水虽然依然清澈,但鱼鳖已经不再游荡。有智慧的人是像小白那样守持正直,而有仇恨的人则如同管仲。如果有一种人永恒不朽的话,那么这样的人将会多如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时期的世态炎凉,以及人之薄情和权谋之术的悲剧。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时代变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美德和正直品德的追寻与思考,同时也对权力和智慧的虚伪和世人的浮躁心态进行了批判。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看似宏大的历史变迁下,人类的品性和行为却是微小而琐碎的。正直守道的人如小白,仇恨报复的人如管仲,都成为历史中永恒的存在。作者通过这种对比,暗示了人性的普遍性和历史的循环性。

此外,诗中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沣水清澈、鱼鳖不再游荡等,与人事之间进行对应,强调人类的行为和决策对于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破坏和影响。

整体来说,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和人性的反思和痛惜,同时也勉励人们要坚守信念,追求正直和智慧。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意蕴含丰富,给予了启示和警醒,引发人们对于历史和自己行为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dà dé shǐ wú pō, zhōng zhì shì suǒ shì.
大德始无颇,中智是所是。
jū rán yǐ bù yī, kuàng nǎi wù xiāng guǐ.
居然已不一,况乃务相诡。
xiǎo dào zhì ní nán, qiǎo yán yīn qī huǐ.
小道致泥难,巧言因萋毁。
ráng hóu huò jiàn chí, sū shēng de yīn chuāi.
穰侯或见迟,苏生得阴揣。
qīng jì cháng shā fù, zhòng yì biān jùn xǐ.
轻既长沙傅,重亦边郡徙。
shì qīng bù xìng rán, jī zài hú níng ěr.
势倾不幸然,迹在胡宁尔。
cāng míng suǒ wéi dà, jiāng hàn rì lái wěi.
沧溟所为大,江汉日来委。
fēng shuǐ suī fù qīng, yú biē qǐ yóu cǐ.
沣水虽复清,鱼鳖岂游此。
xián zāi yǒu xiǎo bái, chóu zhōng yǒu guǎn shì.
贤哉有小白,仇中有管氏。
ruò rén bù shì shēng, yōu yōu duō rú bǐ.
若人不世生,悠悠多如彼。
韵脚: 拼音:fēng shuǐ suī fù qīng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沣 沣沛,雨水多的样子 一奏之,有云从西北起;再奏之,暴雨亟至,大雨沣沛。--汉·应劭《风俗通》 沣 古水名 漆沮既从,沣水攸同。--《书·禹贡》 周代地名 沣fēng水名 【沣水】又称丰水、鄂水。源出陕西长安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西安市西北入渭河。 【沣沛】亦作丰霈,雨盛貌。 沣fēng[沣沛](-pèi)〈形〉雨水盛多的样子>诗曰∶"暴雨亟至,大雨~"〈名〉泮水。在陕西省。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 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水shuǐ ⒈一种无色无味无臭而透明的液体,它是氢和氧的化合物节约用~∪开~。 ⒉河流汉~。湘~。 ⒊江、河、湖、海洋等的通称隔~相望。~路运输。 ⒋泛指汁液药~。汽~。菊花~。 ⒌指用水洗的次数这衣服已洗过两~。 ⒍旧时指银子的成色,后来转指补贴、汇费贴~。汇~。 ⒎ ⒏ ①静水的平面。 ②达到的程度学识~平。 ⒐ ①以海平面为基点,对地面高低的测定标准。 ②对事物要求的标准。 ⒑ ⒒

:虽 (形声。从虫,唯声。古读。本义虫,似蜥蜴而大)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战国策·燕策》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虽故(虽然);他虽身负重伤,但坚决不下火线 即使…也;纵使 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先王之法,经手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仅,只 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管子》 原本,本 你那里休夸口,你虽是一人为害, 虽(雖)suī ⒈连词。即使,纵然~然。麻雀~小,肝胆俱全。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犹生。会议~短,但可解决问题。 ⒉只,仅有~有。 虽wèi 1.兽名。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来繁化,加义符彳 ”,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復,往来也。--《说文》 反复其道。--《易·复》 公归不复。--《诗·豳风·九羘》 扬触捆復。--《仪礼·大射仪》 无往不復。--《易·泰》 卒乃復。--《书·舜典》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南朝梁《与陈伯之书》 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死者不可復生。 复(復) fù ⒈返,回去往~。至今五十年而不~。 ⒉回答,回报~命。~信。报~。~仇。 ⒊还原,使回归恢~。~原。~员军人。 ⒋又,再死灰~燃。冀~得兔,兔不可~得(冀希望)。 ⒌重叠,繁多的,不是单一的~杂。~层。~句。重~。山重水~疑无路。~式立交桥。

:清〈形〉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 清酤(清圣 清qīng ⒈明晰,纯洁透明,跟"浊"相对~楚。~晰。~水。~爽。天朗气~。 ⒉干净,洁净~洁。 ⒊安静,寂静~静。冷~。 ⒋太平澹然四海~。 ⒌不混杂,不混乱划~界限。分~是非。 ⒍单纯,不杂~白。~唱。~炒。 ⒎彻底查点~查。~理。~点。~仓。 ⒏除尽,除去不纯,整顿组织~除。~洗。~党。 ⒐公正廉明~廉。~官。 ⒑朝代名。清朝,公元1644-1911年。1616年建国为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建都北京。第一代君主是爱新觉罗·福临。 清qìng 1.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