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蠹民千载忧

"蠹民千载忧"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7:40:04


简介: “蠹民千载忧”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纪怀》,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ù mín qiān zǎi yōu,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出处: 《秋夜纪怀》
内容:
瞿昙起西域,老氏奋中州。
谈理一家说,蠹民千载忧
横流当有自,独立岂相仇。
垂世诗书在,儿童勿外求。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秋夜纪怀》是宋代文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瞿昙起西域,老氏奋中州。
谈理一家说,蠹民千载忧。
横流当有自,独立岂相仇。
垂世诗书在,儿童勿外求。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人民疾苦的思考与关切。通过描绘瞿昙(指佛教僧侣)离开中原地区前往西域,老氏(指作者自称)在中原地区奋发图强的景象,作者探讨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议题。他认为,当时社会上的各种问题使人民忧心忡忡,而这些问题应该由当权者来解决,而不是由普通人去承担。他主张个体应该保持独立的立场,而不是相互争斗。最后,他强调了传世的诗书对于教育儿童的重要性,呼吁年轻人不要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而是应该努力学习传统文化。

赏析:
《秋夜纪怀》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慨。诗中的瞿昙和老氏象征了不同的人物角色,瞿昙代表着远离乱世的僧侣,而老氏代表着在中原地区努力奋斗的普通人。通过对这两个角色的对比,作者反映了自己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他认为社会的问题应该由当政者解决,而不应由普通人来承担。他呼吁个体应该保持独立的立场,避免相互争斗和伤害。最后,他强调了传世的诗书对于教育儿童的重要性,希望年轻一代能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才能,而不是过分追求功名利禄。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句和明确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个体责任的呼唤。通过对不同角色和立场的描绘,诗人对社会和个人的态度进行了探讨,展现了他对社会和人民疾苦的关切,以及对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首诗词既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也是对个人修身养性的呼吁,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教育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ú tán qǐ xī yù, lǎo shì fèn zhōng zhōu.
瞿昙起西域,老氏奋中州。
tán lǐ yī jiā shuō, dù mín qiān zǎi yōu.
谈理一家说,蠹民千载忧。
héng liú dāng yǒu zì, dú lì qǐ xiāng chóu.
横流当有自,独立岂相仇。
chuí shì shī shū zài, ér tóng wù wài qiú.
垂世诗书在,儿童勿外求。
韵脚: 拼音:dù mín qiān zǎi yōu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蠹 (形声。本义蛀虫) 同本义 蠹,木中虫。--《说文》 掌蠹物。--《周礼·翦氏》。注穿食人器物者,蠹鱼亦是也。” 树郁则为蠹。--《吕氏春秋·达郁》。注蠹蝎木中之虫也。” 又如蠹役(欺压百姓的吏役);蠹怪(蠹虫的精怪);蠹薮(蛀虫聚集的地方);蠹贼(蠹,蠹虫;贼,蟊贼);蠹蝎(水中的蠹虫);木蠹;蠹字(蠹虫所蚀如字的痕迹);蠹物(本指穿蚀衣服的 蠹虫。引申泛指为害之物) 引申以喻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或事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蠹民(指害 蠹 dù ①蛀虫。 ②蛀蚀。 【蠹虫】 ①咬器物的虫子。 ②比喻桅公众利益或事业的人。

:民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 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左传·闵公元年》 黎民阻饥。--《书·舜典》 民不适有居。--《书·盘庚上》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民可使由之, 民mín ⒈〈古〉指奴隶或没做官的众百姓。现指人民,即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基本成员拥政爱~。军~鱼水情。 ⒉指人或人群~众。居~。~族。 ⒊劳动大众的~歌。~间故事。 ⒋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农~。渔~。盐~。 ⒌非军事的~用。~航。 ⒍通"苠" ~高粱。 ⒎ ①指人民有管理国家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加强~主和法制建设。 ②根据大多数群众意愿处理问题的工作方式~主气氛。~主作风。办事~主。 民mián 1.通"绵"。参见"民民"。 2.通"眠"。

:千〈数〉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千,十百也。--《说文》 又如千夫(一千个成年男子);千门(千家);千社(25家为社,千社为25000家);千祀(千年,千代);总数为一千;千乘(兵车千辆);千载(千年) 千 〈形〉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清丽千眼。--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 又如千千(比喻数目很多);千般(多种花样);千寻(形容极高);千钟(丰厚的俸禄。指富贵);千万劫(很长久);千式百样(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白发三千丈;千丁(很多人);千人坑 (指堆积大量人尸的土坑);千山(极言山多);千百(极言其多);千帆 千qiān ⒈数目十个百为一~。 ⒉〈表〉众多,极大~军万马。~辛万苦。 ⒊ ⒋ ⒌ ⒎"。

:载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尔雅·释天》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史记·文帝本纪》 又如载祀(年) 载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左传·昭公十五年》 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萧统《文选序》 又如登载( 列(记载) 载zǎi ⒈年三年五~。 ⒉记在书报刊物上记~。登~。报~。刊~。转~。 载zài ⒈装,乘坐~货。装~。此车可~六人。 ⒉承受~重五吨。 ⒊充满满~而归。风雪~途。 ⒋乃,边,于是~歌~舞。~弛~驱。 载dài 1.加在头上;用头顶着。 2.尊奉;拥戴。 载zāi 1.筑墙长版。 2.树立。参见"载常"。 载zī 1.耕作。

:忧 (被嵋狻P闹杏辛擞浅黼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加攵”(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忧,愁也。--《说文》 忧,愁也。--《玉篇》 忧悲者德之失也。--《淮南子·原道》 勿忧。--《易·丰》 坎为加忧。--《易·说卦》 我心忧伤。--《诗·小雅·小弁》 忧心忡忡。--《诗·召南·草虫》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心忧炭贱。--唐·白居易《卖炭翁》 忧谗畏讥。--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忧其民。 又如忧忿滞中(中医 忧(憂)yōu ⒈发愁,担心~愁。担~。~心如焚。 ⒉可忧愁的事~患。 ⒊〈古〉父或母的丧事称"丁忧"(丁遇到,遭遇)丁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