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朗吟疏磬断

"朗吟疏磬断"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30 17:32:33


简介: “朗吟疏磬断”出自唐代段成式的《游长安诸寺联句·崇义坊招福院·赠诸上人联》,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ǎng yín shū qìng duà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出处: 《游长安诸寺联句·崇义坊招福院·赠诸上人联》
内容:
翻了西天偈,烧余梵宇香。
撚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
--段成式
洲号惟思沃,山名只记匡。
辨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
--张希复
许睿禅心彻,汤休诗思长。
朗吟疏磬断,久语贯珠妨。
--段成式
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
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
--张希复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段成式
诗人介绍: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晚唐邹平人,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段成式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翻译:

诗词:《游长安诸寺联句·崇义坊招福院·赠诸上人联》

翻了西天偈,烧余梵宇香。
撚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
-- 段成式

洲号惟思沃,山名只记匡。
辨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
-- 张希复

许睿禅心彻,汤休诗思长。
朗吟疏磬断,久语贯珠妨。
-- 段成式

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
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
-- 张希复

中文译文:

翻阅了西方佛教经文,烧香于废弃的佛寺。
皱眉忧心世俗的游客,垂颊背对残阳。
-- 段成式

我的居住地名为"思沃",只记得山名为"匡"。
辨别其中的智慧,击破邪恶的力量。
-- 张希复

禅心深邃如许睿,汤休的诗意长久。
清朗地吟唱,疏磬声断续,长时间的谈话阻碍了珍珠的串连。
-- 段成式

乘着兴致写下这些文字,悠闲地进入豆房。
随意地题写在古老的墙壁上,怪异的画作装饰长廊。
-- 张希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段成式和张希复合作的联句,以游览长安城内的各座寺庙为主题,以及对修行和文化的思考。每个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寺庙、修行和文化的不同感悟。

段成式的两句描述了他翻阅佛经、在废弃寺庙上烧香的情景,同时描绘了他对世俗游客的忧心忡忡的情绪。这里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对世俗纷扰的担忧。

张希复的两句则表达了他居住地的名字和周围山峰的名字,隐喻了他对自己修行和追求智慧的态度。他辨别中道智慧,抵抗邪恶力量,展现出强大的意志和信念。

接下来,段成式再次出现,描述了禅修心境的深邃和他对汤休诗意的赞赏。他描绘了清朗的吟唱声和疏磬声,但也指出长时间的对话可能会破坏内心的宁静,影响思考和修行的深入。

最后,张希复再次登场,描述了他随意书写文字的乐趣,以及游玩长廊上古老壁画的情景。这里展示了他对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并通过怪异的画作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奇异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修行和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们对宗教信仰、智慧追求和艺术审美的赞美和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通过描述寺庙、游客、山峰、禅修以及艺术作品等元素,展现了诗人们对内心宁静、智慧追求和文化传承的关注。

段成式和张希复在各自的诗句中展现了对不同层面的思考和体验,从翻阅经文到观赏壁画,从纷扰的世俗到内心的宁静,从辨别智慧到抵御邪恶。诗中蕴含着对修行者和文化人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纷扰和思考障碍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的描绘和修行文化的思考,表达了对内心宁静、智慧追求和文化传承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俗纷扰和思考障碍的忧虑。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丰富的描写,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佛教文化、修行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fān le xī tiān jì, shāo yú fàn yǔ xiāng.
翻了西天偈,烧余梵宇香。
niǎn méi chóu sú kè, zhī jiá bèi cán yáng.
撚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
duàn chéng shì
--段成式
zhōu hào wéi sī wò, shān míng zhǐ jì kuāng.
洲号惟思沃,山名只记匡。
biàn zhōng cuī shì zhì, dìng lǐ pò mó qiáng.
辨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
zhāng xī fù
--张希复
xǔ ruì chán xīn chè, tāng xiū shī sī zhǎng.
许睿禅心彻,汤休诗思长。
lǎng yín shū qìng duàn, jiǔ yǔ guàn zhū fáng.
朗吟疏磬断,久语贯珠妨。
duàn chéng shì
--段成式
chéng xìng shū bā yè, xián lái rù dòu fáng.
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
màn tí cún gǔ bì, guài huà zā cháng láng.
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
zhāng xī fù
--张希复
韵脚: 拼音:lǎng yín shū qìng duàn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四旱  (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朗〈形〉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朗,明也。--《说文》 高朗令终。--《诗·大雅·既醉》 其圣能光远宣朗。--《国语·楚语下》 新而不朗。--《淮南子·原道》 朗月垂光。--嵇康《琴赋》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潜《桃花源记》 天朗气清。--王羲之《兰亭集序》 又如朗白(明亮发白);朗朗(光明亮洁的样子;声音清脆嘹亮);朗鉴(明鉴);朗亮(雪亮);朗明(明亮);朗净(明净);朗烈(明亮);朗朗烈烈(大大方方;理直气壮) 声音清晰响亮 朗咏清川飞夜霜。--李白《劳劳亭歌》 又如 朗lǎng ⒈明亮明~。晴~的天。突然开~。 ⒉声音响亮~读。~咏。

:吟 (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同本义 吟,呻也。--《说文》 吟,叹也。--《苍颉篇》 呿吟至微。--《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 昼吟宵哭。--《战国策·楚策》 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明·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 又如吟呻(呻吟。因痛苦而发出哼哼声);吟啸(悲叹;哀号) 吟咏;诵读 倚树而吟。--《庄子·德充符》 则将吴吟。--《战国策·秦策》。注歌吟也。” 盗跖吟口。--《荀子·不苟》 吟青黄。--《汉书·礼乐志》。注 吟(唫)yín ⒈声调抑扬地念颂~诗。~咏。 ⒉一种诗体的名称梁父~。天姥~。泛指诗歌~社(诗社)。 ⒊叹息昼~宵哭。 ⒋鸣,叫莺~。猿~。 吟yǐn 1.见"噤吟"。 吟jìn 1.闭口。

:疏 (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同本义 疏,通也。--《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痚,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 疏为川谷,以导其气。--《国语·周语》。注通也。” 禹疏九河。--《孟子·滕文公上》 疏为川渎、沟洫、陂池。--《柳宗元《天说》 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史记·河渠书赞》 又如疏决(疏浚;开通);疏漏(漏水);疏源(疏通水源);疏瀹(疏浚,疏通);疏辟(疏通开浚);疏涤(疏浚清理;疏通清除);疏治(疏通治理);疏凿(打通阻塞 疏shū ⒈去掉阻塞,使畅通~通。~导。~河道。 ⒉分,分散~队。~散。 ⒊稀,不密稀~。~星。~落。 ⒋不亲密~远。 ⒌粗~食。 ⒍粗心,不周密~忽。~漏。 ⒎不熟悉生~。 ⒏空虚,不实空~。才~学浅。 ⒐注释古文并对前人的注释加以引申或说明~证。注~。 ⒑分条陈述。旧时又指给皇帝的奏议奏~。 疏shù 1.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 2.奏章。 3.指上奏章。 4.指阐释经书及其旧注的文字。 5.引申为阐释。 6.指书信。 7.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祈祷文。 8.旧时募 化用的簿册。 9.指捐款。

:磬〈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本义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同本义 磬,乐石也。--《说文》 小华之山多磬石。--《山海经·西山经》 泗滨浮磬。--《书·禹贡》 笙磬同音。--《诗·小雅·鼓钟》 依我磬声。--《诗·商颂·那》 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淮南子·泛论》 钟磬置于水中。--宋·苏轼《石钟山记》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西门豹治邺》 又如磬人(负责治磬的官员);磬工(负责制磬的官员);磬色(玉磬的光彩);磬师(古乐官名) 磬qìng ⒈〈古〉一种石或玉制的敲击乐器,悬在架上,形似曲尺。 ⒉寺庙中和尚敲打的铜铁铸的鸣器,形状似钵敲~声。 磬qīng 1.古代打击乐器。状如曲尺。用玉﹑石或金属制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2.适宜制磬的美石。 3.寺院中召集众僧用的云板形鸣器或诵经用的钵形打击乐器。 4.南齐时报更用的响器◇因以借指时钟。 5.弯腰。表示谦恭。 6.泛指身形曲折如磬。 7.形容鸣声如击磬。 8.放马疾驰。参见"磬控"。 9.古死刑之一。悬而缢杀。 10.副词。方言。适才。参见"盘子"。 11.通"俔"。譬如,如同。 12.通"罄"。空,中空。 13.通"罄"。尽,罄尽。 14.通"罄"。全;遍。参见"磬地"。 15.通"罄"。 形容声音坚致。 16.通"謦"。轻声咳嗽。参见"磬欬"。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断,截也。--《说文》 断木为杵。--《易·系辞下》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 断裳衣) 断开;断绝 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切肉肉断而发 断 duàn ①长形东西从中截开折~、线~了。 ②断绝~水、关系~了。 ③戒除(烟酒)~烟。 ④判断;决断诊~、当机立~。 ⑤绝对~无此理。 【断编残简】见【残篇断简】。 【断层】岩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一种断裂构造。根据断层两侧相对移动的性质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 【断层面】两部分岩块作相对移动的断裂面。 【断层山】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块状山体。可分为地垒式断层山和掀斜式断层山。前者山坡为断层崖,后者山形不对称,断裂上升一侧为断层崖,另一侧为平缓山坡。又称断块 山。 【断层崖】〈地〉断层的上升盘突露地表而形成的悬崖。是由于断层线两边岩石受差别侵蚀形成的。断层崖因受垂直于断层面的流水侵蚀而形成v形谷。 【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悲痛或忧伤。 【断炊】没柴没米不能做饭。形容极为穷困。 【断断】绝对(多用于否定)~不能。 【断简残编】见【残篇断简】。 【断简残篇】见【残篇断简】。 【断交】绝交。常用于国际关系中。 【断句】古书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这里的句与现代的句不尽相同。 【断裂生殖】某些生物身体断裂后,每段均能生活,生长成新的个体,称为断裂生殖。 【断路】〈理〉电路断开,电流不能通过电路形成回路。断路时,电阻变成无限大,电流为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断然】 ①坚决的;果断的~措施。 ②绝对~不能。 【断头台】设于闹市街心,专用以斩杀犯人的平台。有机器铡刀斩杀和人工斩杀两种。常见于近代西欧各国,以英、法为多◇被废除。 【断弦】死了妻子。 【断线风筝】比喻一去就不再回来的人或物。 【断陷盆地】断块陷落形成的盆地。四周山地常常是高峻陡峭的断层陡崖,盆地底部多为冲积、湖积和洪积平原。如云南昆明的滇池。又称地堑盆地。 【断音】见【顿音】。 【断语】结论。 【断垣残壁】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断章取义】不顾别人文章或谈话的整体内容和精神,只孤立地截取其中个别的句段并按自己的意思加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