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W 乌丝阑上诗初就

"乌丝阑上诗初就"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6 14:31:05


简介: “乌丝阑上诗初就”出自宋代陆游的《遣兴》,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ū sī lán shàng shī chū jiù,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出处: 《遣兴》
内容:
壮年一箭落双鵰,野饷如今撷药苗。
寒与梅花同不睡,闷寻鹦鹉说无憀。
乌丝阑上诗初就,绿绮声中酒半消。
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年轻一箭落双雕,野给如今摘取药苗。
寒冷和梅花一样不睡,闷不久鹦鹉说无聊。
乌丝栏上诗刚到,绿绮声中酒半消失。
老去可怜风味在,不应山海混渔樵。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读音: zhuàng nián yī jiàn luò shuāng diāo, yě xiǎng rú jīn xié yào miáo.
壮年一箭落双鵰,野饷如今撷药苗。
hán yǔ méi huā tóng bù shuì, mèn xún yīng wǔ shuō wú liáo.
寒与梅花同不睡,闷寻鹦鹉说无憀。
wū sī lán shàng shī chū jiù, lǜ qǐ shēng zhōng jiǔ bàn xiāo.
乌丝阑上诗初就,绿绮声中酒半消。
lǎo qù kě lián fēng wèi zài, wèi yīng shān hǎi hùn yú qiáo.
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韵脚: 拼音:wū sī lán shàng shī chū jiù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乌 (象形。本义鸟名,乌鸦) 同本义 燕雀乌鹊。--《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乌鸟(乌鸦之属);乌鸢(乌鸦和老鹰);乌鹊(乌鸦和喜鹊);乌师(在妓院教唱或伴奏的乐师);乌鸦嘴(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以乌”为太阳的代称 日落);乌兔(日月) 刚孵化出的幼蚕 乌 浅黑色 身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 乌(烏)wū ⒈ ⒉黑色~衣。~云。~烟。 ⒊文言副词。哪,何,怎么土~能神? ⒋ ⒌ ⒍ ⒎ 乌yā 1.地名用字。 乌wù 1.见"乌拉"﹑"乌拉草"。

:丝 (会意。从二糸。糸,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丝,蚕所吐也。--《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 素丝五总。--《诗·召南·羔羊》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礼记·乐记》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史记·货殖列传序》 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唐·白居易《重赋》 又如丝棉;丝网;丝缰(丝制的马缰绳);丝人(治理蚕丝 丝(絲)sī ⒈蚕吐出的纤维。它是绸、缎等的原料新~。 ⒉像丝的东西蛛~。铁~。肉~儿。 ⒊细微,极少,细致一~不苟。~毫不差。~ ~入扣。 ⒋计量单位十~为一毫。百~为一厘。

:阑 (形声。从门,柬声。本义门前的栅栏) 同本义。引申为栏杆 阑,门遮也。--《说文》 虽仪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厮者,亦无先大王。--《史记·楚世家》 今公之牛马老于阑牢,不胜服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杜甫《李监宅》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宋·岳飞《满江红》 又如阑槛(栏杆);阑榡(栏杆);阑牢(围着栅栏用来饲养牛马的地方);阑圈(家畜饲养圈) 环状物 你看月阑,明日敢有风也。--元·王实甫《西厢记》 印刷页纸上的分行线条 阑lán ⒈晚,深岁~。夜~人静。 ⒉[阑干] ①纵横交错的样子玉容寂寞泪~干。 ②也作"栏杆",用竹、木、铁、石等制成的遮挡物石~干。铁~干。桥~杆。 ⒊残尽酒~。[阑珊]将尽,衰落的样子诗情酒兴渐~珊。 ⒋混进,擅自出入~入。~出。 ⒌同"拦"。

:上〈名〉 (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同本义 上,高也。--《说文》 宛丘之上兮。--《诗·陈风·宛丘》 施于松上。--《诗·小雅·顁弁》 冬时有嗽上气疾。--《周礼·疾医》 云上于天干。--《易·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上荣(飞檐。屋檐两端的挑角);上柽(门框上端的横梁);上漏下湿(形容屋舍破旧,不蔽风雨);上网(系在箭靶上方的绳子);上丹田(道家谓人的两眉之间为上丹田);上 上shàng ⒈位置在高处的,跟"下"相对~面。~边。〈引〉质量、等级、地位高的或次序在前的~乘。~品。~等。~策。~级。~司。~行下效。~册。~月。~半天。 ⒉从低处到高处~山。~楼。〈引〉去,到,进呈,向前进~船。~北京。~农村。~书。献~。赶~。你快~。 ⒊增添,安装~油。~菜。~门窗。 ⒋登载,登记~报纸。~帐簿。 ⒌按规定时间进行活动~课。~操。~班。 ⒍指方面领导~。实际~。东面~。 ⒎指时间、处所、部位、范围等早~。课堂~。大路~。火车~。墙头~。书本~。心坎~。城市~。 ⒏指物体表面脸~。包装~。表面~。 ⒐涂,擦涂~。~药膏。~油漆。 ⒑拧紧~琴弦。~闹钟。 ⒒〈表〉动作趋向或达到、完成泡~茶。爬~来。坐~去。登~高峰。考~了研究生。当选~人民代表。 ⒓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够了。~满了。成千~万。 ⒔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1"。 ⒕ ⒖ 上shǎng

:诗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同本义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诗,志也。--《说文》 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 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临清流而赋诗。--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诗筒(装诗稿的竹筒);诗瓢(放诗稿的瓢勺);诗友(以诗词唱和的朋友);诗虎(作成诗句的灯谜);诗流(诗的流别系统);诗案(因诗获罪的案件);诗眼(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 一个字);诗债(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诗传(诗集);诗狱 诗shī ⒈文体名。形式很多,它是可以歌咏或朗诵的韵文。 ⒉

:初〈名〉 (会意。从刀,从衣∠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本原 欲知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 靠近;走近;趋向 就,即也。--《广韵》 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礼记·曲礼》 不就利,不违害。--《庄子·齐物论》 不知就先,不知就后。--《庄子·大宗师》 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庄子·天地》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金就砺 就jiù ⒈完成,达到已~。功成业~。 ⒉进入,开始,从事~位。~席。~业。~学。 ⒊接近,靠近~着灯光写字。 ⒋趋向,趁着避祸~福。~便看看。~空走走。 ⒌立刻,紧接着马上~到。她~要去北京。 ⒍便天刚亮雨~停了。 ⒎随,因,顺着~地取材。~事论事。~近乘车。 ⒏只,单,偏偏她~爱绘画。~不信邪,~不怕吓。 ⒐即使,即便~是。你~不说,我也知道。你~是白送给,我也不敢要。 ⒑〈表〉肯定语气的词这~对了。你不去~叫他去。 ⒒随同着吃下去炒肉片~饭。 ⒓ ⒔ 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