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G 竿木足亡秦

"竿木足亡秦"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5 07:00:45


简介: “竿木足亡秦”出自清代屈大均的《读陈胜传》,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ān mù zú wáng qí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出处: 《读陈胜传》
内容:
闾左称雄日,渔阳谪戍人。
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
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朝代: 清代
分类:
诗人: 屈大均
诗人介绍: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翻译:

《读陈胜传》是清代作家屈大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闾左称雄日,渔阳谪戍人。
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
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陈胜起义的故事,表达了对陈胜的赞美和对大义和英雄事迹的讴歌。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陈胜起义的敬佩之情,并以此激励后人追求真正的大义和英雄行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陈胜起义的称赞和对英雄事迹的颂扬。下面对每一句进行赏析:

闾左称雄日,渔阳谪戍人。
"闾左"指的是陈胜的家乡,"渔阳"则是陈胜被贬谪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两个地名,突出了陈胜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闻名天下的英雄的过程,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这两句表达了对陈胜起义的勇敢和决心的赞美。诗人质问王侯们是否具有与陈胜相当的勇气,暗示陈胜起义的重要性和他所展现的英雄气概。"竿木足亡秦"意味着即使是坚固的木杆,也会因为被众人共同用力而倒下,暗示了众人的力量和团结。

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
这两句强调了陈胜起义的大义和他所发出的威声。"大义呼豪杰"表达了陈胜起义的目标是为了追求大义,并呼唤豪杰们的加入。"先声仗鬼神"则表明陈胜起义的声势浩大,甚至凭借着神灵的力量。

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这两句强调了陈胜起义的功绩和他在历史上的地位。"驱除功第一"意味着陈胜起义打破了秦朝的统治,成为第一位推翻秦朝的英雄。"汉将可谁伦"则是表达了对陈胜的崇高评价,暗示陈胜是当之无愧的伟大将领,没有人能与他相媲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陈胜起义的称赞和对英雄事迹的歌颂,表达了对大义和英雄行为的推崇。同时,诗人也在激励后人,鼓励他们以陈胜为榜样,追求真正的大义和英雄行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lǘ zuǒ chēng xióng rì, yú yáng zhé shù rén.
闾左称雄日,渔阳谪戍人。
wáng hóu níng yǒu zhǒng? gān mù zú wáng qín.
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
dà yì hū háo jié, xiān shēng zhàng guǐ shén.
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
qū chú gōng dì yī, hàn jiāng kě shuí lún?
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韵脚: 拼音:gān mù zú wáng qín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竿 :竿〈名〉 (形声。从竹,干声。本义竹竿) 同本义。竹子的主干 竿,竹梃也。--《说文》 籫籫竹竿。--《诗·卫风·竹竿》 禁藏母拊竿。--《管子》 竿殳之所搉毕。--张衡《西京赋》 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立竿见影;揭竿为旗;竿木(古代艺人借以在其上表演各种技艺动作的长竿);竿殳(竹杖);竿首(竹竿顶端);竿头(竹竿的顶端) 通简”。竹简 不离苞苴竿牍。--《庄子·列御寇》 阳翟田望勤于竿牍……日发数十函不倦。--宋·朱彧《萍洲可谈》 竿gān竹子的主干,竹棍竹~子。钓鱼~儿。 竿gǎn 1.箭干。 竿gàn 1.衣架。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魏学洢《核舟 木mù ⒈树栽植树~。封山育林,禁止伐~。 ⒉指木料,砍下的成材的树~头。~材。 ⒊用木料制成的~器家具。~牛流马。 ⒋质朴,朴实此人~实。 ⒌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嘴唇发~。 ⒍棺材寿~。行将就~。 ⒎五行(金~水火土)之一。

: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 足zú ⒈脚~迹。手舞~蹈。 ⒉满,够量,充分满~。~够。充~。富~。 ⒊补上补~。以昼~夜。 ⒋完全此项工作一人~可完成。 ⒌尽情地,尽量地他们~玩了半天。 ⒍值得不~为奇。微不~道。 ⒎够得上这本书~有八万字。 ⒏ 足jù 1.(今读zú)补足;凑满。 2.拥,增益。参见"足本"。 3.过分。参见"足恭"。

:亡 (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隐蔽∠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同本义 亡,逃也。--《说文》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国语·晋语四》 子牟有罪而亡。--《国语·楚语上》 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或以为亡。 数言欲亡。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奴惊,各亡去。--高启《书博鸡者事》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亡归(逃回);逃亡(逃走在外);亡虏(逃亡的犯人);亡民(逃亡 亡wú ⒈〈古〉同"无"用之~度,则物力必屈(屈jué竭,尽)。 亡wáng ⒈逃~命。逃~。流~。 ⒉失去,丢失唇~齿寒(〈喻〉利害关系)。~羊补牢(羊跑掉了,再修圈,还不算晚。〈喻〉事后补救)。 ⒊死,死去的死~。阵~。~兄。 ⒋灭~国。~党。灭~。

:秦〈名〉 (会意。从禾,从舂省。本义禾名。假借为专名用字) 秦,部落名 秦,伯益之后所封国。--《说文》。朱骏声曰地宜禾,在今甘肃秦州清水县。” 古国名 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国(在今陕西甘肃一带)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 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 秦灭韩亡魏。 秦王色挠。 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遥远,互不相关);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权) 汉时西域诸 秦qín ⒈周代诸侯国名,战国时七雄之一,在今陕西和甘肃一带。 ⒉朝代名。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第一代君主是嬴政(秦始皇)。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⒊陕西省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