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P 僻境寡人迹

"僻境寡人迹"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0 18:21:39


简介: “僻境寡人迹”出自明代周诗的《理山避暑竹亭有作见寄次答》,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ì jìng guǎ rén jī,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处: 《理山避暑竹亭有作见寄次答》
内容:
阮生能抗俗,嵇子得长林。
僻境寡人迹,开窗多鸟音。
苍藤挂朱日,短榻卧重阴。
羡尔忘机事,云山意已深。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周诗
诗人介绍: 苏州府昆山人,字以言。精医理。至京师,以诗文游公卿间,为人治病,常应手而愈。将以尚医官之,拂袖而去。至杭州,诗名甚噪,当地人士争相延致。辞归,与常熟孙艾为至交,后卒于其家。平生著作多散佚,晚年所存,有《内经解》、《虚岩山人集》。
翻译:

这首诗词《理山避暑竹亭有作见寄次答》是明代作家周诗创作的。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阮生能抗俗,嵇子得长林。
僻境寡人迹,开窗多鸟音。
苍藤挂朱日,短榻卧重阴。
羡尔忘机事,云山意已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周诗在理山避暑的竹亭中所感受到的宁静和自然之美。作者通过对比自然与世俗的对立,表达了对清净境地的向往和对繁杂纷扰的社会生活的厌倦。诗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安静环境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琐碎事务的无奈和对追求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意境的渴望。

赏析:
1. 对立意象:诗中通过对比"能抗俗"的阮生和"得长林"的嵇子,强调了作者对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向往。阮生与嵇子都是历史上的文人,他们以追求自由、独立和高尚的品格而闻名。通过这样的对立,诗人表达了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批判和对自由境地的追求。

2. 自然描写:诗中描绘了僻静的环境,开窗之间传来鸟儿的鸣叫声,苍藤上挂着朱日的阳光,短榻下有浓密的阴影。这些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3. 内心追求:诗人通过"忘机事"和"云山意已深"来表达对尘世琐事的抛却和对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向往。这种追求使诗人在僻静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心境平和与宁静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世俗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清净境地的向往和对纷扰生活的厌倦。同时,通过自然描写和内心追求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与意境的追求,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恬静的氛围和心灵的静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ruǎn shēng néng kàng sú, jī zi dé cháng lín.
阮生能抗俗,嵇子得长林。
pì jìng guǎ rén jī, kāi chuāng duō niǎo yīn.
僻境寡人迹,开窗多鸟音。
cāng téng guà zhū rì, duǎn tà wò zhòng yīn.
苍藤挂朱日,短榻卧重阴。
xiàn ěr wàng jī shì, yún shān yì yǐ shēn.
羡尔忘机事,云山意已深。
韵脚: 拼音:pì jìng guǎ rén jī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僻〈动〉 (形声。从人,辟声。本义退避;回避) 同本义 僻,辟也。…《诗》曰宛如左僻。”--《说文》 僻 〈形〉 偏僻;偏远;很少有人去的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涉江》 而荆僻也。--《吕氏春秋·慎行》 浔阳地僻无音乐。--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僻路(偏僻的小路);僻壤(偏僻的地方);僻小(偏僻狭小);僻穴(偏僻的洞穴);僻陋(偏僻简陋);僻巷(偏僻小巷);僻净(偏僻清静) 邪僻 民之多僻。--《诗·大雅·板》 又如僻王(邪僻不正的国君);僻邪(邪恶);僻事(邪僻之事);僻淫(邪避 僻pì ⒈偏远,离中心地区远偏~。~巷。~地。~山荒野。穷乡~壌。 ⒉不常见冷~。生~。 ⒊不合群,性情古怪孤~。乖~。怪~。 ⒋邪,不正邪~。~行。

:境 (形声。从土,竟声。本义边境,国境) 同本义 境,疆也。--《说文新附》 至齐境。--《吕氏春秋·赞能》 字本作竟” 亡不越竟。--《左传·宣公二年》 边竟有人焉。--《庄子·天道》 其竟关之政尽察。--《荀子·富国》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送至境。 屯于境上。--《史记·魏公子列传》 起视四境。--宋·苏洵《权书·六国论》 又如出境(离开国境);入境(进入国境);境宇(国境,疆土);境人(境内之人;本地人);境头(结果;亦作景头”。神佛点化人制造的幻境);境土(疆域;领地) 境jìng ⒈边界,疆界边~。国~。出~。〈引〉地方,区域~内有石油。 ⒉境地,处境环~。佳~。危~。顺~。 ⒊ ①土地的界限。 ②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思想~界。艺术~界。

:寡〈形〉 少;缺少 寡,少也。--《说文》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又如寡尤(少犯错误);寡功(功效少);寡见(见识少);寡交(与人交往少) 孤独;孤单 寡,独也。--《广雅·释诂三》 生成及彊而寡。--《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南面称寡。--《吕氏春秋·士容》 自谓孤寡。--《老子》 又如寡老(孤独的老人);寡孤(孤独,孤寂);寡女(独居无偶的妇女);寡立(犹独立;孤单);寡草(孤生的草) 弱小 寡guǎ ⒈少~不敌众。~见少闻。优柔~断。 ⒉死了丈夫~妇。新~。 ⒊〈古〉君主的自称~人。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 人rén ⒈能制造工具且能使用工具从事劳动的动物~类。 ⒉指每一个人~手一册。~自为战。 ⒊指别人,他人助~为乐。专门利~。 ⒋指人的品质、表现那个~挺好。 ⒌指人格或面子真丢~。 ⒍指人的身体~不舒服。 ⒎ ⒏ ⒐ ⒑ ⒒ ①关于人员的录用、培养、管理、调配、奖惩等工作~事工作。 ②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事变化。 ③人情事理不懂~事。 ④人的意识不省~事。 ⑤人力所能做的事聊尽~事。 ⒓ ⒔ ⒕ ①人的道德品质~格高尚。 ②人的权利和义务尊重~格。 ⒖

:迹 同本义 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又如浪迹天涯;人迹(人的足迹);人急至;迹蹈(重复走过的路);迹状(行迹);迹响(踪纪声响) 留下的印子 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韩非子·难一》 又如古迹;胜迹;古城墙的遗迹;史迹;迹相(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通绩”。功劳 如是则其迹长矣。--《 迹(踖、蹟)jì ⒈脚印留有足~。寻觅踪~。〈引〉留下的印子,或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多指建筑或器物)痕~。保存遗~。保护古~。 ⒉重要的,奇特的事情事~。奇~。 ⒊ 迹jī 1.脚印;足迹。 2.痕迹。 3.指手迹。 4.形迹;行动。 5.业绩;事迹。 6.追踪;追寻。 7.至;蹈。 8.遵循;仿效。 9.考核;推究。 10.量词。相当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