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逦迤抱山麓

"逦迤抱山麓"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4 19:25:03


简介: “逦迤抱山麓”出自明代严嵩的《山塘》,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ǐ yí bào shān lù,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出处: 《山塘》
内容:
山塘深且广,逦迤抱山麓
隔浦见人家,依依桑柘绿。
日落烟水寒,绕塘飞属玉。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严嵩
诗人:
翻译:

《山塘》是明代严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塘深且广,
逦迤抱山麓。
隔浦见人家,
依依桑柘绿。
日落烟水寒,
绕塘飞属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塘的景象。山塘深广,蜿蜒曲折地环绕在山麓之间。从塘的一边可以隔着浦(水域)看见人家,那些房屋依依相依,被茂密的桑树和柘树绿意所环抱。当太阳落山时,烟水渐渐变得寒冷,有一群飞鸟盘旋在山塘周围,宛如玉石般闪烁飞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塘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墨勾勒出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运用形象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塘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宁静的氛围。

首先,诗人用"山塘深且广"来形容山塘的规模,使读者感受到它的辽阔和壮丽。接着,诗人使用"逦迤抱山麓"这样优美的词语,形象地表达了山塘蜿蜒曲折地环绕在山脚下的景象。

诗中的"隔浦见人家"一句,通过山塘与水域之间的隔离,展现了山塘与外界的独特联系。桑柘的绿色衬托出人家的存在,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在描绘夕阳的时候,诗人使用了"日落烟水寒",把夕阳映照在山塘的烟水中,给人一种温暖消逝的感觉。而"绕塘飞属玉"一句,则用瑰丽的笔触表达了飞鸟盘旋的景象,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山塘的美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意境。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仿佛置身于山塘之中,领略到山塘所带来的宁静与祥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ān táng shēn qiě guǎng, lǐ yí bào shān lù.
山塘深且广,逦迤抱山麓。
gé pǔ jiàn rén jiā, yī yī sāng zhè lǜ.
隔浦见人家,依依桑柘绿。
rì luò yān shuǐ hán, rào táng fēi shǔ yù.
日落烟水寒,绕塘飞属玉。
韵脚: 拼音:lǐ yí bào shān lù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逦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丽声。本义逦迤曲折连绵。也作迤逦”) 同本义 不断的样子) 逦迤 逦(邐)lǐ

:迤 (形声。《说文》本作迆”。从辵,也声。迆”当从施省声。本义地势斜着延伸) 同本义 林公 又如迤迤(斜向延伸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迤衍(地势斜延而平坦广阔) 延续 迆 相当于往”、向” 闻一路迤西,莫盛于大理永昌境。--《徐霞客游记》 迆逦 瞿塘迆逦尽,巫峡峥嵘起。--苏 迤(迆)yǐ ⒈斜行,地势斜着延长。 ⒉斜倚。 ⒊往,向,往某方向延伸天山~东。 ⒋ 迤(迆)yí 迤tuó 1.见"迤迤"﹑"迤逗"。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遂相与一抱而别。--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犹抱薪救火。--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抱石(怀石。指投水而死);抱嫁(苏州风俗。女子出嫁时由阿舅抱上花轿);抱冰(比喻刻苦自励) 捧着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韩非子·和氏》 又如抱璞(春秋楚人卞和发现一块玉璞,献给楚灰王、武王,两次都被认为是顽石,并刖去双足◇楚文王即位,卞和又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文王命人剖璞 抱 bào ①用手臂围住妈妈~着孩子。 ②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恭喜你~孙子了。 ③领养(孩子)~养。 ④结合在一起~成团。 ⑤心里存着(想法、意见)怀~远大理想。 ⑥量词一~草。 ⑦孵(卵成雏)鸡~窝。 【抱残守缺】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守旧,不求改进。 【抱负】远大的志向有~。 【抱憾】心中存有遗憾。 【抱恨终天】悔恨一辈子。常指因亲人去世而一辈子都感到悲痛。 【抱愧】心里有愧。 【抱屈】因受委屈而心里不舒畅。 【抱头鼠窜】抱着脑袋像老鼠一样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 【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灭火。比喻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害,反而使祸害扩大。薪柴禾。 【抱怨】因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抱pāo 1.抛弃;抛掷。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麓〈名〉 (形声。从林,鹿声。本义生长在山脚的林木) 同本义 麓,林属于山为麓。--《说文》。 按,山足大林也。 麓者,林之大者也。--《水经注·漳水》注 林麓川泽。--《礼记·王制》 掌攻草木及林麓。--《周礼·柞民》 林衡每大林麓。--《周礼》。郑玄注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 古代主管山林苑囿的官吏 麓,守山林吏也。--《说文》 主将适蝼而麓不闻。--《国语·晋语》 山脚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诗·大雅·旱麓》 又如 麓lù山脚下山~。黄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