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K 亏者盈之渐

"亏者盈之渐"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8:30:49


简介: “亏者盈之渐”出自宋代于石的《八月十四夜对月》,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uī zhě yíng zhī jià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出处: 《八月十四夜对月》
内容:
好风从西来,浮云忽中披。
片月耿层空,清气入诗脾。
皎皎万里光,谁言一分亏。
亏者盈之渐,乘除迭相推。
既圆终复缺,何如未圆时。
过满易招损,极盛必有衰。
人事无不然,一笑姑置之。
愿我尊有酒,何喜亦何悲,颓然就一醉,月落吾不知。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于石
诗人介绍: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翻译:

《八月十四夜对月》是宋代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好风从西来,浮云忽中披。
在这美好的夜晚,清新的西风吹来,飘逸的云彩忽然间散开。

片月耿层空,清气入诗脾。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空旷的夜空,纯净的气息渗入了我的诗心。

皎皎万里光,谁言一分亏。
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万里,有谁说它一点也不缺失呢?

亏者盈之渐,乘除迭相推。
缺失的部分将逐渐被补充,乘法和除法相互推算。

既圆终复缺,何如未圆时。
即使是完整的圆月,也终将再次变得残缺不全,那么何必在它未圆之时苦恼呢?

过满易招损,极盛必有衰。
过度的充实容易招来损失,极度的繁荣必然伴随衰退。

人事无不然,一笑姑置之。
人事事与愿违是常态,不如微笑面对并放下。

愿我尊有酒,何喜亦何悲。
我愿意拥有美酒,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

颓然就一醉,月落吾不知。
心境颓废时,只需一醉,等到月亮落下,我将不再知晓。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八月十四夜的月亮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月亮的圆缺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而作者借此寄寓了对世事无常的领悟。他认为人生中的快乐和悲伤都是暂时的,应以一笑置之,顺其自然。他希望能够拥有一杯美酒,在纷繁的人事中放松自己,不论是喜悦还是悲伤,最终落得个心境颓废,对世事置之不理。整首诗抒发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以月亮作为媒介,将个人的情感与宇宙的变化相融合,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洞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hǎo fēng cóng xī lái, fú yún hū zhōng pī.
好风从西来,浮云忽中披。
piàn yuè gěng céng kōng, qīng qì rù shī pí.
片月耿层空,清气入诗脾。
jiǎo jiǎo wàn lǐ guāng, shuí yán yī fēn kuī.
皎皎万里光,谁言一分亏。
kuī zhě yíng zhī jiàn, chéng chú dié xiāng tuī.
亏者盈之渐,乘除迭相推。
jì yuán zhōng fù quē, hé rú wèi yuán shí.
既圆终复缺,何如未圆时。
guò mǎn yì zhāo sǔn, jí shèng bì yǒu shuāi.
过满易招损,极盛必有衰。
rén shì wú bù rán, yī xiào gū zhì zhī.
人事无不然,一笑姑置之。
yuàn wǒ zūn yǒu jiǔ, hé xǐ yì hé bēi,
愿我尊有酒,何喜亦何悲,
tuí rán jiù yī zuì, yuè luò wú bù zhī.
颓然就一醉,月落吾不知。
韵脚: 拼音:kuī zhě yíng zhī jiàn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十四盐  (仄韵) 上声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亏 (形声。从亏。本义气损) 同本义 亏,气损也。--《说文》。段注引申凡损皆曰亏。” 又如亏柔(犹虚弱);亏退(衰退止息) 欠缺,短少(应该有的而缺少)。与盈”、满”相对 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韩非子·五蠹》 为山九仞,巧亏一篑。--《书·旅獒》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管子·白心》 又如亏失(缺失);亏欠(欠了人情);亏累(债务;亏损);亏紊(亏缺紊乱);亏替(亏缺衰败) 损耗,损害 贿秦而力亏。--宋·苏洵《权书·六国论》 又如 亏(虧)kuī ⒈欠缺,短少~斤少两。自感理~。月满则~。功~一篑。 ⒉损耗,损失~损。~本。吃~(遭受损失)。 ⒊亏负,对不起不做~心事。他不会~人。 ⒋幸而,多亏幸~。这件事~你帮忙。 ⒌〈表〉讥讽~你干得出来! ⒍毁坏,损害不~不崩。~败风俗。

:者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五代·王衍《醉妆词》 又如者回(这回);者般(这般);者流(犹言这个流派);者番(这番;这次);者里(这里);者个(这个);者边(这边)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指代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读书者有几。--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后死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 者zhě ⒈代词。指人、事、物、时、数、地点等作~。读~。劳动~。前~。大~。昔~。那~。此四~。治国能使贫~富。 ⒉这,此(多见于古诗词或早期白话中)~回。~番。~个。~儿走。 ⒊助词。〈表〉语气停顿郭沫若~,四川人也。 ⒋用于句末。〈表〉希望或命令的语气且慢~。

:盈 (会意。从皿。《说文》满器也。”) 同本义 盈,满器也。--《说文》 盈莫不有也。--《墨子经》 盈,满也。--《广雅》 不盈。--《易·坎》。虞注溢也。” 乐主其盈。--《礼记·祭义》。注盈,犹满也。” 大庖不盈。--《诗·小雅·车攻》 滦水阔不盈丈,而中甚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又如盈盈(充盈、充积的样子);车马盈门;充盈(充满);盈抱(满杯);盈科(水多满坑坎);盈衍(充斥;充满);盈庭(亦作盈廷。充满朝廷);盈衿(满胸;满杯);盈塞(充满;填塞);盈 漫(充积散乱) 自满;满足 盈yíng ⒈充满,圆满充~。宾客~门。月有~亏。 ⒉富裕,有余~余增多。~利可观。 ⒊满足,自满骄~。 ⒋增长进退~缩。

: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渐 流入;入 东渐于海。--《书·禹贡》 又如渐渐(流淌的样子) 淹没,浸泡 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劝学》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诗·卫风·氓》 渐,渍也。--《广雅》 是渐之也。--《荀子·议兵》 渐之滫中。--《史记·三王世家》 治大地渐台。--《史记·孝武纪》 泽兰渐被径。--《文选·谢灵运·游南亭诗》 又如渐浸(浸润,渍染);渐涵(渐渍。犹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渐摩(渐磨。浸润;教育感化);渐及(润泽普及) 熏染,可染 俗之渐民久。--《史记·货殖 渐jiān ⒈浸~渍。~染。 ⒉慢慢流入东~于海。〈引〉疏导禹功之大,~九川。 渐jiàn ⒈慢慢地,一点一点地,一步一步地逐~。~变。年齿(年龄)~长。循序~进。 ⒉事物的开端防微杜~。 渐qián 1.潜伏。 渐chán 1.山石高峻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