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召而问诸

"召而问诸"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12:33:29


简介: “召而问诸”出自明代陈第的《感古十四首》,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zhào ér wèn zhū,诗句平仄:仄平仄平。
出处: 《感古十四首》
内容:
子期闻磬,觉有深悲。
召而问诸,母子仳离。
杀人者死,父怨匪追。
母输官酿,三年于斯。
量所以赎,贫莫为赀。
身又公役,曷遂我私。
悠悠长夜,痛结肝脾。
心固非臂,臂非木椎。
悲存乎心,木石应之。
奈何一气,形隔而亏。
忿生衷隐,渐至交夷。
有亲靡孝,有子弗慈。
招谗维本,召弑实基。
明明恩纪,忍底沦澌。
侧闻是事,如何弗思。
¤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陈第
诗人介绍: 陈第,字季立,号一斋,晚号温麻山农,别署五岳游人。连江(今福建连江)人。陈第是我国杰出军事家、旅游家、音韵学家,他著述甚丰,除《一斋诗集》、《两粤游草》、《五岳游草》外,《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伏羲图赞》、《尚书疏衍》等均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明万历四十八年卒,终年七十七岁。
翻译: 你一听到磬,觉得有很悲伤。
召来询问各,母子仳离。
杀人者死,父亲抱怨不追。
母亲输官酿造,在这三年。
量用来赎,贫穷没有被罚。
身又公役,为什么就我自己。
悠悠长夜,疼痛与肝脾。
心里本来不是手臂,手臂不是木椎。
悲伤在心里,木石的回答。
怎么办一个气,形隔而损害。
忿生衷隐藏,渐渐到了交夷。
有父母没有孝,有儿子不慈。
招致谗言是根本,被杀是基。
明明恩惠,忍受底沦冰块。
听说这件事,为什么不考虑。
¤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读音: zǐ qī wén qìng, jué yǒu shēn bēi.
子期闻磬,觉有深悲。
zhào ér wèn zhū, mǔ zǐ pǐ lí.
召而问诸,母子仳离。
shā rén zhě sǐ, fù yuàn fěi zhuī.
杀人者死,父怨匪追。
mǔ shū guān niàng, sān nián yú sī.
母输官酿,三年于斯。
liàng suǒ yǐ shú, pín mò wèi zī.
量所以赎,贫莫为赀。
shēn yòu gōng yì, hé suì wǒ sī.
身又公役,曷遂我私。
yōu yōu cháng yè, tòng jié gān pí.
悠悠长夜,痛结肝脾。
xīn gù fēi bì, bì fēi mù chuí.
心固非臂,臂非木椎。
bēi cún hū xīn, mù shí yīng zhī.
悲存乎心,木石应之。
nài hé yī qì, xíng gé ér kuī.
奈何一气,形隔而亏。
fèn shēng zhōng yǐn, jiàn zhì jiāo yí.
忿生衷隐,渐至交夷。
yǒu qīn mí xiào, yǒu zi fú cí.
有亲靡孝,有子弗慈。
zhāo chán wéi běn, zhào shì shí jī.
招谗维本,召弑实基。
míng míng ēn jì, rěn dǐ lún sī.
明明恩纪,忍底沦澌。
cè wén shì shì, rú hé fú sī.
侧闻是事,如何弗思。
¤
韵脚: 拼音:zhào ér wèn zhū
平仄: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召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 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说文》 召,呼也。--《广雅·释诂二》 召有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召赵御吏。 大府召视儿。--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亦召供奉。--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又如召呼(呼唤;通知;交代);召致(使之至;唤来) 招致 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荀子·劝学》 召武受辞。--《汉书·李广苏建传》 收召后学。--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召闹取怒。 又如召引(招引;引导); 召shào ⒈姓。 召zhào ⒈呼唤,招致~呼。~唤。~见。~集∨~。~之即来。~过。~祸。感~。

:而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 义 而,颊毛也。--《说文》 而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 而 ér ①〈古〉你;你的余知~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必欲烹~翁。(《史记·项羽本记》) ②表示并列、转折、顺接等国富~兵强、知一~不知二。 而néng 1.能够。 2.能力,才能。 3.安定。

: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问,讯也。--《说文》 皇帝请问下民。--《书·吕刑》 时聘曰问。--《周礼·大宗伯》 小聘曰问。--《仪礼·聘礼》 问人于他邦。--《论语》 善问者如攻坚木。--《礼记·学记》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 问其故。--《列子·汤问》 跪问其故。--《后汉书·列女传》 景公问政孔子。--《史记·孔子世家》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问wèn ⒈不知的或不明白的请人解答请~。询~。去~明白。 ⒉审讯,查究,惩办~案。~罪。胁从不~。 ⒊管,追究,考察,干预过~。这件事你要亲自去~。 ⒋安慰,慰劳~候。慰~。 ⒌ ⒍ 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②需要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之事遗留~题。 ③关键或重要之点~题所在。 ④事故或意外那辆汽车出~题了。

:诸 (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诸,辩也。--《说文》。按,者亦意辩词也。 诸诸便便,辩也。--《尔雅》 穷研细诸问,岂得信虚辞!--《敦煌变文集·燕子赋》 又如诸问(问辩) 诸 众;各 诸郡县苦秦吏。--《史记·陈涉世家》 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又 诸将皆失色。 诸越则桃李冬实。(诸越,即百越”,指两广地区。)--宋·沈括《梦溪笔谈》 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仆必能从 诸zhū ⒈各,众,许多~军。~位。~君。~子百家。 ⒉义同文言中的"之于"("之"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投~渤海。公~于世。付~实施。 ⒊义同文言中的"之乎"("乎"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有~?闻~(听说过这件事吗)? 诸chú 1.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