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D 钓石俯双溪

"钓石俯双溪"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23:40:05


简介: “钓石俯双溪”出自宋代戴复古的《题渝江萧氏园亭》,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iào shí fǔ shuāng xī,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出处: 《题渝江萧氏园亭》
内容:
三迳逐高低,旁通桃李蹊。
凉台无六月,钓石俯双溪
醉欲眠花下,吟来过竹西。
风流黄太史,古壁有留题。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题渝江萧氏园亭》

三迳逐高低,
旁通桃李蹊。
凉台无六月,
钓石俯双溪。

醉欲眠花下,
吟来过竹西。
风流黄太史,
古壁有留题。

中文译文:
三条小径追逐起伏,
旁边通往桃李花径。
凉台上没有六月的炎热,
垂钓之石俯瞰着双溪。

醉意油然欲眠在花下,
吟咏之声穿越竹林西去。
黄太史风流倜傥,
古壁上留下了他的题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戴复古创作的《题渝江萧氏园亭》。诗人描绘了一个园亭的景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园亭中的三条小径,它们追随起伏的地形,旁通着桃李花径,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景象。接着,诗中提到凉台上没有六月的炎热,这暗示着诗人在园亭中感受到了清凉宜人的氛围。钓石俯瞰双溪则展示了诗人在园亭中静心垂钓的情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沉醉在花下欲眠的心境,以及吟咏诗篇时穿越竹林的情景。这种恬静自得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最后两句提到黄太史,在古壁上留下了他的题字。黄太史可能是指黄庭坚,他是宋代文学家,这里以他为象征,显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风流雅士形象。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通过描绘园亭的景致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诗歌呈现出一种宜人的氛围和对美的追求,给人以清新、闲适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ān jìng zhú gāo dī, páng tōng táo lǐ qī.
三迳逐高低,旁通桃李蹊。
liáng tái wú liù yuè, diào shí fǔ shuāng xī.
凉台无六月,钓石俯双溪。
zuì yù mián huā xià, yín lái guò zhú xī.
醉欲眠花下,吟来过竹西。
fēng liú huáng tài shǐ, gǔ bì yǒu liú tí.
风流黄太史,古壁有留题。
韵脚: 拼音:diào shí fǔ shuāng xī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八齐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钩 (形声。从金,勺声。本义以钩饵取鱼) 同本义 钓,钩鱼也。--《说文》 以钓于淇。--《诗·卫风·竹竿》 子钓而不纲。--《论语》 闲来垂钓碧溪上。--唐·李白《行路难》 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又如钓蛤蟆 引申为诱取 而晋献以璧马钓之。--《淮南子·主术》。注取也。” 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汉书·公孙宏传》 隐匿谋诈,所以钓战也。--《银雀山汉墓竹简》 又如钓名(作伪以求取名誉);钓奇(以奇货谋取大利);钓誉(求取名声。钓名沽誉 钓 diào ①将饵挂在钓钩上放入水中诱捕鱼虾等~鱼。 ②用手段猎取(名利)沽名~誉。 ③钓鱼钩垂~。 【钓鱼岛】中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在台湾岛东北约180公里处,面积约5平方公里。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石 dan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白居易《官牛》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石 shi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石shí ⒈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头。矿~。岩~。 ⒉指石刻金~。碑~。 ⒊使用石头制成的~针。~砚。~磨。 ⒋〈古〉作武器用的石块矢~。 ⒌〈古〉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 ⒍〈古〉容量单位。十斗为一~。 石dàn 1.岩石;石头。构成地壳的矿物硬块。 2.指陨石。 3.指磨刀石。引申为磨平。 4.乐器名。指石磬。古代八音之一。 5.指碑碣。 6.指矿物类药物。 7.指道教 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8.指砭石。古时治病用的石针。 9.引申为针砭,用石针治病。 10.结石的省称。 11.坚固;坚硬。 12.形容声音重浊﹑不响亮。 13.投掷 。 14.通"硕"。大。参见"石师"﹑"石画"等。 15.古地名。 16.古西域国名。 17.量词。(今读dà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18.量词。(今读dàn)。计算重量 的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19.量词。(今读dàn)。官俸的计量单位。秦汉以为官位的品级,如万石﹑二千石等。 20.量词。(今读dàn)。计算弓弩强度的单位。 21.量 词。(今读dàn)。方言。计算农田亩分的单位。 22.姓。

:俯 (会意。从页,表示与头有关,从逃省。取低头逃跑意。现在简化为从人府声”的形声字。本义低头) 同本义 俯而纳屦。--《礼记·曲礼上》 俯而阯其户。--《公羊传·宣公六年》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又如俯擗(低头捶胸,悲伤之极的样子);俯偻(低头曲背);俯听(俯首而听);俯鉴(低头照视) 弯腰屈身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俯步(俯身而行);俯躬(弯下身子);俯镜(弯身下视照影) 从上往下看,从高处往下看 俯(頫、俛) fǔ低头,向下,跟"仰"相对~视。~冲。~拾即是。~仰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俯tiào 1.眺。

:双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禽鸟二只 雙,隹二枚也。--《说文》 飞鸟曰双。--《方言六》 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云南等地少数民族计算田亩的单位 官为田,四十双为二百亩。--《唐书》 姓 双 成双的,一对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双(雙)shuāng ⒈一对,两个~脚。~方。~瞳剪水(形容眼睛清亮)。 ⒉偶,与"单"相对~号。~日。 ⒊加倍的~料。 ⒋匹敌举世无~。 ⒌量词。指成对的一~绣花鞋。 ⒍ ⒎ 双shuāng

:溪 (溪本作豨)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嵠,山渎无所通者。--《说文》 是故溪狭者速涸。--《墨子·亲士》 子越自石溪。--《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 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司马相如《上林赋》 又如溪步(水涯与渡船处);溪径(小路。引申谓途径) 泛指小河流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 、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水经注·沅水》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陶渊明《陶渊明集·桃花源记》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潇水。--柳宗元《愚溪诗序》 又如溪头(溪边) 没有出口的山沟 溪(豨)xī(又读qī)山里的小河沟。 溪jī 1.见"勃溪"。 2.见"衛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