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衮绣曷加我

"衮绣曷加我"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5:50:24


简介: “衮绣曷加我”出自宋代陆游的《复窃祠禄示儿子》,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ǔn xiù hé jiā wǒ,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处: 《复窃祠禄示儿子》
内容:
得饱不啻足,闭门还读书。
翁犹羹不糁,儿固食无鱼。
衮绣曷加我,箪瓢常晏如。
人生随所遇,勿替此心初。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复窃祠禄示儿子》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家庭教育的关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得饱不啻足,闭门还读书。
翁犹羹不糁,儿固食无鱼。
衮绣曷加我,箪瓢常晏如。
人生随所遇,勿替此心初。

诗词的诗意是,作者通过对自己和儿子的生活状态的对比,表达了对于人生追求和家庭教育的思考。作者认为,得到饱食并不等于满足,他仍然坚持闭门读书,追求更高的知识和境界。而他的父亲虽然年老,但仍然吃简单的羹汤,没有奢华的生活。儿子虽然没有鱼肉,但也能吃饱。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于物质和精神追求的看法。

诗词的赏析是,作者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家庭教育的思考。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物质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追求知识和内心的满足。他希望儿子能够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如何面对所遇到的困境,不要轻易改变最初的心愿。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dé bǎo bù chì zú, bì mén hái dú shū.
得饱不啻足,闭门还读书。
wēng yóu gēng bù sǎn, ér gù shí wú yú.
翁犹羹不糁,儿固食无鱼。
gǔn xiù hé jiā wǒ, dān piáo cháng yàn rú.
衮绣曷加我,箪瓢常晏如。
rén shēng suí suǒ yù, wù tì cǐ xīn chū.
人生随所遇,勿替此心初。
韵脚: 拼音:gǔn xiù hé jiā wǒ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哿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衮 (衮为衮的俗字。形声。从衣,公声。本义画龙于衣。也指古代帝王或三公(古代最高的官)穿的礼服) 同本义 中国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 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常。幅一龙,蟠阿上乡(向)。--《说文》 王之吉服,享先王则衮冕。--《周礼·司服》。司农注衮衣,卷龙衣也。” 我觏之子,衮衣绣裳。--《诗·豳风·九羘》 (羘(鑹??)九羘捕捉小鱼的细网) 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亦善乎?--《后汉书·孔僖传》 (此处引申为登朝入仕)。又如衮袍(天子的礼服);衮龙裘(绣有飞龙图案的裘皮 衮(袞)gǔn ⒈〈古〉帝王或三公(高官)穿的礼服~袍。~服。 ⒉

:绣 (形声。从糸,秀声。从糸”与丝织有关。本义刺绣) 同本义 绣,五采备也。--《说文》。按考工记,以言画缋之事。则凡黹与画之五采备者,皆曰绣也。 絺绣。--《书·益稷》。郑注刺者为绣。”按,谓针缕所紩者,其色备五采。紩者,黹字。郑以刺释黹,非以刺释绣也。 妾自绣腰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著我绣夹裙。 朝绣夹裙。 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绣幌(乡花的帷幔,窗帘);绣鹄(锦绣的飞禽图梆);绣鹄(绣花的头巾);绣佛(用彩色的丝刺绣成 绣(纁)xiù ⒈用彩色的丝线、棉线等在布、绸等上面刺成花纹、图象、文字等刺~。~花。~图。~字。 ⒉刺绣品苏~。湘~。蜀~。绒~。〈引〉华丽,精美,漂亮花梁~柱。~羽衔花他自得。

:曷〈代〉 何,什么 曷,何也。--《说文》 呜呼!曷归?--《五·五子之歌》 汝曷弗告朕?--《书·盘庚上》 曷云能来?--《诗·邶风·雄雉》 曷至哉?--《诗·王风·君子于役》 亦曷故哉?--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曷故(何故);曷胜(何胜);曷尝(何尝) 何日,何时 曷 〈副〉 怎么;为什么 曷不委心任去留。--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曷为(为何;为什么);曷苦(怎么样;怎样) 为什么不,何不?--超有劝告的意思 此地不久必大乱,不可留也,曷避之?--清·王士秅 曷hé ⒈文言疑问词。义同"何"。有"什么"、"怎么"、"为什么"等意思。 ⒉通"盍"∥不。 曷è 1.逮;及。 2.通"遏"。止。

:加〈动〉 (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同本义 加,语相增加也。--《说文》 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左传·襄公十三年》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论语》 弗敢加也。--《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加叶添枝(加油添醋,加油加醋,加油添酱。为了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述或转述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加诸(诬谤;凌驾于;乱说);加诬(虚构诬陷) 增加 臂非加长。--《荀子·劝学》 声非加疾。 何以复加。--《汉书·李广苏建传》 加其土封。--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加jiā ⒈把两个以上的数目或东西合在一起三~二等于五。汤内~盐~味精。 ⒉增多,增大或增高~多。~快。~高。 ⒊添上~上。~注释。 ⒋施以某种动作严~管理。略~思索。 ⒌更,超过到的人又~少了。~人一等。 ⒍ ⒎

:我 (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自称;自己 我,施身自谓也。--《说文》 观我生。--《易·观卦》 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 又如我行(我这里);我身(我自己;我这个人);我咱(我自。我,我自己);我见犹怜(形容女子容貌姿态美丽动人);我家(自己。我们家);我侬(方言。我)--按上古时代,吾” 和我”在语法上有分别。吾”不用于动词后面作为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 己方;己国 我wǒ ⒈自称,自己~国。忘~工作。~行~素。 ⒉自己的一方分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