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J 俭勤追禹绩

"俭勤追禹绩"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07:16:17


简介: “俭勤追禹绩”出自宋代蔡襄的《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ǎn qín zhuī yǔ j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出处: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内容:
俭勤追禹绩,恭让体尧仁。
措枉朝多直,除苛吏尽循。
遵儒恩礼异,左戚赏刑均。
立子知天意,超然即上宾。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蔡襄
诗人介绍: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翻译: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集,描写了仁宗皇帝的治国理念和才德。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俭勤追禹绩,
恭让体尧仁。
措枉朝多直,
除苛吏尽循。
遵儒恩礼异,
左戚赏刑均。
立子知天意,
超然即上宾。

诗意:
这首诗集表达了作者对宋仁宗的赞颂和悼念之情。通过诗中的文字,蔡襄赞美了仁宗皇帝的品德和治国能力,以及他在推行政策和行为规范方面的卓越成就。

赏析:
1. 诗中提到的"俭勤追禹绩",指的是仁宗皇帝勤俭节约,效法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禹,追求治理国家的卓越成就。这一句表达了仁宗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努力和奉献。

2. "恭让体尧仁"这句诗意呼应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尧帝,尧帝以仁德治国,尊重礼仪和恭敬待人。这里表达了仁宗皇帝在治国过程中的恭谦和宽容之心。

3. "措枉朝多直,除苛吏尽循"这两句诗意表达了仁宗皇帝在政府机构中进行改革的决心。他纠正了官员任用上的不公和不合理,罢免了贪污苛刻的官员,保持政府的公正和廉洁。

4. "遵儒恩礼异,左戚赏刑均"这两句诗意表达了仁宗皇帝在推行儒家思想和实行法律制裁方面的独特方法。他坚持遵循儒家的恩德和礼仪原则,同时也对罪犯实行公正的赏罚制度。

5. "立子知天意,超然即上宾"这两句诗意表达了仁宗皇帝对于子嗣的培养和天命的理解。他注重培养继承者的德才,并且相信自己超然物外,身为皇帝就是天命所在,同时也要侍奉上天。

总体而言,这首诗集通过对仁宗皇帝的赞颂,展示了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卓越才能和儒家思想的实践。同时,蔡襄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对仁宗皇帝的敬佩和缅怀之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仁宗的景仰和认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ǎn qín zhuī yǔ jī, gōng ràng tǐ yáo rén.
俭勤追禹绩,恭让体尧仁。
cuò wǎng cháo duō zhí, chú kē lì jǐn xún.
措枉朝多直,除苛吏尽循。
zūn rú ēn lǐ yì, zuǒ qī shǎng xíng jūn.
遵儒恩礼异,左戚赏刑均。
lì zi zhī tiān yì, chāo rán jí shàng bīn.
立子知天意,超然即上宾。
韵脚: 拼音:jiǎn qín zhuī yǔ jī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二锡  (仄韵) 入声十二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俭 (形声。从人,佥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同本义 俭,约也。--《说文》 君子以俭德避难。--《易·否象传》 俭德之共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恭俭下人。--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俭貌(态度谦逊);俭退(俭约谦让);俭然(自谦的样子) 节俭,节省 俭于财用,节于衣食。--《韩非子·难二》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今先君俭而君侈,令德替矣。--《国语·鲁语 俭(儉)jiǎn ⒈节省,不浪费~省。衣着~朴。勤~办一切事业。 ⒉约束,不放纵恭~。 ⒊贫乏,歉收。旧时称青黄不接之时为"俭月",荒年为"俭岁"。

:勤〈动〉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勤,劳也。--《说文》 文王既勤止。--《诗·周颂·赍》 勤者,有事则收之。--《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 厥父母勤劳稼穑。--《书·天逸》 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楚辞·天问》 会数而礼勤。--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勤且艰若此。--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忧勤国事。--《明史》 好学而不勤问。--《国语·晋语》 四体不勤。--《论语·微子》 勤而无所。--《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以贪勤民 勤qín ⒈努力,尽力,跟"懒"相对~快。~奋。~学苦练。~俭节约。~劳致富。 ⒉劳,辛苦,跟"逸"相对~劳。业精于~。四体不~,五谷不分。 ⒊经常,次数多~看书报。来往很~。"廑"另见"仅(廑)"。 ⒋按规定时间工作或劳动出~。考~。 ⒌公务或杂务工作外~。值~。~务。 ⒍周到,尽心殷~款待。

:追 (本义追赶) 同本义(使追赶对象回来) 追,逐也。--《说文》 以比追胥。--《周礼·小司徒》。注逐寇也。” 公追戎于济西。--《左传·庄公十八年》 驰车充国者,追寇之马也。--《管子·七臣七主》 追亡逐北。--汉·贾谊《过秦论》 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庄子·应帝王》 公使阳处父追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唐·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 闻追豫州。--《资治通鉴》 又 追操至南郡。 追购又急。--宋·文天祥《后序》 又如穷寇勿 追zhuī ⒈赶,紧跟~赶。~逐。~随。~击。奋起直~。 ⒉查问,寻求,竭力探求~问。~求。~究责任。~本穷源。~根究底。 ⒊回顾过去~念。~悼。~溯。 ⒋事后补做~认。~加预算。 追duī 1.钟纽。参见"追蠡"。 2.古代冠名。 3.通"雕"。雕琢。 4.通"堆"。小丘。

:禹〈名〉 (象形。小篆字形。本义虫名。《说文》虫也。”一说为龋虫) 远古夏部落领袖 禹、汤被之矣。(禹、汤(都)遭受过。传说夏禹曾经遭到九年水灾,商汤曾经遭到七年旱灾。被,遭受。)-- 汉·贾谊《论积贮疏》 尧、舜、禹、汤…皆应运而生者。--《红楼梦》 又如禹功(夏禹治水的功绩);禹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域为禹迹);禹启(夏禹及其子启);禹鼎(大禹铸的铜鼎。象征国家的命运,代表九州,代表中国) 禹域 禹yǔ〈古〉人名。传说是夏朝的第一代君主,他曾治理洪水。

:绩 把麻纤维披开接续起来搓成线 绩,缉也。从糸,责声。--《说文》 不绩其麻。--《诗·陈风·东门之枌》 八月载绩。--《诗·豳风·七月》。传载绩,丝事毕而麻事起矣。” 公父文伯退朝,朝母。其母方绩。--《国语·鲁语下》 又如绩绪(搓麻线);绩女(纺织的女郎);绩火(夜晚纺织时用来照明的灯火);绩纺(泛指纺纱,绩麻诸事。即纺绩) 承继 绩 成就;功业 绩,功也,又,业也,又,事也,又,成也。字亦作勣。--《尔雅》 勣,功也。--《声类》 庶绩 绩( ⒉勣)jì ⒈缉线,将麻搓成绳或线纺~。 ⒉功业,成果业~。巨大成~。战~辉煌。丰功伟~。 绩jī 1.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