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旒旌谩勒铭

"旒旌谩勒铭"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1 03:44:48


简介: “旒旌谩勒铭”出自宋代范成大的《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ú jīng mán lēi m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出处: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
内容:
门户传清白,阶庭侍紫青。
百年歌燕喜,五福用康宁。
诀籙尝观妙,旒旌谩勒铭
神游定超绝,何必讯泉扃。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范成大
诗人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翻译:

这是一首宋代范成大的《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

门户传清白,阶庭侍紫青。
百年歌燕喜,五福用康宁。
诀籙尝观妙,旒旌谩勒铭。
神游定超绝,何必讯泉扃。

译文:
家门传承清白,庭院侍奉天命。
百年欢歌燕喜,五福康宁相随。
曾尝窥探奥妙之诀籙,但旗帜却无法留下铭记。
灵魂飘游超越尘世,为何还需要寻求泉源的指引。

诗意:
这首诗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舅母太夫人方氏的缅怀和赞美。诗人通过描绘门户传承清白、庭院侍奉天命的场景,表达了对舅母家族的高尚品德和崇高地位的赞赏。他祝愿舅母百年欢歌、五福康宁,寄托了对她幸福和安康的美好祝福。诗人曾尝试探寻奥妙之处,但旗帜却无法永恒地铭记,显示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深思。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灵魂的超越和追求,认为无需依赖外界的指引,而是应该自己超越尘世,寻找内在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舅母太夫人方氏的高尚品德和家族的荣耀,展现了诗人对她的深深敬意。通过描绘门户传承清白、庭院侍奉天命的场景,诗人展现了家族的高贵和崇高,同时也表达了对舅母幸福和安康的祝福。诗中的诀籙和旒旌象征着智慧和权势,但诗人认为这些外在的标志并不能永恒地留下铭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超越尘世、追求内在境界的思考,呼唤人们不必追寻外界的指引,而是应该通过自我探索和超越来寻找真正的意义和境界。整首诗意蕴含深思和哲理,表现出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mén hù chuán qīng bái, jiē tíng shì zǐ qīng.
门户传清白,阶庭侍紫青。
bǎi nián gē yàn xǐ, wǔ fú yòng kāng níng.
百年歌燕喜,五福用康宁。
jué lù cháng guān miào, liú jīng mán lēi míng.
诀籙尝观妙,旒旌谩勒铭。
shén yóu dìng chāo jué, hé bì xùn quán jiōng.
神游定超绝,何必讯泉扃。
韵脚: 拼音:liú jīng mán lēi míng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旒〈名〉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旒liú ⒈旗子上的飘带。 ⒉〈古〉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

:旌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同本义 旌,游车载旌析羽。--《说文》 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礼记·明堂位》 建旌提鼓。--《国语·吴语》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古代旗的总称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辞·九歌·国殇》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又如旌旃(泛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幢(旗幡);旌头(旗杆顶端的矛头)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到消息。”╠ 旌jīng ⒈〈古〉用五色羽毛装饰的一种旗子建~提鼓。又是旗子的通称~旗招展。 ⒉表扬以~其美(美美德)。 ⒊

:谩 (形声。从言,曼声。本义瞒哄;欺骗) 同本义 谩,欺也。--《说文》 虔儇,慧也。秦谓之谩。--《方言一》 偝则谩之。--《荀子·非相》。注谩,欺毁也。” 是面谩也。--《汉书·匈奴传》 又如谩欺(欺骗,诈骗);谩语(谎言,说谎);谩上不谩下(能欺骗上级,但不能欺骗众人);谩辞(欺诳的言辞);谩言(讲假话) 抵赖 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史记·孝文本纪》 谩 毁谤;谩骂 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 谩mán ⒈欺骗欺~。 ⒉诋毁背则~之。 ⒊烦琐大~,愿闻其要(大太。要要点)。 谩màn通"慢"。 ⒈傲慢,没有礼貌~骂。轻~。 ⒉怠慢~怠。

:勒〈名〉 (形声。从革,力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马头上带嚼子的笼头) 同本义 勒,马头络衔也。--《说文》 勒面绩总。--《周礼·巾车》 案勒一具。--《汉书·匈奴传》。注马辔也。” 弓矢鞍勒。--《后汉书·乌桓鲜卑传》 缨辔贝勒。--《仪礼·既夕礼》 又如马勒;勒面(古代马面饰) 对数能量损失,中子能量损失的一种量度,等于中子初始能量与在慢化过程中任一点上能量之比的自然对数值 勒克司的简称(照度单位) 姓。 勒 〈动〉 约束;收紧缰绳以止住马骡等或使马转身 勒lēi ⒈使用绳索等捆住或套住,再拉紧捆好~紧。 勒lè ⒈带嚼子的笼头鞍~一具。〈引〉约束,强制教~子孙。敲诈~索。~令赔退。 ⒉拉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马。 ⒊统帅,率领~兵。 ⒋雕刻~铭。~石。

:铭 (形声。从金,名声。从金,与钟鼎器物有关。本义在器物上雕刻文字) 同本义 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礼记·祭统》 铭,明旌也。--《礼记·檀弓》 铭书于王之大常。--《周礼·司勋》。注铭之言名也。” 名,题勒也。--《字林》 其铭有之。--《国语·晋语》。注刻器曰铭。” 铭功会稽岭。--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三》 又如铭功(在金石上刻文字来记下功勋);铭戒(在金石等物品上,刻下言辞,以为劝诫);铭勒(镌刻金石,以记述功德) 牢记不忘 铭心立报,永矣无贰。 铭míng ⒈刻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语等的文字鼎~。墓志~。座右~。 ⒉在器物上刻字~刻。也〈喻〉深刻记住~记在心。 ⒊文体的一种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