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S 三昧不如懒

"三昧不如懒"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9 20:23:31


简介: “三昧不如懒”出自宋代范成大的《李仲镇懒窝》,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mèi bù rú lǎ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出处: 《李仲镇懒窝》
内容:
求名当著鞭,访道亦重趼。
二边俱不住,三昧不如懒
向来南岳师,自谓极萧散。
收涕且无绪,客至那可款。
争如懒窝高,门外辙常满。
殊不妨啸歌,秉烛苦夜短。
天寒雪欲花,屋角黄云晚。
径须烦二妙,对洗玻璃盏。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范成大
诗人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翻译:

《李仲镇懒窝》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求名当著鞭,访道亦重趼。
二边俱不住,三昧不如懒。
向来南岳师,自谓极萧散。
收涕且无绪,客至那可款。
争如懒窝高,门外辙常满。
殊不妨啸歌,秉烛苦夜短。
天寒雪欲花,屋角黄云晚。
径须烦二妙,对洗玻璃盏。

诗意:
《李仲镇懒窝》以诗人范成大的自嘲和对闲逸生活的追求为主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不如懒散自在的态度,以及对南岳师(指南岳衡山的道士)的访问和对客人的款待。诗人认为懒散的生活方式比追求名利更加高尚,他喜欢待在自己的懒窝里,不愿离开。诗中还描绘了冬天的寒冷和夜晚的短暂,以及窗外的雪花和黄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琐事的烦恼,他需要洗玻璃盏,但这些琐事并不能阻止他享受懒散的生活。

赏析:
《李仲镇懒窝》以幽默、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懒散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使用了一些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如将追求名利比作驱使自己的鞭子,将南岳师的生活与自己的懒散相对比。诗人通过对自己的生活态度的描述,展示了一种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心境。诗中的描写也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如懒窝高耸、门外辙常满等,给人一种宁静、安逸的画面。整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懒散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名利的追求与对闲逸生活的向往的矛盾心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iú míng dāng zhe biān, fǎng dào yì chóng jiǎn.
求名当著鞭,访道亦重趼。
èr biān jù bú zhù, sān mèi bù rú lǎn.
二边俱不住,三昧不如懒。
xiàng lái nán yuè shī, zì wèi jí xiāo sàn.
向来南岳师,自谓极萧散。
shōu tì qiě wú xù, kè zhì nà kě kuǎn.
收涕且无绪,客至那可款。
zhēng rú lǎn wō gāo, mén wài zhé cháng mǎn.
争如懒窝高,门外辙常满。
shū bù fáng xiào gē, bǐng zhú kǔ yè duǎn.
殊不妨啸歌,秉烛苦夜短。
tiān hán xuě yù huā, wū jiǎo huáng yún wǎn.
天寒雪欲花,屋角黄云晚。
jìng xū fán èr miào, duì xǐ bō lí zhǎn.
径须烦二妙,对洗玻璃盏。
韵脚: 拼音:sān mèi bù rú lǎn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四旱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昧 (形声。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昏暗不明) 同本义 昧,冥也。--《广雅·释诂四》 时甲子昧爽。--《书·牧誓》 日昧昧其将暮。--《楚辞·九章·怀沙》 君昧爽而栉冠。--《荀子·哀公》。注昧,闇;爽,明也。谓初晓尚暗之时。” 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淮南子·原道》 虽昧必亮。--《后汉书·苏竟传》 愚者昧于成事。--《战国策·赵策》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楚辞·离骚》 轻身而昧大义。--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昧旦(天未全亮的时候);昧然(昏暗不明的样子) 昧mèi ⒈暗幽~。 ⒉愚蠢,糊涂,昏乱愚~。蒙~。~于事理。 ⒊轻率,鲁莽冒~。 ⒋欺瞒,隐瞒拾金不~。 ⒌ 昧wěn 1.割。 昧mò 1.人名。春秋吴有馀昧。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 如rú ⒈像,相似,同样~像。~此。不动~山。视死~归。~ 火~荼。~出一辙。 ⒉依照,符合,按照~法炮制。~愿以偿。~实汇报。 ⒊及,比得上我不~她。 ⒋超过一年强~一年。 ⒌到,往~京。 ⒍假若,假使~果。假~。~不学习,那有知识。 ⒎词尾。〈表〉情况恰~其分。空空~也。 ⒏举例在科学上有重大贡献的人,~李四光、竺可祯、林巧稚等。 ⒐ ⒑ ①符合心意称心~意。 ②器物名。供指划或观赏用竹~意。玉~意。

:懒 (形声。从心,赖声。本义懒惰) 同本义 懒,懈也。怠也。一曰卧也。--《说文》。字亦作懒。 吾少懒学问,晚成人。--《宋书·范晔传》 又如懒待(没有精神和兴致);懒怠(懒于做某种事);懒得(不想,不情愿);懒残和尚煨芋(唐衡狱寺和尚明瓒禅师,性子懒惰,常吃别人剩食,因号懒残。李泌在寺里夜读访他时,他 正在牛粪中煨芋,并送半个芋头给李,叫他小心不要多讲话,去做十年宰相◇果如其言) 疲惫 懒(嬾)lǎn ⒈怠惰,不肯用劲做~惰。~人∶吃~做。[懒得]不愿意,厌烦~得出门。~得再说。 ⒉疲乏全身发~。 懒lài 1.嫌恶。参见"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