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州符县帖无已时

"州符县帖无已时"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6 21:07:22


简介: “州符县帖无已时”出自宋代陆游的《夜闻蟋蟀》,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u fú xiàn tiē wú yǐ shí,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出处: 《夜闻蟋蟀》
内容:
布榖布榖解劝耕,蟋蟀蟋蟀能促织。
州符县帖无已时,劝耕促织知何益?安得生世当成周,一家百亩长无愁;绿桑郁郁暗微径,黄犊叱叱行平畴。
荆扉绩火明煜煜,黍垄饁饭香浮浮。
耕亦不须劝,织亦不须促;机上有余布,盎中有余粟。
老翁白首如小儿,鼓腹击壤相从嬉。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夜闻蟋蟀》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夜晚听到蟋蟀的声音,引发了对农耕和织布的思考,表达了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布榖布榖解劝耕,
蟋蟀蟋蟀能促织。
州符县帖无已时,
劝耕促织知何益?

安得生世当成周,
一家百亩长无愁;
绿桑郁郁暗微径,
黄犊叱叱行平畴。

荆扉绩火明煜煜,
黍垄饁饭香浮浮。
耕亦不须劝,织亦不须促;
机上有余布,盎中有余粟。

老翁白首如小儿,
鼓腹击壤相从嬉。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作者通过夜晚听到蟋蟀的声音,联想到农耕和织布的重要性。他思考着,如果人们都能勤劳耕种,勤俭织布,那么就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他希望能够拥有一片百亩的田地,家庭无忧。诗中描绘了郁郁葱葱的桑树和黄犊在平坦的田野上行走的景象,以及家中的火光和饭菜的香气。作者认为,耕种和织布都是人们本能的行为,不需要过多的劝促,因为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布料和粮食。最后,诗中描绘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像小孩一样欢快地敲击着土地。

这首诗词通过对农耕和织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勤劳和简朴生活的赞美。它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农耕文化和价值观。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田和家庭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bù gǔ bù gǔ jiě quàn gēng, xī shuài xī shuài néng cù zhī.
布榖布榖解劝耕,蟋蟀蟋蟀能促织。
zhōu fú xiàn tiē wú yǐ shí, quàn gēng cù zhī zhī hé yì? ān dé shēng shì dàng chéng zhōu, yī jiā bǎi mǔ zhǎng wú chóu lǜ sāng yù yù àn wēi jìng, huáng dú chì chì xíng píng chóu.
州符县帖无已时,劝耕促织知何益?安得生世当成周,一家百亩长无愁;绿桑郁郁暗微径,黄犊叱叱行平畴。
jīng fēi jī huǒ míng yù yù, shǔ lǒng yè fàn xiāng fú fú.
荆扉绩火明煜煜,黍垄饁饭香浮浮。
gēng yì bù xū quàn, zhī yì bù xū cù jī shàng yǒu yú bù, àng zhōng yǒu yú sù.
耕亦不须劝,织亦不须促;机上有余布,盎中有余粟。
lǎo wēng bái shǒu rú xiǎo ér, gǔ fù jī rǎng xiāng cóng xī.
老翁白首如小儿,鼓腹击壤相从嬉。
韵脚: 拼音:zhōu fú xiàn tiē wú yǐ shí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州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作洲”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 州zhōu ⒈旧时行政区划名跨~连郡。又用于地名杭~。广~。郑~。 ⒉民族自治行政区划名,在省级之下,县级之上四川盛坝藏族自治~。

:符〈名〉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符信 符,信也『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 门关用符节。--《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 若合符节。--《孟子》 封皇帝玺符节。--《汉书·高帝纪》 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符玺(古代帝王的印章);符宝郎(古官名。即符玺郎”,掌管皇帝八宝及国家的符节);符契(符券契约一类文书 符 fú ⒈〈古〉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凭证。用金、玉、铜、木、竹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起来以验证真假兵~。窃~救赵。 ⒉记号,标志音~。标点~号。安全~号。 ⒊相合,一致完全~合。完全相~。 ⒋道士、巫婆等搞迷信活动骗人钱财所画的图形或线条,骗说"可以驱逐鬼神"~咒、灵~等等都是骗人的把戏。

:县 (会意。从系持倒首。象悬挂的样子。本义悬挂) 县假借为寰”,为州县的县 遂缚诣县。--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南番二县。--《广东军务记》 龙泉县。--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开道置县。--《明史》 又如县尹(一县的长官);县学(旧制设在县里的学校,以培养人才,教育百姓,称县学);县委(中国共产党县一级委员会的简称) 官府 县(縣)xiàn ⒈省、市、自治区领导下的一级行政区域。 ⒉〈古〉通"悬"。 县xuán 1.挂。 2.古称悬挂的乐器,如钟磬等。 3.悬钟磬之具。 4.维系;拴系;系联。 5.差距;远。 6.揭示;颁立。 7.悬赏。 8.秤锤。 9.称量;衡量。 10.祭 名。 11.姓。春秋时有县成。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帖〈形〉 帖服。对约束、控制或权威命令顺从的 塞外蛮人方帖服,水边鬼卒又猖狂。--《三侠五义》 又如伏伏帖帖;俯首帖耳;帖帖(形容帖伏收敛的样子;温顺,服帖);帖伏(折服,顺从不反抗);帖胁(拘束不展) 安定 事不妥帖。--王逸《楚辞序》 安置妥帖平不颇。--韩愈《石鼓歌》 又如帖然(安定);帖泰(安宁;安定) 安静 帖,静也。--《广雅》 又如帖息(平静无声);帖妥(静止不动) 帖 〈动〉 粘。同贴” 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如帖黄(贴黄。唐时敕书用纸。凡有更改的 帖tiě ⒈文书,告示府~昨夜下。〈引〉简条、便条字~儿。 ⒉邀请客人的通知单喜~。请~子。 ⒊量词。用于中药两~药。 帖tiē ⒈安定,妥当宁~(宁安宁)。妥~。 ⒉顺从,驯服~服。服服~ ~。俯首~耳。 帖tiè学习写字、画图时供摹仿的样本字~。画~。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不已 完成,完毕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 已yǐ ⒈止,完毕,罢了争论不~。死而后~。如此而~。 ⒉副词。〈表〉过去,动作完成~经。~然。~过时。事~办妥。 ⒊不久,后来~忽不见。~而悔之。 ⒋副词。太,过分~颇。不为~甚。 ⒌〈古〉通"以"。〈表〉地位、方向、时间、数量等的界限~上。大桥~东。五年~后。三十~内。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时,四时也。--《说文》 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释名》 谓其三时不害。--《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 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 时事之征也。--《左传·闵公二年》 时者,所以记岁也。--《管子·山权数》 四时者,天之吏也。--《淮南子·天文》 四时和谓之宝烛。--《尔雅·释天》。 时(時、昬)shí ⒈一切物质不断运动变化或发展所经历的过程~间。~候。~光。 ⒉时间的一段~期。~代。古~。秦~。平~。瞬~。盛极一~。 ⒊时间单位。一天分子~、丑~、寅~等十二~辰。一天分二十四小~。 ⒋节令,季节~令。~节。春夏秋冬四~。应~服装。 ⒌现在的,当前的~事。~髦。 ⒍经常,常常~常。~ ~见到。 ⒎不经常,间或~而。有~候。~好~坏。 ⒏规定的时间准~。按~上下班。 ⒐不定的时间不~。随~。 ⒑机会,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条件~机。~不可失。~不再来。 ⒒ ⒓ 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