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历历记孤梦

"历历记孤梦"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8:30:41


简介: “历历记孤梦”出自宋代陆游的《待旦》,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ì lì jì gū mè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出处: 《待旦》
内容: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
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醒。
揽衣推枕起,乱发遶床行。
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待旦》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晨光残淡月,
急点杀寒更。
历历记孤梦,
悠悠带宿醒。
揽衣推枕起,
乱发遶床行。
叹息人间事,
还随初日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黎明时分醒来的情景。晨光微弱,月亮还未完全消失。作者急忙点燃蜡烛来驱散寒冷。他清晰地记得自己的孤独梦境,悠然而长久地带着醒来后的思绪。他整理衣衫,推开枕头,起身乱发飘散,围绕床边行走。他叹息着人间的事情,随着初日的升起而重新开始。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晨醒来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晨光残淡、急点杀寒更,形象地表达了清晨的寒冷和渐渐明亮的天色。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醒,表达了作者对梦境的清晰记忆和醒来后的思绪。揽衣推枕起、乱发遶床行,生动地描绘了作者起床的动作和状态。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事物的感慨和对新的一天的期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新的一天的期待和希望。它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让读者在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的同时,也能对生活产生共鸣。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力,被视为宋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chén guāng cán dàn yuè, jí diǎn shā hán gèng.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
lì lì jì gū mèng, yōu yōu dài sù xǐng.
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醒。
lǎn yī tuī zhěn qǐ, luàn fā rào chuáng xíng.
揽衣推枕起,乱发遶床行。
tàn xī rén jiān shì, hái suí chū rì shēng.
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韵脚: 拼音:lì lì jì gū mèng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一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历 (形声。从謪,厤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历,过也。--《说文》 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历齐河。--清·姚鼐《登泰山记》 已历三世。--《三国志·诸葛亮传》 身不历农亩之劳。--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历两京左右通政。--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历时(所经过的时间);历劫(佛教用语。指世界经历多次成、住、坏、空的生灭过程。劫,为宇宙在时间上的一成一毁);历岁(经过一年);历载(经历多 历(歷、 ⒋曆、 ⒋厤)lì ⒈经过经~。~尽千辛万苦。 ⒉经过了的~史。~代。~年。~届。 ⒊遍,逐个,~览。~记。 ⒋指历法,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阳~。农~。也指记载年、月、日和节气等的书、表、册页~书。年~。画~。挂~。 ⒌ ⒍

:历 (形声。从謪,厤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历,过也。--《说文》 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历齐河。--清·姚鼐《登泰山记》 已历三世。--《三国志·诸葛亮传》 身不历农亩之劳。--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历两京左右通政。--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历时(所经过的时间);历劫(佛教用语。指世界经历多次成、住、坏、空的生灭过程。劫,为宇宙在时间上的一成一毁);历岁(经过一年);历载(经历多 历(歷、 ⒋曆、 ⒋厤)lì ⒈经过经~。~尽千辛万苦。 ⒉经过了的~史。~代。~年。~届。 ⒊遍,逐个,~览。~记。 ⒋指历法,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阳~。农~。也指记载年、月、日和节气等的书、表、册页~书。年~。画~。挂~。 ⒌ ⒍

:记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记载,记录 记,书也。 记jì ⒈思念,把所见、所闻等事物保持在脑子里,跟"忘"相对惦~。牢~。~性强。~得住。 ⒉用文字写下来~账。登~册。~录(也作"纪录")。~要(也作"纪要")。 ⒊描写事物的书、文章或文体~载。~述。笔~。杂~。旅游~。大事~。《岳阳楼~》。 ⒋印章图~。戳~。 ⒌标志~号。暗~。 ⒍量词他挨了两~耳光。 ⒎

:孤〈名〉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孤,无父也。--《说文》 如孤子。--《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 司民协孤终。--《国语·周语》 少伶俜而偏孤兮。--潘岳《寡妇赋》 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 救灾患,宥孤寡。--《左传·昭公十四年》 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孔衍《汉魏春秋》 又如孤驹(无母的小马);孤遗(无父母的子女);孤雏(失去母鸟的幼鸟)。又如孤疾(孤儿和残疾人);六尺之孤(没有父亲的未 孤gū ⒈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儿寡母。~苦伶仃。 ⒉单独~独。~单。~掌难鸣。~军奋战。 ⒊〈古〉君王的自称~王。 ⒋通"gud辜 ⒉"~负。

:梦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凝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 、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同本义 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形诸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梦中得我。--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梦迷(梦后刚醒,尚未完全摆脱梦境);梦梦铳铳(形容睡得迷迷糊糊);梦梦查查(迷迷糊糊);梦思(梦中的思念);梦中梦(喻幻境。极言 梦(夢)mèng ⒈睡眠时局部大脑皮层还未停止活动,因体内、外各种刺激而引起大脑内的表现影像日有所思,夜有所~。 ⒉指做梦~见。~游。 ⒊〈喻〉虚幻~幻。~想。~求。 梦méng 1.不明。 2.昏乱。见"梦梦"。 3.最细的雨。 4.用同"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