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钟鼎与山林

"钟鼎与山林"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3 10:27:05


简介: “钟鼎与山林”出自宋代秦观的《次韵夏侯太冲秀才》,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dǐng yǔ shān lí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出处: 《次韵夏侯太冲秀才》
内容:
儒官饱闲散,室若僧坊静。
北窗腹便便,支枕看斗柄。
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醒来复何事,弄笔赋秋兴。
焉知懒是真,但觉贫非病。
茫茫流水意,会有知意听。
钟鼎与山林,人生各天性。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秦观
诗人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翻译:

诗词:《次韵夏侯太冲秀才》
作者:秦观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儒官饱闲散,
室若僧坊静。
北窗腹便便,
支枕看斗柄。

或时得名酒,
亭午犹中圣。
醒来复何事,
弄笔赋秋兴。

焉知懒是真,
但觉贫非病。
茫茫流水意,
会有知意听。

钟鼎与山林,
人生各天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秦观的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诗开始描绘了一个儒官在宽敞而宁静的居所中,他在北窗前,肚子饱饱地斜靠在枕头上,看着斗杓(古代测量时间的器具)。有时他得到美酒,就像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当他醒来时,他又会拿起笔,写下对秋天的赞美和自己的情感。

诗中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作者把自己比作儒官,过着悠闲的生活,即使贫穷,也并不感到病态。茫茫流水中蕴含着深邃的意境,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意味。钟鼎与山林象征着不同的天性,人们在生活中各有不同的追求和境遇。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示了宋代士人的一种生活观念和情感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rú guān bǎo xián sǎn, shì ruò sēng fāng jìng.
儒官饱闲散,室若僧坊静。
běi chuāng fù pián pián, zhī zhěn kàn dǒu bǐng.
北窗腹便便,支枕看斗柄。
huò shí dé míng jiǔ, tíng wǔ yóu zhōng shèng.
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xǐng lái fù hé shì, nòng bǐ fù qiū xìng.
醒来复何事,弄笔赋秋兴。
yān zhī lǎn shì zhēn, dàn jué pín fēi bìng.
焉知懒是真,但觉贫非病。
máng máng liú shuǐ yì, huì yǒu zhī yì tīng.
茫茫流水意,会有知意听。
zhōng dǐng yǔ shān lín, rén shēng gè tiān xìng.
钟鼎与山林,人生各天性。
韵脚: 拼音:zhōng dǐng yǔ shān lín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钟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 钟,铃也。--《广雅·释器》 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 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大钟鼎。--《淮南子·本经》 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 钟磬置水中。 又 独以此钟名。 又 如钟鼓不绝。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 钟(鐘)zhōng ⒈一种金属制的响器,中空,悬挂在架上,用槌敲击发声撞~。打~。警~。 ⒉计时器闹~。电~。石英~。 ⒊时间,小时五分~。八点~。 ⒋杯子,〈古〉一种盛酒器聚酒千~。 ⒌专注,特别~情。~爱。 ⒍积聚泽(湖泽),水之~也。

:鼎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同本义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比喻帝王 指宰相 喻 鼎 dǐng ①古代烹煮东西的器物。多用青铜或铁制成。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②象鼎足那样三方对立抗衡~立。 ③大~力、~~有名。 ④正当;正在~盛。 【鼎沸】形容喧闹、混乱,像开锅的水那样人声~。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求或感谢时用)~相助。 【鼎立】三方面势力像鼎足那样对峙三国~。 【鼎盛】正值兴盛或强壮。 【鼎新革故】见【革故鼎新】。 【鼎足】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势成~。

:与 (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與”,从与,从舁(鉹??),共同抬起,与,给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同本义 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又 则与斗卮酒。 取与者,义之表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赠与(赠给);交与(交给);与人方便;与受同科(行贿和受贿的人 与(與)yǔ ⒈跟,同,和~众不同。~虎谋皮。我~你们一道走。 ⒉给,授予交~。送~。赠~。 ⒊交往,友好彼此相~。不欺其~(其与指结交好的国家)。 ⒋赞许,帮助朝过夕改,君子~之。君不~胜者,而~不胜者。 ⒌ 与(與)yú同"欤"。 与(與)yù参加,参预~会。参~。~闻(亲自听到。参与其事且得知内情)。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林〈名〉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 林lín ⒈成片的树木或竹子等树~。竹~。森~。防护~。封山育~。 ⒉指林业农~牧副渔。 ⒊〈喻〉林立的、众多的,在一起的人或事石~。碑~。儒~。著作之~。 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