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蟋蟀声寒初过雨

"蟋蟀声寒初过雨"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16:25:47


简介: “蟋蟀声寒初过雨”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九日寄微之》,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shuài shēng hán chū guò yǔ,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出处: 《九日寄微之》
内容:
眼暗头风事事妨,绕篱新菊为谁黄。
闲游日久心慵倦,痛饮年深肺损伤。
吴郡两回逢九月,越州四度见重阳。
怕飞杯酒多分数,厌听笙歌旧曲章。
蟋蟀声寒初过雨,茱萸色浅未经霜。
去秋共数登高会,又被今年减一场。
朝代: 唐代
分类: 九日
诗人: 白居易
诗人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翻译:

《九日寄微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眼暗头风事事妨,
绕篱新菊为谁黄。
闲游日久心慵倦,
痛饮年深肺损伤。

吴郡两回逢九月,
越州四度见重阳。
怕飞杯酒多分数,
厌听笙歌旧曲章。

蟋蟀声寒初过雨,
茱萸色浅未经霜。
去秋共数登高会,
又被今年减一场。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白居易在九月九日的心情和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眼力衰退,头风困扰,使得事情无法顺利进行。他观察到围绕在篱笆上的新菊花,但不知道为了谁而开放。长期的悠闲游玩使他感到疲倦,多年来的痛饮也给他的肺部带来伤害。

诗人提到两次在吴郡(今江苏苏州)逢遇九月,四次在越州(今浙江绍兴)见到重阳节。他害怕过多地喝酒,因为这样会分散注意力。对于那些旧的笙歌曲章,他已经感到厌倦。

诗人听到蟋蟀的声音,这使他感到初秋的寒意,而茱萸的颜色尚未经历霜冻的洗礼。诗人回忆起去年秋天一起登高的场景,但今年却少了一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直接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年岁增长的感慨。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观察,描绘了一个淡淡的秋日景象。诗中的新菊花、蟋蟀声和茱萸都是描绘秋天的常见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

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时间的感叹和对逝去岁月的思考。他的眼力衰退、头风困扰以及肺部的损伤,都是岁月流逝和年龄增长的不可抗拒的印记。诗人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生命的短暂性的深刻认知。

整首诗词情感沉郁,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自身感受的交织,诗人唤起了读者对光阴易逝、生命脆弱的共鸣。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人们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切感受,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ǎn àn tóu fēng shì shì fáng, rào lí xīn jú wèi shuí huáng.
眼暗头风事事妨,绕篱新菊为谁黄。
xián yóu rì jiǔ xīn yōng juàn, tòng yǐn nián shēn fèi sǔn shāng.
闲游日久心慵倦,痛饮年深肺损伤。
wú jùn liǎng huí féng jiǔ yuè, yuè zhōu sì dù jiàn chóng yáng.
吴郡两回逢九月,越州四度见重阳。
pà fēi bēi jiǔ duō fēn shù, yàn tīng shēng gē jiù qū zhāng.
怕飞杯酒多分数,厌听笙歌旧曲章。
xī shuài shēng hán chū guò yǔ, zhū yú sè qiǎn wèi jīng shuāng.
蟋蟀声寒初过雨,茱萸色浅未经霜。
qù qiū gòng shù dēng gāo huì, yòu bèi jīn nián jiǎn yī chǎng.
去秋共数登高会,又被今年减一场。
韵脚: 拼音:xī shuài shēng hán chū guò yǔ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蟋 蟋蟀的简称 蟋蟀 蟋xī

:蟀 蟋蟀 秋蟀载吟,竞鸣机杼。--《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 蟀shuài 1."蟋蟀"的省称。

:声 (形声。从耳,殸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声,音也。--《说文》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 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 声(聲)shēng ⒈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波。~音。说话~。金石之~。 ⒉名誉,名望名~。~誉。~价。~望。~威。 ⒊宣称,说出,扬言~称。~明。~张。~罪致讨。~东击西。 ⒋量词大喊三~。 ⒌ ⒍

:寒〈形〉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 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同本义 寒,冻也。--《说文》 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 乾为寒。--《易·说卦》 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 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寒hán ⒈冷,凉~冷。数九~天。防~大衣。 ⒉贫困贫~,清~。旧时谦词~门。~舍。 ⒊中医学指体外的一种致病因素~邪。风~。 ⒋ ⒌ ⒍ ⒎ ⒏ ①丑陋,难看。 ②丢脸真~碜。 ⒐

:初〈名〉 (会意。从刀,从衣∠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本原 欲知

:过 古国名 处浇于过,处豷于戈。--《左传·襄公四年》 姓,过国之后 过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唈声。本义走过,经过)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 过(過)guò ⒈经历,经历某个空间、时间、地点~去。经~。走~。度~。~节。~桥。~河。 ⒉进行某种处理~磅。~滤。~目。 ⒊超越,超出某种范围或限度胜~。太~分。莫~火。~于激动。刚刚~期。已~半数。 ⒋转移,传递,交往~户。~电。~从。 ⒌错误~失。~错。知~必改。 ⒍用在动词后面。 ①助词。〈表〉曾经或完毕看见~。去~了。曾用~。吃~了。 ②与"来"、"去"连用,〈表〉趋向搬~来。走~去。 ⒎ ⒏ ①花费太多。 ②辜负。 ⒐ ⒑ ⒒ ⒓ ⒔ 过(過)guō姓。 过huò 1.车的盛膏器。 2.通"祸"。灾祸。

:雨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雨,濡物者也。--《管子·形势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又如雨过天晴(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雨打梨花(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雨打鸡(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雨毛(细雨);雨泣(泪流如雨) 比喻朋友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唐·杜甫《秋述》 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南朝梁·简文帝《上大法颂表》 譬喻密集 譬喻离散 风 雨yǔ从云层降落到地面的水滴。它是水蒸气上升到天空,遇冷凝集成云,聚集成大水点而下落下~。〈喻〉密集降落而像雨点的枪林弹~。 雨yù从天上落下~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