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X 掀髯怪此身

"掀髯怪此身"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09:56:25


简介: “掀髯怪此身”出自明代周晖的《冬日杂兴二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 rán guài cǐ shē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冬日杂兴二首》
内容:
失路无知己,青山是可人。
高僧留半偈,侠客笑长贫。
开口哭何事,掀髯怪此身
只因错料事,寂寂老乾坤。
¤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周晖
诗人介绍: 应天府上元人,字吉甫。弱冠为诸生。至老仍好学不倦,博古洽闻,多识往事。性好编录,巾箱恒满,吟咏自适,不求人知。有《金陵旧事》、《金陵璅事》。
翻译:

《冬日杂兴二首》

失路无知己,
青山是可人。
高僧留半偈,
侠客笑长贫。

开口哭何事,
掀髯怪此身。
只因错料事,
寂寂老乾坤。

中文译文:
迷路了,没有知己,
青山是可爱的人。
高僧留下半截佛偈,
侠客嘲笑长期贫穷。

开口哭泣有何事,
掀起胡须怪这身体。
只因为被错误的事情困扰,
寂寞地老去,天地依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诗人周晖创作的,通过描绘冬日景色和反思人生境遇,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诗的开头写道“失路无知己”,表现了诗人迷失了方向,身处陌生的环境中,没有得到亲近的朋友和知己的陪伴。接下来,诗人用“青山是可人”来形容冬日的景色,暗示着即使在孤独中,自然的美丽仍然能够给人带来慰藉和欣赏的对象。

接着,诗中出现了高僧和侠客两个形象。高僧留下半截佛偈,表明诗人在孤独中与信仰相伴,寻求心灵的慰藉。而侠客笑长贫,则揭示了诗人自身贫穷的处境,但他以幽默的态度对待,展现出坚韧的生活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他问自己开口哭泣的原因,掀起胡须怪责自己的身体。这里的“掀髯怪此身”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的不满和自责,暗示了他对生活的迷茫和困惑。

最后两句“只因错料事,寂寂老乾坤”,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诗人的处境。他认为自己的困境是因为“错料事”,即错误的判断和选择,导致了他的孤独和寂寞。而“寂寂老乾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无论他个人的境遇如何,时间仍然在静静流逝。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出诗人的内心孤独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思索和对自身处境的独特感受,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深入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ī lù wú zhī jǐ, qīng shān shì kě rén.
失路无知己,青山是可人。
gāo sēng liú bàn jì, xiá kè xiào zhǎng pín.
高僧留半偈,侠客笑长贫。
kāi kǒu kū hé shì, xiān rán guài cǐ shēn.
开口哭何事,掀髯怪此身。
zhǐ yīn cuò liào shì, jì jì lǎo qián kūn.
只因错料事,寂寂老乾坤。
¤
韵脚: 拼音:xiān rán guài cǐ shē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掀 (形声。从手,欣声。本义举起) 同本义 掀,举出也。--《说文》 乃掀公以出于淖。--《左传·成公十六年》 又如掀掀(高举的样子);掀然(高举的样子;飞扬的样子);掀擢(举拔,拔擢);掀拳裸袖(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撩起;揭开 刘老老掀帘进去。--《红楼梦》 又如掀揭(掀起,揭开) 翻;推 有觉南方重,无疑厚地掀。--李咸用《庐山诗》 又如掀天(翻天。极言声势之大);掀扬(折腾,磨折) 揭发,把…公开出来 攻取 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 掀xiān ⒈揭起,打开~茶盖。~窗帘。 ⒉翻起,兴起,发动~巨浪。~起建设祖国的新高潮。

:髯 (形声。从髟,冉声。髟,长发下垂的样子。本义两颊上的长须) 同本义;也泛指胡须 髥,颊须也。从须从冄,会意,冄亦声。字亦作髥。--《说文》 奋髥抵几。--《汉书·朱博传》。注颊毛也。”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清·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髯夫(指脸上多须的人);髯公(指年长多须的人);髯奴(指多须的奴仆);髯佛(称仁慈多须的人);髯胡(须髯和颌下的垂肉);髯翁(指年老多须的人);髯须(指胡子);髯髯然( 髯须动摇的样子);白发苍髯 须多或须长的人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三国 髯rán ⒈两腮上的胡子。泛指胡子虬~。美~。 ⒉胡子多的人。

:怪 (形声。从心,圣声。恠曾为怪的俗字。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怪,异也。--《说文》 诡于众而突出曰怪。--《论衡·自纪》 铅松怪石。--《书·禹贡》 苟床之山多怪石。--《山海经·中山经》 见怪物--《礼记·祭法》。疏庆云之属。” 奇服怪民不入宫。--《周礼·阍人》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 嘻,技亦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水经注·三峡》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聊斋志异·促织》 怪(恠)guài ⒈奇异,不常见的奇~。什么~事?何方~物?〈引〉惊奇,觉得异常大惊小~。少见多~。 ⒉神话、传说或迷信者所谓的妖魔妖~。鬼~。 ⒊ ⒋很,非常~好的。~麻烦。~讨人喜欢。 ⒌责备,埋怨责~谁?这事不能~她。 ⒍〈表〉明白了原因~不得,她不来。你没说清楚,难~他未听懂。

:此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这;这个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欧阳修《卖油翁》 又如此等(这样);此生(这辈子);此地(这里);此个(这个);此家(此人) 表示此时或此地 如此,这般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柳宗元《黔之驴》 又如此以(是以,因此) 此 乃;则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 此 cǐ ①这;这个~人、~事、~物。 ②表示此时或此地就~结束。 ③这样如~而已。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原想隐瞒掩盖,结果反而暴露。 【此一时,彼一时】指现时的情况与以前那个时候大不相同,不能同样看待或一概而论。

:身〈名〉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 身shēn ⒈人或动物的躯体~体。~躯。人~子。半~像。〈引〉物的主体部分车~。床~。树~∮~。 ⒉自己,亲自自~。亲~。以~作则。~体力行。~教重于言教。 ⒊生命舍~救人。以~殉职。 ⒋指人的地位~份。~败名裂。 ⒌怀孕~孕。她有了~子。 ⒍套(指衣服)他穿了一~新衣裳。 ⒎ ⒏ ⒐ ①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学生~分。公证人~分。 ②物品的质量这种面粉的~分挺好呀! 身yuān 1.见"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