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T 讨彼东南夷

"讨彼东南夷"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1 00:45:46


简介: “讨彼东南夷”出自魏晋王粲的《从军诗》,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ǎo bǐ dōng nán yí,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出处: 《从军诗》
内容:
从军征遐路。
讨彼东南夷
方舟顺广川。
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
桑梓有余晖。
蟋蟀夹岸鸣。
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
凄凄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
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
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
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
兹理不可违。
朝代: 魏晋
分类:
诗人: 王粲
诗人介绍: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翻译:

《从军诗》是魏晋时期王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军征遐路。
讨伐东南夷。
方舟顺着广川。
黄昏时分尚未到达安坻。
白日已经过了一半西山。
家乡的村庄还有余晖。
蟋蟀在河岸边鸣叫。
孤雁翩翩飞翔。
出征的士兵心中充满了思念。
凄凄的情绪让我感到悲伤。
下船登上高地设防。
草地上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回过身来躺在床上。
这份忧愁应该向谁倾诉。
身着戎装从事军务。
怎能只顾念及个人私欲。
即使投身军旅有命令。
我理应遵从,不可违背。

诗意和赏析:
《从军诗》描绘了士兵从军征战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景物和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从军者的忧愁、思乡之情以及对使命的忠诚。

整首诗以一种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从军者的心境。诗人描绘了从军士兵所经历的征途,描述了方舟顺流而下,途中经过广川,以及黄昏时分还未抵达安坻。这些描写展现了从军者艰辛的旅途和不确定的命运,同时也凸显了他们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

诗中的自然景物也起到了烘托情感的作用。白日过了一半的西山、家乡村庄的余晖、蟋蟀在河岸鸣叫、孤雁翩翩飞翔等描写,勾勒出战场上孤独、无助的氛围,并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映衬出从军者内心的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矛盾。从军士兵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感叹自己的忧愁无人可诉。然而,诗人也意识到作为从军者,不能只顾及个人的私欲,而是要忠于使命,遵从军令。

整首诗通过朴素的语言和真实的描写,表达了从军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人以自然景物烘托情感,展现了从军者的坚定和忠诚。这首诗词既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军事氛围,也抒发了人们对家乡和平的向往,以及战争中个人情感与使命冲突的内心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cóng jūn zhēng xiá lù.
从军征遐路。
tǎo bǐ dōng nán yí.
讨彼东南夷。
fāng zhōu shùn guǎng chuān.
方舟顺广川。
bó mù wèi ān chí.
薄暮未安坻。
bái rì bàn xī shān.
白日半西山。
sāng zǐ yǒu yú huī.
桑梓有余晖。
xī shuài jiā àn míng.
蟋蟀夹岸鸣。
gū niǎo piān piān fēi.
孤鸟翩翩飞。
zhēng fū xīn duō huái.
征夫心多怀。
qī qī lìng wú bēi.
凄凄令吾悲。
xià chuán dēng gāo fáng.
下船登高防。
cǎo lù zhān wǒ yī.
草露沾我衣。
huí shēn fù chuáng qǐn.
回身赴床寝。
cǐ chóu dāng gào shuí.
此愁当告谁。
shēn fú gān gē shì.
身服干戈事。
qǐ dé niàn suǒ sī.
岂得念所私。
jí róng yǒu shòu mìng.
即戎有授命。
zī lǐ bù kě wéi.
兹理不可违。
韵脚: 拼音:tǎo bǐ dōng nán yí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讨〈动〉 (会意。从言,从寸。言,言论。寸,法度。用言论和法度进行处治。本义声讨) 同本义 讨,治也。--《说文》 讨,诛也。--《玉篇》 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人讨陈叛。--《左传·襄公五年》 讨伐;诛戮 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左传·隐公九年》 托臣以讨贼。--诸葛亮《出师表》 讨贼督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征讨(出兵讨伐);讨掩(讨伐掩捕。掩捕,乘人不备而捕捉);讨贰(征讨叛逆不忠的诸侯);讨贼( 讨tǎo ⒈征伐,发动攻击~伐。征~。声~。 ⒉查究,整治检~。~军纪。 ⒊探求,研究探~。研~。 ⒋索取~债。~价还价。 ⒌求,请求,乞求~饶。~教。~饭。 ⒍招惹,引起~人厌恶。自~苦吃。~人喜欢。

:彼 (形声。从彳,皮声。彳”)。本义流行、传播,施加) 那,与此”相对 彼,对此称彼也。--《玉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魏风·伐檀》 此土延续石耳。--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彼此腾倒着做(彼此交换。骂西门庆与书童有染,而书童又与李瓶儿有染);彼苍(指天);此起彼伏;彼人(那人) 另一个事物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又如由此及彼 他,他们 彼与彼年相若也。--唐·韩愈《师说》 幸而杀彼,甚善 彼 bǐ ①那;那个此一时~一时。 ②对方;他知己知~。 【彼岸】 ①佛教认为,有生有死的境界好比此岸,烦恼苦难好比中流,超脱生死的境界好比彼岸。 ②(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对岸。 ③比喻所向往的境界理想的~。 【彼得格勒】苏联列宁格勒市的旧称。1914年以前叫圣彼得堡。参见【列宁格勒】。 【彼得一世】(1672-1725)即彼得大帝。俄国沙皇。在位期间(1682-1725),曾秘密到西欧考察,回国后实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并积极对外扩张,占领波罗的海出海口 和里海沿岸地区。因不断征兵和增加赋税,导致国内矛盾激化,激起人民起义。 【彼得与狼】交响童话。普罗科菲耶夫作于1936年。作品写彼得在小鸟的帮助下把大灰狼逮住的童话故事。乐曲通俗,表现力强。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

:南无 na 南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閐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方位名⊥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 南nán方向,跟"北"相对。早晨面对太阳时,右手的一边~面。东~风。坐北朝~。 南nā 1.见"南无"。

:夷 (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同本义 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说文》 夷有九种。--《後后汉书东夷传》 宅喁夷。--《书饶典》。马注萺夷也。” 四夷八衭。--《周礼职方式》 如夷歌(夷人的歌曲。亦蔑指外族的歌曲);夷衭(古代东方和南方各族的蔑穛) 旧时往往用以穛外囶或外囯人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夷船由泥城。--《广 夷yí ⒈〈古〉我国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东~。也泛指少数民族四~。 ⒉旧指外国或外国的~情。 ⒊平辈。 ⒋平安,平坦化险为~。夫~以近,则游者众。 ⒌铲平,消灭~去险阻。~族(〈古〉酷刑之一。一人有罪,杀尽家族)。 ⒍ 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