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X 兄年十七弟始生

"兄年十七弟始生"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30 17:31:13


简介: “兄年十七弟始生”出自宋代陆游的《送三兄赴奏邸》,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ōng nián shí qī dì shǐ shē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出处: 《送三兄赴奏邸》
内容:
兄年十七弟始生,弟今白发森千茎;所期相就毕此生,一尊浊酒得共倾。
往年虽穷犹半菽,两年糠核苦不足。
书生志欲及天下,贫贱不得收骨肉。
过悲复恐兄意伤,忍涕不觉涕已滂。
早朝霜露戒衣薄,愿书此语欢或忘。
闭门病衰百无用,日望兄归有余俸。
早从丞相乞湖州,莫待异时思少游。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送三兄赴奏邸》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兄年十七弟始生,
弟今白发森千茎;
所期相就毕此生,
一尊浊酒得共倾。

往年虽穷犹半菽,
两年糠核苦不足。
书生志欲及天下,
贫贱不得收骨肉。

过悲复恐兄意伤,
忍涕不觉涕已滂。
早朝霜露戒衣薄,
愿书此语欢或忘。

闭门病衰百无用,
日望兄归有余俸。
早从丞相乞湖州,
莫待异时思少游。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陆游送别自己的三弟兄前往官署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和对兄弟的祝福。陆游的弟弟现在已经年老,头发白了。兄弟们希望能够在一起度过余生,共同分享浊酒。

陆游回顾过去,虽然贫穷,但仍能分食一半的豆子,两年来连糠糟都不够吃。他怀揣着成为一名有志向的文人,想要为天下尽一份力量,但贫穷使他无法养活自己的亲人。

他感到忧伤,担心自己的过去和困境会伤害到兄弟的心情,于是强忍着眼泪。清晨的霜露提醒他要多加保暖,但他希望兄弟能忘记他这番话语。

陆游感到自己关起门来病弱无用,每天期待着兄弟归来,希望能够得到一点俸禄。他早早向丞相请求调任湖州,希望兄弟不要等到他老了才想起少游。

赏析:
《送三兄赴奏邸》展现了陆游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和无尽的牵挂。诗中抒发了陆游对兄弟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困境和无奈。

诗中对贫穷和命运的描绘真实而深刻,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陆游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渴望和希望,同时也传递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兄弟之间深情厚意的真实情感。它展现了家庭情感和人生境遇的交织,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的表达方式,展示了陆游对兄弟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殷切希望,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iōng nián shí qī dì shǐ shēng, dì jīn bái fà sēn qiān jīng suǒ qī xiāng jiù bì cǐ shēng, yī zūn zhuó jiǔ dé gòng qīng.
兄年十七弟始生,弟今白发森千茎;所期相就毕此生,一尊浊酒得共倾。
wǎng nián suī qióng yóu bàn shū, liǎng nián kāng hé kǔ bù zú.
往年虽穷犹半菽,两年糠核苦不足。
shū shēng zhì yù jí tiān xià, pín jiàn bù dé shōu gǔ ròu.
书生志欲及天下,贫贱不得收骨肉。
guò bēi fù kǒng xiōng yì shāng, rěn tì bù jué tì yǐ pāng.
过悲复恐兄意伤,忍涕不觉涕已滂。
zǎo cháo shuāng lù jiè yī báo, yuàn shū cǐ yǔ huān huò wàng.
早朝霜露戒衣薄,愿书此语欢或忘。
bì mén bìng shuāi bǎi wú yòng, rì wàng xiōng guī yǒu yú fèng.
闭门病衰百无用,日望兄归有余俸。
zǎo cóng chéng xiàng qǐ hú zhōu, mò dài yì shí sī shǎo yóu.
早从丞相乞湖州,莫待异时思少游。
韵脚: 拼音:xiōng nián shí qī dì shǐ shēng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兄 (会意。据甲骨文,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小篆从口,从儿(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是祝”的本字。本义兄长) 同本义 兄,长也。--《说文》 男子先生为兄。--《尔雅》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诗·小雅·斯干》 又如乃兄(你的哥哥);令兄(尊兄,尊称对方的哥哥);愚兄(哥哥自己谦称);家兄(谦称自己的哥哥) 亲戚中同辈男性中年龄比自己大的 表兄下马步堤岸,上船拜吾兄。--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又如表兄;内兄;姻克;堂兄 对他人的尊称 兄知之,勿为他人言也。--柳宗元《与 兄xiōng ⒈哥哥吾~。 ⒉敬词老~。仁~。赵~。 ⒊ ①弟弟。 ②兄和弟。 ③有亲密关系的亲如~弟。~弟之邦。 兄kuàng 1.滋,更加。 2.引申为旷远,广大。 3.何况。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秊,谷熟也。--《说文》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桓公三年》 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谷梁传·宣公十六年》 丰年多黍多秊。--《诗·周颂·丰年》 有年。--《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 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书·多士》 又指一年的收成 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又 凶年不免于死亡。 又如年登(谷物丰收);年荒(谷物歉收);年丰(年成丰收);年饥(年成荒 年(秊)nián ⒈时间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因为有余数,所以公历规定, 平年三百六十五天, 闰年三百六十六天。 ⒉岁数~龄。~纪。也指按年龄划分的阶段青~。壮~。老~。 ⒊时期乾隆~间。清朝末~。 ⒋年节,有关年节的过~。新~。~画。~糕。 ⒌庄稼收成情况~景。~成。丰~。 ⒍ ⒎ ⒏ ①一年一晃就是两个~头儿。 ②时代旧社会那~头儿,穷人够苦呀。 ③年景这个~头儿好,大丰收。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 十shí ⒈数目字~羊九牧。 ⒉完全,〈表〉到达顶点~足。~全~美。~分感谢。

:七〈数〉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说文》 其数七。--《礼记·月令》 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汉书·律历志》 七主星。--《大戴礼记·易本命》 七日得。--《易·既济》。虞注震为七。” 凡攻木之工七。--《周礼·考工记》 有子七人。--《诗·邶风·凯风》 又如七宝(佛经上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璃、珍珠、玫瑰);七出(旧指休妻的七种理由无子,淫泆报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七年;七秩(七十大寿);七雄(指战 国时秦、韩、魏 七qī数目字~天。~擒~纵。~~事变。

: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同本义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 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 弟弟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 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 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 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 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 弟 dì ①同父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小~。 ②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堂~、表~。 ③同辈朋友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同辈朋友之间亲切的称呼。 ④姓。 【弟兄】 ①弟弟和哥哥。 ②比喻关系亲密的人阶级~、哥们~。 【弟子】学生;徒弟。 弟tì 1.顺从和敬爱兄长。 弟tuí 1.见"弟靡"﹑"弟佗"。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始,女之初也。--《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 无名天地之始。--《老子》。注始者,道本也。” 始求深也。--《易·恒》。虞注乾为始。” 君子慎始。--《礼记·经解》 礼始于冠。--《礼记·昏义》。注犹根也。” 天地者,生之始也。--《荀子·王制》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始缢即气绝。--方苞《狱中杂记 始shǐ ⒈起头,最初,当初开~。~祖。~信圣贤之道。 ⒉才,方才事毕~返。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 生,出也。--《广雅》 生,生长也。--《广韵》 自无出有曰生。--刘巘《易义》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 生好物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生于道左。--《诗·唐风·有杕之杜》 生我百谷。--《诗·小雅·信南山》 种之,生且蕃。--徐光启《甘薯疏序》 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清·姚 生shēng ⒈草木长出、成长~出。~根。~芽。~长。〈引〉出生,诞生~育。~日。 ⒉造出,增加~事。 ①创造,制造。 ②生小孩。 ⒊显现,出现~气。~病。发~。 ⒋活的,活着~擒活捉。~荣死哀。〈引〉 ①有生命的~物。 ②生命杀~。车祸丧~。起死回~。 ③为了活命~计。营~。忙~活。谋~存。 ④整个生命阶段~平。奋斗一~。 ⒌使柴、草、煤等燃烧~火做饭。~炭炉子。 ⒍未经烧煮的,未熟的或未经加工炼制的~水。~菜。~瓜。~饭。~药。 ⒎不熟悉,不熟练,不常见~疏。~僻。~手。~人。~字。 ⒏硬,强~硬。~拉硬拖。~不认帐。 ⒐旧称读书人,今称学习的人儒~。书~。学~。实习~。研究~。 ⒑称某些人士或某种职业的人先~。医~。 ⒒戏曲里扮演男子的一种角色老~。武~。 ⒓很,〈表〉程度深~恐。~痛。 ⒔语助词(无义)好~。怎~才对。 ⒕ ①指老百姓~灵涂炭。 ②有生命的。 ⒖ ⒗ ⒘ ⒙ ①生活,生存。 ②繁殖。⒛ ①生机,生命力~意盎然。 ②经商做~意。 ③〈方〉指谋生的职业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