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鼍鼓不须鸣

"鼍鼓不须鸣"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9:26:18


简介: “鼍鼓不须鸣”出自宋代陆游的《发黄州泊巴河游马祈寺》,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uó gǔ bù xū mí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出处: 《发黄州泊巴河游马祈寺》
内容:
南望武昌山,北望齐安城。
楚江万顷绿,著我画舫横。
云帆不须挂,鼍鼓不须鸣,淡然隐曲几,山水相逢迎。
疏雨漏薄日,非阴亦非晴。
晚泊巴河市,小陌闻屐声。
紫髯刑马地,一怒江汉清。
中原今何如?感我白发生。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发黄州泊巴河游马祈寺》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黄州泊船游览时的景色和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南望武昌山,北望齐安城。
楚江万顷绿,著我画舫横。
云帆不须挂,鼍鼓不须鸣,
淡然隐曲几,山水相逢迎。
疏雨漏薄日,非阴亦非晴。
晚泊巴河市,小陌闻屐声。
紫髯刑马地,一怒江汉清。
中原今何如?感我白发生。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在黄州泊船游览时的心情和对景色的描绘。诗中南望武昌山,北望齐安城,描绘了陆游所处的位置和眼前的景色。楚江的绿水在他的画舫前面流淌,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他感叹云帆不需要挂起,鼍鼓不需要鸣响,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淡然。他隐约感受到山水相逢的喜悦和迎接。

诗中还描绘了疏雨中的薄日,既不是阴天也不是晴天,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晚上停船在巴河市,他听到小巷中传来的屐声,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气息。紫髯刑马地指的是江汉地区,表达了陆游对当地的热爱和关注。他感叹中原的现状,思考着自己白发的原因。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陆游豁达淡然的心态和对家国的关切。同时,通过对黄州泊船游览的描写,也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陆游独特的诗意和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nán wàng wǔ chāng shān, běi wàng qí ān chéng.
南望武昌山,北望齐安城。
chǔ jiāng wàn qǐng lǜ, zhe wǒ huà fǎng héng.
楚江万顷绿,著我画舫横。
yún fān bù xū guà, tuó gǔ bù xū míng, dàn rán yǐn qū jǐ, shān shuǐ xiàng féng yíng.
云帆不须挂,鼍鼓不须鸣,淡然隐曲几,山水相逢迎。
shū yǔ lòu báo rì, fēi yīn yì fēi qíng.
疏雨漏薄日,非阴亦非晴。
wǎn pō bā hé shì, xiǎo mò wén jī shēng.
晚泊巴河市,小陌闻屐声。
zǐ rán xíng mǎ dì, yī nù jiāng hàn qīng.
紫髯刑马地,一怒江汉清。
zhōng yuán jīn hé rú? gǎn wǒ bái fà shēng.
中原今何如?感我白发生。
韵脚: 拼音:tuó gǔ bù xū mí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鼍 扬子鳄 (鱼鳖鼋鼍。)《墨子·公输》 如鼍更(鼍的鸣声);鼍鼓(鼍皮制成的鼓);鼍风鱼(传说中的鼍类动物) 鼍(鼉)tuó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鼓,郭也。春分之音。--《说文》 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释名·释乐器》 击鼓其镗。--《诗·邶风·击鼓》 皮曰鼓。--《汉书·律历志上》 抱玉枪兮击鸣鼓。--《楚辞·屈原·国殇》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百姓阗王钟鼓之乐。--《孟子·梁惠王上》 打击乐器之一。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如鼓钹(鼓和铙钹。 鼓gǔ ⒈一种击打乐器,多为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战~。堂~。腰~。拨浪~。 ⒉曲艺大~书。~儿词。山东大~。 ⒊敲鼓,击鼓一~作气。〈引〉 ①拍,击,弹热烈~掌。~琴取乐。 ②发动,煽动,振作~动。摇唇~舌。进行~励。欢欣~舞。~足信心。 ⒋凸出,涨大你干吗~起嘴?背包装得~ ~的。 ⒌用风箱等扇~风。 ⒍〈古〉夜晚击鼓报更,因此代"更"三~(三更)。五~(五更)。 ⒎ ①打击乐与管乐合奏。 ②宣传提倡,也指吹嘘、浮夸。 ⒏ ①〈古〉作战擂鼓呐喊,以张声势~噪而进。 ②喧哗,起哄。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须 (本字作须”◇来写成有魀,现在又简化为须”。象形。从页,从彡,页,头,彡,表毛饰。指人面上的毛。本义胡须) 同本义 须,面毛也。--《说文》 须,谓颐下之毛。--《礼记·礼运》引《说文》 有君子白皙鬷须眉。--《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大夫以鱼须文竹。--《礼记·玉藻》 美须髯。--《汉书·高帝纪》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木兰诗》 须发咀。--《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须眉浊物(指趋炎附势,丧失气节的男人);虬须(卷曲的胡子);银须;黄须;长须;软须;须麋(须眉) 野兽的魀。泛指动、 须xū ⒈ ①须要务~注意、必~努力。 ②姓。 ⒉等待;等到。 ⒊ ①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后来泛指胡须~发、~眉。 ②须子触~、花~。

:鸣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同本义 鸣,鸟声也。--《说文》 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 鸣鹤在阴。--《易·中孚》 凤皇鸣矣。--《诗·大雅·卷阿》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鸡鸣》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 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泛指发声 震为鸣。--《易·说卦传》 萧萧马鸣。--《诗·小雅·车攻》 鸣玉者,佩玉也。--《南子·贾经》 驴一鸣。--唐·柳宗元《三戒》 虽大风不能鸣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 鸣míng ⒈禽兽或虫叫鸡~。鹿~。蝉~。 ⒉发响,使发响雷~。自~钟。~礼炮。 ⒊〈表〉感情,喊叫~谢。~不平。~冤叫屈。 ⒋表达意见、主张等百家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