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M 觅伴谁复听

"觅伴谁复听"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9:46:43


简介: “觅伴谁复听”出自宋代苏轼的《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ì bàn shuí fù tīng,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出处: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
内容:
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
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
学道恨日浅,问禅惭听莹。
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独游吾未果,觅伴谁复听
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
餔糟醉方熟,洒面呼不醒。
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
不如従我游,高论发犀柄。
溪南渡横木,山寺称小径。
(太平寺,俗号小径山。
)幽寻自兹始,归路微月映。
南望功臣山,云外盘飞磴。
三更渡锦水,再宿留石镜。
缅怀周与李,能作洛生咏。
明朝二子至,诗律严号令。
篮舆置纸笔,得句轻千乘。
玲珑苦奇秀,名实巧相称。
九仙更幽绝,笑语千山应。
空岩侧破瓮,飞流洒浮磬。
山前见?亦,候吏铙鼓竞。
我生本艰奇,尘土满釜甑。
山禽与野兽,知我久蹭蹬。
笑谓候吏还,御虎吾有命。
径山虽云远,行李稍可并。
颇讶王子猷,忽起山阴兴。
但报菊花开,吾当理归榜。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苏轼
诗人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翻译: 近年来在繁华,渐渐觉得先生胜。
要求五亩宅基,打扫乐清净。
学道恨时间短,问禅惭愧允许透明。
聊为山水行,于是这麋鹿性。
独自在我没有结果,找伴谁又听。
我宗古遗直,穷达交付前定。
吃酒糟、醉方成熟,洒上叫不醒。
为什么效仿燕蝙蝠,多次想争夺早晨天色。
不如跟我游,高论出发犀角柄。
溪往南渡过横木,山寺称为小直径。
(太平寺,俗称小径山。
)幽不久自此开始,回去的路微月映。
南望功臣山,云外绕飞空。
三更渡过锦水,再留下石镜。
缅怀周和李,能作洛生咏。
明天两个儿子到,诗律严格号令。
竹轿把纸和笔,有句轻视千乘。
玲珑苦奇丽,名与实技巧相符合。
九仙更幽绝,笑着对千山应。
空岩边破瓮,飞流洒浮磬。
山前见?也,候吏铙鼓竞。
我生计艰难奇,尘土满釜甑。
山禽和野兽,知道我长久困顿失意。
笑着对侦察兵回来,驾驭老虎我有命令。
径山虽然说远,行李逐渐可以同时。
很惊讶王子猷,忽然从山阴县兴。
只报告菊花开,我在理回榜。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读音: nián lái zhàn fēn huá, jiàn jué fū zǐ shèng.
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
yù qiú wǔ mǔ zhái, sǎ sǎo yuè qīng jìng.
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
xué dào hèn rì qiǎn, wèn chán cán tīng yíng.
学道恨日浅,问禅惭听莹。
liáo wèi shān shuǐ xíng, suì cǐ mí lù xìng.
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dú yóu wú wèi guǒ, mì bàn shuí fù tīng.
独游吾未果,觅伴谁复听。
wú zōng gǔ yí zhí, qióng dá fù qián dìng.
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
bù zāo zuì fāng shú, sǎ miàn hū bù xǐng.
餔糟醉方熟,洒面呼不醒。
nài hé xiào yàn fú, lǚ yù zhēng chén míng.
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
bù rú cóng wǒ yóu, gāo lùn fā xī bǐng.
不如従我游,高论发犀柄。
xī nán dù héng mù, shān sì chēng xiǎo jìng.
溪南渡横木,山寺称小径。
tài píng sì, sú hào xiǎo jìng shān.
(太平寺,俗号小径山。
yōu xún zì zī shǐ, guī lù wēi yuè yìng.
)幽寻自兹始,归路微月映。
nán wàng gōng chén shān, yún wài pán fēi dèng.
南望功臣山,云外盘飞磴。
sān gēng dù jǐn shuǐ, zài sù liú shí jìng.
三更渡锦水,再宿留石镜。
miǎn huái zhōu yǔ lǐ, néng zuò luò shēng yǒng.
缅怀周与李,能作洛生咏。
míng cháo èr zi zhì, shī lǜ yán hào lìng.
明朝二子至,诗律严号令。
lán yú zhì zhǐ bǐ, dé jù qīng qiān shèng.
篮舆置纸笔,得句轻千乘。
líng lóng kǔ qí xiù, míng shí qiǎo xiāng chèn.
玲珑苦奇秀,名实巧相称。
jiǔ xiān gèng yōu jué, xiào yǔ qiān shān yīng.
九仙更幽绝,笑语千山应。
kōng yán cè pò wèng, fēi liú sǎ fú qìng.
空岩侧破瓮,飞流洒浮磬。
shān qián jiàn? yì, hòu lì náo gǔ jìng.
山前见?亦,候吏铙鼓竞。
wǒ shēng běn jiān qí, chén tǔ mǎn fǔ zèng.
我生本艰奇,尘土满釜甑。
shān qín yǔ yě shòu, zhī wǒ jiǔ cèng dèng.
山禽与野兽,知我久蹭蹬。
xiào wèi hòu lì hái, yù hǔ wú yǒu mìng.
笑谓候吏还,御虎吾有命。
jìng shān suī yún yuǎn, xíng lǐ shāo kě bìng.
径山虽云远,行李稍可并。
pō yà wáng zǐ yóu, hū qǐ shān yīn xìng.
颇讶王子猷,忽起山阴兴。
dàn bào jú huā kāi, wú dāng lǐ guī bǎng.
但报菊花开,吾当理归榜。
韵脚: 拼音:mì bàn shuí fù tīng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九青  (仄韵) 去声二十五径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觅 (会意。从爪,从见。表示用手和眼去寻找。本义寻找,到处寻找) 同本义 是犹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觅路。--《晋书·武帝纪》 自行搜觅。--《聊斋志异·促织》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觅汉(雇工);觅举(士人到处请托人,求人荐举);觅句(指诗人构思、寻觅诗句);觅食(寻找食物);觅死(求死,寻死);觅取(求取);觅活(求活命);觅婚(求婚) 偷窃 我觅得禁魂张员外的一包儿细软,我将归客店里去,安在头边,枕着头。你觅着我的时,你便去上东京。--《喻世明言》 雇 觅(覔)mì找,寻求~食。~路。寻~。

:伴 陪同;依随 伴张驰之信期。--《楚辞·悲回风》。注俱也。” 二贵酋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伴宿(出殡前一天夜里,亲属等人通宵守灵);伴游(陪同游玩) 配合 相比 他都是前生修的,咱拿甚么伴他?--《醒世姻缘传》 伴 伴侣;同伴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楚辞·九章·惜诵》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羁魂(旅魂)有伴,当不孤寂。--清·袁枚《祭妹文》 伴 bàn ①同伴结~同行。 ②陪伴;随同~奏。 【伴侣】一起生活,或一起工作,或一起旅行的人终身~(指夫妻)。 【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如男性$染色体上的血友病基因,只能随$染色体传给其女儿,而不能传给其儿子。又称性连环、性连锁。 【伴奏】乐曲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由一件或多件乐器担任,来衬托主要的歌唱或器乐演奏部分。也指烘托舞蹈的器乐配乐。

:谁 (形声。从言,隹声。金文字形,象鸟在叫。①基本义什么人。《左传·隐公元年》其谁曰不然?”②什么。《说文》何也。”) 哪个人或哪些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又如那是谁;站在门口的人是谁;这个单位谁当政;你把书给了谁?谁承望(谁想到);谁家子(谁,何人);谁子(谁氏,何人);谁当(谁人,何人) 某人 每个人 表示疑问。指事物,相当于什么” 谁shéi(又读shuí)代词。 ⒈疑问代词。什么人~在说话? ⒉任何人这件事~都能做。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来繁化,加义符彳 ”,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復,往来也。--《说文》 反复其道。--《易·复》 公归不复。--《诗·豳风·九羘》 扬触捆復。--《仪礼·大射仪》 无往不復。--《易·泰》 卒乃復。--《书·舜典》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南朝梁《与陈伯之书》 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死者不可復生。 复(復) fù ⒈返,回去往~。至今五十年而不~。 ⒉回答,回报~命。~信。报~。~仇。 ⒊还原,使回归恢~。~原。~员军人。 ⒋又,再死灰~燃。冀~得兔,兔不可~得(冀希望)。 ⒌重叠,繁多的,不是单一的~杂。~层。~句。重~。山重水~疑无路。~式立交桥。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 听(聽)tīng ⒈用耳朵接受声音~录音。兼~则明。偏~则暗。 ⒉顺从,接受~话。~从。~指挥。言~计从。 ⒊随,任凭~便。~凭。~之任之。 ⒋治理,处理兼~万事(兼同时)。~政(旧指封建帝王处理政事)。 ⒌判决断狱~讼(狱、讼官司,诉讼)。 ⒍等候~回音。~候分派。 ⒎马口铁筒(英语tin的译音)。也用作量词两~汽油。三~饼干。 听yǐn 1.笑貌。 2.见"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