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咫尺齐山色

"咫尺齐山色"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17:43:26


简介: “咫尺齐山色”出自明代张治的《清溪阻雨》,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chǐ qí shān sè,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处: 《清溪阻雨》
内容:
客愁已若此,况听雨声多。
潮气连沧海,江光涌白波。
暝云低野度,湿鸟掠船过。
咫尺齐山色,萧萧锁薜萝。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张治
诗人介绍: (1488—1550)湖广茶陵人,字文邦,号龙湖。正德十六年会试中式,世宗即位,成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入为文渊阁大学士,进太子太保。常以兵弱民穷而天下干耗、经费无纪为忧。对人态度平易,喜奖掖士类。有《龙湖文集》。
翻译:

《清溪阻雨》是明代诗人张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溪阻雨
客愁已若此,况听雨声多。
潮气连沧海,江光涌白波。
暝云低野度,湿鸟掠船过。
咫尺齐山色,萧萧锁薜萝。

中文译文:
清澈的溪水阻挡了雨水,
客人的忧愁已经如此深重,更何况听着雨声不断。
潮湿的气息与广阔的海洋相连,江水的光芒翻涌起白色波浪。
夜幕中的云朵低垂在田野上,湿漉漉的鸟儿掠过船头。
咫尺之间展现出一片连绵的山色,寂静中藤萝纠结交缠。

诗意和赏析:
《清溪阻雨》描绘了一幅雨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忧愁。诗人通过雨水被清溪阻挡,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忧愁。客人的忧愁已经如此深重,听着雨声更加凸显了他的心境。诗中的潮气与沧海相连,江水波浪翻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天的景象。夜幕中低垂的云朵和湿漉漉的鸟儿掠过船头,细腻地描摹了雨中的动静。咫尺之间的山色和藤萝的纠结,则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困扰。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在雨天中所感受到的孤寂和忧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将诗人内心情感与外在景物相结合,构建出一幅幽深而富有意境的画面。读者在赏析该诗时,可以感受到雨天的寂静和阻隔,以及诗人内心的痛苦和迷茫,进而产生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kè chóu yǐ ruò cǐ, kuàng tīng yǔ shēng duō.
客愁已若此,况听雨声多。
cháo qì lián cāng hǎi, jiāng guāng yǒng bái bō.
潮气连沧海,江光涌白波。
míng yún dī yě dù, shī niǎo lüè chuán guò.
暝云低野度,湿鸟掠船过。
zhǐ chǐ qí shān sè, xiāo xiāo suǒ bì luó.
咫尺齐山色,萧萧锁薜萝。
韵脚: 拼音:zhǐ chǐ qí shān sè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三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咫 (形声。从尺,只声。本义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同本义 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周尺也。--《说文》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吾不能行也咫。--《国语·晋语》 是知无咫。--《国语·楚语》。注言少也。” 又如咫尺之书(书信) 咫 比喻距离很近 晋视道如咫。--《周书·太子》。注喻近。” 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君子无行咫步而忘之。--《吕氏春秋》 又如咫步(短距离);咫见(短浅的见识);咫书(咫尺之书); 咫zhǐ ⒈周代时期八寸为一咫。 ⒉ ①很短或很近~尺之木。近在~尺。 ②微小无~尺之功。

:尺 chi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说文》 按,古代长度单位。各代制度不一。如尺一(尺一板、尺一书、尺一牍、尺一诏等都是指诏书。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尺一”又指书信) 尺 chě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参看 【工尺】。又见chǐ。 尺 chǐ ①长度单位。 ②市尺合1/3米。 ③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的器具丁字~。 ④像尺的东西。计算~。又见chē。 【尺八】古代竹制管乐器。管长一尺八寸,故名。有六指孔,另一孔蒙竹膜,竖吹。宋代后不用。今仍流行于日本,形制稍异。 【尺带珠丹】(697-754)吐蕃赞普。在位期间,国力强盛,曾向唐求婚和亲,唐中宗以养女金城公主远嫁吐蕃。730年,与唐会盟,734年分界立碑,约以互不侵犯。 【尺牍】文体名称。即书信。牍古代书写用的木简。作书信用的木简约长一尺。 【尺短寸长】(由于应用在不同的地方)一尺也有显短的时候,一寸也有显长的时候。比喻每个人或各种事物都有长处也有短处。 【尺规】直尺和圆规的统称。 【尺规作图】以直尺和圆规为工具,按照作图公法所允许的范围加以有限次组合而完成的作图方法。 尺chě ⒈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尺chǐ ⒈长度单位。市尺一~为十寸,十~为一丈。三市~为一米。 ⒉量长短的器具竹~。钢~。 ⒊一种制图用具放大~。丁字~。 ⒋像尺的东西仿~。镇~(压纸用)。 ⒌中医切脉部位之一脉三部,寸关~。 ⒍ ⒎ ⒏ ⒐

:齐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同本义 齬,禾麦吐穗上平也。--《说文》 立如齐。--《礼记·曲礼》 整齐 其君齐明衷正。--《国语·周语》 为齐敬也。--《国语·楚语》 气候不齐。--唐·杜牧《阿房宫赋》 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王羲之《题笔阵图》 进退得齐焉。--《白虎通·礼乐》 又如齐均(整齐均匀);齐贝(整齐的贝壳。即编贝”);齐肃(整齐严肃) 平等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 齐(齬)qí ⒈一致,不乱,一同,等同~心。整~。一~。百花~放。水深~腰。 ⒉全,完全~全。人到~了。 ⒊治理~家。~民。 ⒋周代诸侯国名,战国时七雄之一,在今山东东北及河北东南一带。 ⒌朝代名 ①南朝之一,又称"南齐",公元479-502年。第一代君主是萧道成。 ②北朝之一,又称"北齐",公元550-577年。第一代君主是高洋。 齐jī 1.通"跻"。升;登。 2.通"齑"。指用酱拌和切碎的菜和肉。泛指酱菜或腌菜。 齐zhāi 1.庄重;严肃恭敬。 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庄敬。 3.古人祭祀或典礼所居的宫室,所用的器物。参见"齐宫"﹑"齐服"﹑"齐牛"。 齐jì 1.后作"剂"。将多种药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药物。 2.泛指药料。 3.后作"剂"。调剂;调和。 4.后作"剂"。酌量。 5.后作"剂"。分量。 6.后作"剂"。量词 。多用以计量药物。 7.后作"剂"。指调味品。 8.后作"剂"。差别。 9.带糟的浊酒。 10.引申指酿造。 11.合金。 12.界限。 13.指极限。 14.限制;局限。 15.通"济"。成功;成熟。 16.通"济"。助长;辅助。 17.通"济"。止息;平定。 18.通"济"∶;顺利。 19.通"齮"。疾。敏捷;快速。参见"齐给"﹑"齐疾"。 20.通"齮 "。疾。明智。参见"齐圣"。 21.通"齮"。疾。辨明。《易.系辞上》"齐小大者存乎卦。"韩康伯注"齐,犹言辩也。"一说,齐,列,序列。见清愈樾《诸子平议.周易二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五。 齐zī 1.古指长衣下部的缉边。 2.泛指长衣的下摆。 3.谓将丧服下部的边折转缝起来。 4.引申指丧服。参见"齐衰"﹑"齐斩"。 5.通"资"。财物。 6.通"资"。见"齐 斧"。 7.通"茨"。蒺藜。一种有刺的野生草本植物。 8.通"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齐jiǎn 1.通"剪"。修剪;截断。 2.通"醮"。古代婚礼的一种仪式。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色〈名〉 (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同本义 色,颜气也。--《说文》 五气五色。--《周礼·疾医》 其色必寿。--《素问·三部九侯论》 形体色理以目异。--《荀子·正名》 载色载笑。--《诗·鲁颂·泮水》 又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我言若,王色不许我。--《史记·商君列传》 故以声声怖之。--《资治通鉴》 又如面色(脸上的气色);色喜(脸上显出欢喜之色);色笑(开颜欢笑);色沮(脸 色shǎi ⒈指颜色(用于口语)掉~儿。印彩~吧。 色sè ⒈指颜色红~。黄~。目能辨~。 ⒉脸的表情、样子脸~。喜形于~。 ⒊种类,品种货~齐全。各~食品。 ⒋品质,质量英雄本~。成~。足~金首饰。 ⒌情景,景象天~。景~。春~。 ⒍妇女容貌姿~。 ⒎情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