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F 访道亦重趼

"访道亦重趼"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3 01:19:23


简介: “访道亦重趼”出自宋代范成大的《李仲镇懒窝》,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ǎng dào yì chóng jiǎ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出处: 《李仲镇懒窝》
内容:
求名当著鞭,访道亦重趼
二边俱不住,三昧不如懒。
向来南岳师,自谓极萧散。
收涕且无绪,客至那可款。
争如懒窝高,门外辙常满。
殊不妨啸歌,秉烛苦夜短。
天寒雪欲花,屋角黄云晚。
径须烦二妙,对洗玻璃盏。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范成大
诗人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翻译:

《李仲镇懒窝》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求名当著鞭,访道亦重趼。
二边俱不住,三昧不如懒。
向来南岳师,自谓极萧散。
收涕且无绪,客至那可款。
争如懒窝高,门外辙常满。
殊不妨啸歌,秉烛苦夜短。
天寒雪欲花,屋角黄云晚。
径须烦二妙,对洗玻璃盏。

诗意:
《李仲镇懒窝》以诗人范成大的自嘲和对闲逸生活的追求为主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不如懒散自在的态度,以及对南岳师(指南岳衡山的道士)的访问和对客人的款待。诗人认为懒散的生活方式比追求名利更加高尚,他喜欢待在自己的懒窝里,不愿离开。诗中还描绘了冬天的寒冷和夜晚的短暂,以及窗外的雪花和黄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琐事的烦恼,他需要洗玻璃盏,但这些琐事并不能阻止他享受懒散的生活。

赏析:
《李仲镇懒窝》以幽默、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懒散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使用了一些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如将追求名利比作驱使自己的鞭子,将南岳师的生活与自己的懒散相对比。诗人通过对自己的生活态度的描述,展示了一种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心境。诗中的描写也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如懒窝高耸、门外辙常满等,给人一种宁静、安逸的画面。整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懒散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名利的追求与对闲逸生活的向往的矛盾心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iú míng dāng zhe biān, fǎng dào yì chóng jiǎn.
求名当著鞭,访道亦重趼。
èr biān jù bú zhù, sān mèi bù rú lǎn.
二边俱不住,三昧不如懒。
xiàng lái nán yuè shī, zì wèi jí xiāo sàn.
向来南岳师,自谓极萧散。
shōu tì qiě wú xù, kè zhì nà kě kuǎn.
收涕且无绪,客至那可款。
zhēng rú lǎn wō gāo, mén wài zhé cháng mǎn.
争如懒窝高,门外辙常满。
shū bù fáng xiào gē, bǐng zhú kǔ yè duǎn.
殊不妨啸歌,秉烛苦夜短。
tiān hán xuě yù huā, wū jiǎo huáng yún wǎn.
天寒雪欲花,屋角黄云晚。
jìng xū fán èr miào, duì xǐ bō lí zhǎn.
径须烦二妙,对洗玻璃盏。
韵脚: 拼音:fǎng dào yì chóng jiǎn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访 :访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同本义 詌,泛谋也。--《说文》 詌,谋也。--《尔雅》 王访于箕子。--《书·洪范》 访予落止。--《诗·周颂·访落》 受纳访--《周礼·内史》 使访物官。--《国语·楚语》 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访断(咨询决疑);访覃(问及);访讯(讯问;打听) 引申为访问、拜访(敬词)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时余方访君寓。--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访 访 fǎng ⒈询问,调查~贫济困。查~。采~。 ⒉探望~亲会友。相~。探~。拜~。〈引〉寻求~求。 ⒊查,侦察明察暗~。 ⒋ 【访问】有目的地探望~问水稻专家。

:道 (形声。从辵,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

:亦 (指事。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腋”的本字。本义人腋窝) 同本义 亦,人之臂亦也。--《说文》。字俗作腋 胳谓之腋。--《广雅》 腋在肘后。--《埤苍》 亦 也;也是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战国策·魏策》 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以,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 亦yì也,同样,也是人云~云。反之~然。~步~趋(形容处处摹仿,追随他人)。 亦yī 1.人的腋窝。 2.副词。也;也是。 3.副词。又。 4.副词。尚;犹。 5.副词。已;已经。 6.副词。仅仅;只是。 7.副词。皆。 8.连词。假如,如果。 9.助词 ,无义。 10.实在;毕竟。 11.犹以。 12.通"奕"。大。 13.通"奕"。重,累。参见"亦世"。 14.通"易"。 15.姓。宋有进士亦尚节。见《万姓统谱》。

:重 chong (字源见重”) 重复,重叠 四阿重屋。--《考工记·匠人》。注复笮也。” 设重帘。--《周礼·掌次》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王无重世之德。--《史记·春申君传》 重金兼紫。--《后汉书·吕强传》 圜有九重,孰营度之?--《楚辞·天问》 又如这两个例子重了;重句(重复的文句);重字(重复的字);重卦(重叠八卦);重席(重叠的垫席);重轩(双重栏杆) 双,成对 盖二以重。--《仪礼·少牢礼》 又如重五(阴历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重瞳(传说舜与

:趼 趼子 趼 jiǎn ⒈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或分泌某种物质做成的壳。家蚕、柞蚕和蓖麻蚕等的茧是缫丝的原料蚕~。家蚕~子。卖蚕~儿。 ⒉手、脚上因劳动、走路等摩擦而生的硬皮脚底有老~。 趼yàn 1.谓兽足前部着地。 2.行走。 趼yán 1.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