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谛听吾言

"谛听吾言"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3 19:55:44


简介: “谛听吾言”出自唐代吕岩的《劝世》,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dì tīng wú yá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
出处: 《劝世》
内容: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一毫之恶,劝君莫作。
衣食随缘,自然快乐。
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天眼昭昭,报应甚速。
谛听吾言,神钦鬼伏。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吕岩
诗人介绍: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翻译:

诗词的中文译文:
劝世,唐代吕岩

一点点的善行,是为了方便他人的。一点点的恶行,劝你不要去做。衣食顺其自然,自然就会快乐。算命只是随缘,何必要卜筮。欺骗他人会招来祸端,宽宏待人才是福分。天眼明明是可以看清,报应是相当迅速。请认真聆听我的话,神明会崇敬,鬼魂会俯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直白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人们行为道德的劝诫和警示。作者指出,一点点的善行可以使他人受益,而一点点的恶行则应该被我们避免。衣食应该顺其自然,不追求过分的富贵,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诗中提到算命卜筮,是对迷信行为的嘲讽,认为命运应该顺其自然,而不是迷信地去寻找答案。作者还强调欺骗他人会招来祸端,宽宏待人才是福分,天眼明明是可以看清一切,报应也是及时而准确的。最后,作者希望读者能够认真聆听自己的劝告,神明会崇敬,鬼魂会俯首。

整首诗以短小精炼的文字传达了作者的思想,语言简练而直接,警示读者要遵循道德,言行正直。诗的格律简单明了,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将复杂的道德观念通过简单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具有很高的启示作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ī háo zhī shàn, yú rén fāng biàn.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yī háo zhī è, quàn jūn mò zuò.
一毫之恶,劝君莫作。
yī shí suí yuán,
衣食随缘,
zì rán kuài lè.
自然快乐。
suàn shì shèn mìng, wèn shén me bo.
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qī rén shì huò, ráo rén shì fú.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tiān yǎn zhāo zhāo, bào yìng shén sù.
天眼昭昭,报应甚速。
dì tīng wú yán, shén qīn guǐ fú.
谛听吾言,神钦鬼伏。
韵脚: 拼音:dì tīng wú yán
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谛 (形声。从言,帝声。本义细察;详审) 同本义 谛,审也。从言,帝声,字亦作謆。--《说文》 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三国志》 明白;了解 或有未谛,循循诱之。--鲁迅《且介亭杂文》 谛 详细,仔细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谛听(仔细地听) 谛 佛教名词。谓真实无谬的道理 实义是谛义、真义、如义、不颠倒义、无虚诳义。--《大毗婆沙论》 事物的 谛 dì ①仔细(看或听)~听。 ②道理;真理真~。 谛tí 1.号哭。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 听(聽)tīng ⒈用耳朵接受声音~录音。兼~则明。偏~则暗。 ⒉顺从,接受~话。~从。~指挥。言~计从。 ⒊随,任凭~便。~凭。~之任之。 ⒋治理,处理兼~万事(兼同时)。~政(旧指封建帝王处理政事)。 ⒌判决断狱~讼(狱、讼官司,诉讼)。 ⒍等候~回音。~候分派。 ⒎马口铁筒(英语tin的译音)。也用作量词两~汽油。三~饼干。 听yǐn 1.笑貌。 2.见"听听"。

:吾 (形声。从口,五声。本义我) 同本义 吾,我自称也。--《说文》 吾,我也。--《尔雅·释诂》 愿吾子之教之也。--《仪礼·士冠礼》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老子》 莫吾知兮。--《楚词·屈原·涉江》 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不吾知也。 按,在上古时代,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别,吾不用于动词后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又如吾侪(我等,我辈,我们);吾当(我);吾侬(我);吾谁与归(我将从谁);吾爱(我所爱的人);吾兄(对朋友的称呼;称自己的兄长);吾祖(我的祖先);吾与(我的同伴、同伙);吾庐 ( 吾wú我,我的~友。 吾yú 1.见"吾吾"。 2.通"虞"。兽名用字。 3.通"虞"。见"吾丘"。 4.通"鱼"。参见"吾山"。 吾yá 1.见"吾子"。 2.地名用字。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 志以发言。--《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左传·昭公九年》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言,心声也。--《法言·问神》 言,口之利也。--《墨子经》 言者所以在意。--《庄子·外物》 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趋机而言。--《后汉书·列女传》 言讫不见。--明·魏禧《大铁椎 言yán ⒈话语~。诺~。有~在先。~而有信。 ⒉讲,说~语。~行一致。身教重于~教。 ⒊汉语中的一个字,也指一句话五~绝句。七~乐府。一~为定。 ⒋文言中的动词词头(无义)驾~出游(驾驾车)。 言yàn 1.诉讼。 2.通"唁"。慰问。 言yín 1.参见"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