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S 杀身固有道

"杀身固有道"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2:22:54


简介: “杀身固有道”出自宋代苏轼的《和陶咏三良》,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 shēn gù yǒu dào,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出处: 《和陶咏三良》
内容:
此生太山重,忽作鸿毛遗。
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
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
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
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
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
顾命有治乱,臣子得从违。
魏颗真孝爱,三良安足希。
仕宦岂不荣,有时缠忧悲。
所以靖节翁,服此黔娄衣。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苏轼
诗人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翻译:

《和陶咏三良》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此生太山重,忽作鸿毛遗。
这一生真是太过沉重,像是一根鸿毛般的遗失。

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
三个儿子都死了,只因为一句话,他们的功绩已微不足道。

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
晏平仲真是贤德之人,为国家尽心尽力,不考虑个人私利。

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
我怎能像狗马一样,只追求君主的赏赐。

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
舍身成仁是有道理的,坚守大节不会有所损失。

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
君主为了国家而死,我愿与他同归于尽。

顾命有治乱,臣子得从违。
尽管重视生命,但在治乱之间,臣子也必须违背常理。

魏颗真孝爱,三良安足希。
魏颗真是孝爱之人,三良之行安稳难得。

仕宦岂不荣,有时缠忧悲。
在官场任职当然光荣,但有时也会受到困扰和忧伤。

所以靖节翁,服此黔娄衣。
因此,我愿意守护节操,穿上这件黔娄衣。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轼对忠诚、孝道和节操的思考和赞美。诗中通过描写三良的牺牲和晏平仲的忠诚,表达了对这些品德的赞扬。作者以自己的观点回应了这些品德的价值和意义,并表达了对传统道德价值的坚守和推崇。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忠诚和道德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伦理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cǐ shēng tài shān zhòng, hū zuò hóng máo yí.
此生太山重,忽作鸿毛遗。
sān zi sǐ yī yán, suǒ sǐ liáng yǐ wēi.
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
xián zāi yàn píng zhòng, shì jūn bù yǐ sī.
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
wǒ qǐ quǎn mǎ zāi, cóng jūn qiú gài wéi.
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
shā shēn gù yǒu dào, dà jié yào bù kuī.
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
jūn wèi shè jì sǐ, wǒ zé tóng qí guī.
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
gù mìng yǒu zhì luàn, chén zǐ dé cóng wéi.
顾命有治乱,臣子得从违。
wèi kē zhēn xiào ài, sān liáng ān zú xī.
魏颗真孝爱,三良安足希。
shì huàn qǐ bù róng, yǒu shí chán yōu bēi.
仕宦岂不荣,有时缠忧悲。
suǒ yǐ jìng jié wēng, fú cǐ qián lóu yī.
所以靖节翁,服此黔娄衣。
韵脚: 拼音:shā shēn gù yǒu dào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杀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同本义 殺,戮也。--《说文》 武王胜殷杀纣。--《墨子·三辩》 杀气浸盛。--《吕氏春秋·仲秋》 为杀矢。--《考工记·冶氏》 杀其君,虔于乾溪。--《谷梁传·昭公十三年》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子罕杀宋君而夺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杀(殺)shā ⒈弄死,使失去生命~敌。~猪。~虫剂。 ⒉战斗~退侵略军。~出重围。 ⒊消减,残败~风景。~威风。我花开后百花~。 ⒋收束,断绝~帐。~尾。 ⒌勒紧,扣紧~一~带子。 ⒍药物等刺激身体感到疼痛擦了这种药后~得慌。 ⒎在动词后。〈表〉程度深愁~人。喜~人。 ⒏ ⒐ ①凶恶的气势~气腾腾。 ②发泄不愉快的情绪你拿谁~气? 杀shài 1.减省。 2.等差。 3.衰微,凋零。 4.指歉收。 5.消化;消耗。 6.细小。 7.裁去(多余的)。 8.古代套在尸体下肢上的布袋。 杀sà 1.散落;散布。 2.古代为护城而设置的防卫据点。 3.枯干貌。 杀shì 1.古指臣杀君﹑子杀父的行为。

:身〈名〉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 身shēn ⒈人或动物的躯体~体。~躯。人~子。半~像。〈引〉物的主体部分车~。床~。树~∮~。 ⒉自己,亲自自~。亲~。以~作则。~体力行。~教重于言教。 ⒊生命舍~救人。以~殉职。 ⒋指人的地位~份。~败名裂。 ⒌怀孕~孕。她有了~子。 ⒍套(指衣服)他穿了一~新衣裳。 ⒎ ⒏ ⒐ ①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学生~分。公证人~分。 ②物品的质量这种面粉的~分挺好呀! 身yuān 1.见"身毒"。

:固 (形声。从囗,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固,四塞也。--《说文》 亦孔之固。--《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 脩陈固列。--《左传·成公十六年》 弱颜固植。--《楚辞·招魂》 筋骨欲其固也。--《吕氏春秋·达郁》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汉·贾谊《过秦论》 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荀子·王霸》 良马固车。--《韩非子·难势》 又如固项(牛皮制的护领);固阴(隆冬时阴气固结);固植(根基巩固。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固gù ⒈结实,坚硬,牢靠坚~。~体。~若金汤。兵劲城~。 ⒉坚定,不变动~定。~守阵地。 ⒊坚持,执拗~辞。~执己见。顽~不化。 ⒋鄙陋~陋。 ⒌原来,本来~当如此。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⒍ ①〈表〉先承认某事实、情况,以引起下文转折这件事~然困难重重,但我们一定能按时完成。 ②〈表〉既承认这,也不否定那这张照片~然好,但那一张也不错。 ③〈表〉先承认原来的,而后面又要否定这篇文章~然好,但缺点、漏洞甚多。

:有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无"相对。 ①〈表〉所属她~部录像机。 ②〈表〉存在~见解。~希望。~花~草。 ③〈表〉发生和出现他~伤了。情况~了变化。 ④〈表〉估量或比较这只鸡~五斤多。他~你那样高了。 ⑤〈表〉大或多~把年纪。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于某些动词前面。〈表〉客气~请。~坐。~劳。 ⒊占据占~。孙权据~江东。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时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汉语词头,作助词(无义)~夏。~周。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有条件的,有边际的,可以穷尽的~限公司。 ②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 有yòu同"又"。还有,再加上三十~六。

:道 (形声。从辵,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