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P 譬海浮冰沤

"譬海浮冰沤"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4 00:18:28


简介: “譬海浮冰沤”出自明代于慎行的《感怀》,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ì hǎi fú bīng ō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出处: 《感怀》
内容:
东出长安门,倚马息道周。
上有百年木,下有万古流。
华轩驰广陌,冠盖如云浮。
去者日以远,来者日以遒。
朱颜入朝市,皓首将安求。
应侯朝上书,蔡泽暮西游。
荣枯在瑀仰,譬海浮冰沤
所以赤松徒,屣脱万户侯。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于慎行
诗人介绍: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翻译:

《感怀》

东出长安门,
倚马息道周。
上有百年木,
下有万古流。

华轩驰广陌,
冠盖如云浮。
去者日以远,
来者日以遒。

朱颜入朝市,
皓首将安求。
应侯朝上书,
蔡泽暮西游。

荣枯在瑀仰,
譬海浮冰沤。
所以赤松徒,
屣脱万户侯。

中文译文:

东出长安门,
倚马静立在周道上。
上方有百年古木,
下方有万古长河。

华轩从宽阔的大街上飞驰而过,
车马冠盖犹如云朵飘浮。
去的人渐渐远去,
来的人日渐增多。

红颜进入朝市,
白发老者将何所求?
应侯上书表明自己的心意,
蔡泽却在傍晚时分西游。

兴衰荣辱都在仰望的瑀中,
如同海上漂浮的冰沤。
所以赤松只能成为徒有虚名,
履行着千万户侯的角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文人于慎行创作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怀之情。

诗中的东出长安门,倚马息道周,描绘了诗人静立在周道上,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上方的百年古木和下方的万古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延续,使得诗人对时光的变迁有了更深的感慨。

华轩驰过宽阔的大街,车马冠盖犹如云朵飘浮,表现了繁华热闹的都市景象。去的人越来越远,来的人却日渐增多,揭示了人世间的离合悲欢,以及人们对于生活和未来的追求。

朱颜进入朝市,皓首的老者将何所求,反映了人在不同阶段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的变化。年轻时追求美丽和欢愉,而到了晚年则更加关注内心的安宁和意义。

诗中还提到了应侯上书和蔡泽暮西游,这些是对于时代变迁和官场生涯的描写。应侯朝上书表明了诗人对于社会和政治的关注,而蔡泽暮西游则暗示了人生在漫长岁月中的不同阶段和转变。

最后的两句“荣枯在瑀仰,譬海浮冰沤。所以赤松徒,履脱万户侯”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抱怨和无奈。红颜白发、荣辱兴衰都在瑀仰(指向上仰视)之间,如同海上漂浮的冰沤。赤松只能成为虚名,履行着千万户侯的角色,突显了现实社会中权力和地位的虚幻和无常。

整首诗词通过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意丰富,语言简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特点和人们对于时光和命运的矛盾感受。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引发人们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dōng chū cháng ān mén, yǐ mǎ xī dào zhōu.
东出长安门,倚马息道周。
shàng yǒu bǎi nián mù, xià yǒu wàn gǔ liú.
上有百年木,下有万古流。
huá xuān chí guǎng mò, guān gài rú yún fú.
华轩驰广陌,冠盖如云浮。
qù zhě rì yǐ yuǎn, lái zhě rì yǐ qiú.
去者日以远,来者日以遒。
zhū yán rù cháo shì, hào shǒu jiāng ān qiú.
朱颜入朝市,皓首将安求。
yīng hóu cháo shàng shū, cài zé mù xī yóu.
应侯朝上书,蔡泽暮西游。
róng kū zài yǔ yǎng, pì hǎi fú bīng ōu.
荣枯在瑀仰,譬海浮冰沤。
suǒ yǐ chì sōng tú, xǐ tuō wàn hù hòu.
所以赤松徒,屣脱万户侯。
韵脚: 拼音:pì hǎi fú bīng ōu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仄韵) 去声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譬〈名〉 (形声。从言,辟声。本义譬如,比喻) 同本义 譬,喻也。--《说文》 譬彼舟流。--《诗·小雅·小弁》 能近取譬。--《论语》 臣窃为公譬可也。--《战国策·齐策》 又如譬如(举例以比喻);譬犹(譬诸。譬若。譬如);譬况(比喻形容);譬谕(比喻) 譬 〈动〉 晓谕,使人知晓 又譬诸外戚。--《后汉书》。注譬,晓谕也。” 又如譬称(用譬喻的言辞解说);譬类(以类相比喻) 明白,晓得 言之者虽诚,而闻之未譬。--《后汉书》。注譬,犹晓也。” 譬pì ⒈比喻,打比方~喻。~如。 ⒉了解,领会闻之未~。

:海〈名〉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海 海hǎi ⒈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东~。渤~。地中~。 ⒉大湖或大池的名称青~。洱~。中南~。 ⒊巨大的~盆。~量。夸~口。 ⒋众多的林~。文~。会~。人山人~。 ⒌容量大的器皿~坛。墨~。 ⒍

:浮〈动〉 (形声。从水,孚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浮,氾也。--《说文》 载沉载浮。--《诗·小雅·菁菁者莪》 浮,漂也。浮游也。--《广雅》 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浮于济漯。--《书·禹贡》 过夏首而西浮兮。--《楚辞·哀郢》 浮天无岸。--《文选·桦·海赋》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油浮于水面;浮梗(随水漂浮的残梗);浮蛆(酿酒未熟时,漂浮在酒浆上的泡沫);浮没(漂流淹没);浮月(浮在水面的月影)。也指 浮 fú ⒈漂,跟"沉"相对漂~。飘~。~云。~力。〈引〉行船~长江而下。 ⒉表面的~皮。鞋上有~土。 ⒊空虚,不实在~夸。虚~。抑~华。 ⒋不沉着,不冷静轻~。~躁。 ⒌暂时,不定的~记。~支。 ⒍超过,多于~额。官~于事。 ⒎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雕塑形象。 ⒏ 【浮屠】 【浮图】 ①佛(释迦牟尼)。 ②和尚。 ③佛塔七级~屠。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 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

:沤 长时间地浸泡 沤,久渍也。--《说文》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诗·陈风·东门之池》 又如沤麻池(沤麻的水池);沤纻(亦作沤苎”。沤麻);沤罨(长时间地浸泡并覆以泥,使之腐烂);沤营(水浸茅草使柔韧) 壅埋堆积 用润肤的香蜜涂抹皮肤。香蜜即称沤子” 沤 水中浮泡 沤(漚)òu长时间浸泡~麻。~肥料。 沤(漚)ōu水炮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