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囷米谅难求

"囷米谅难求"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23:58:24


简介: “囷米谅难求”出自宋代胡寅的《喜雨》,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ūn mǐ liàng nán qiú,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出处: 《喜雨》
内容:
闻说频年旱,先怀并日忧。
家书不易到,囷米谅难求
一雨连三夕,千仓裕九秋。
若为知帝力,鼓腹听蛮讴。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胡寅
诗人介绍: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翻译:

《喜雨》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连年旱灾,我心中充满担忧。
家书未能送达,谷仓里的米粮难求。
一场雨连绵三夜,让九秋的粮仓丰裕。
如果知道皇帝的力量,我会饱腹听着南方的歌谣。

诗意:
《喜雨》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旱灾的忧虑和对雨水的渴望。在连续多年的旱灾中,作者深感家书难以传递,粮食供应也变得困难。然而,当终于迎来一场连绵不断的雨水时,九秋的粮仓得以丰盈。诗人希望当朝的皇帝能够了解百姓的困苦,能够鼓舞人们的士气,让他们听着南方的歌谣,感受喜雨带来的喜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旱灾的担忧和对雨水的渴望,展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怀。通过描写家书难传和粮食困难的情境,作者将旱灾的严重性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生动地展现出来。而当雨水终于降临时,九秋的粮仓丰满,给人以希望和喜悦。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当朝皇帝的期望,希望皇帝能够关注民众的疾苦,鼓舞人心,使人们能够在雨中欢歌。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展示了人们对喜雨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它既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现实困境,也透露了作者对于皇帝的期望和对社会正义的呼唤。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胡寅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én shuō pín nián hàn, xiān huái bìng rì yōu.
闻说频年旱,先怀并日忧。
jiā shū bù yì dào, qūn mǐ liàng nán qiú.
家书不易到,囷米谅难求。
yī yǔ lián sān xī, qiān cāng yù jiǔ qiū.
一雨连三夕,千仓裕九秋。
ruò wéi zhī dì lì, gǔ fù tīng mán ōu.
若为知帝力,鼓腹听蛮讴。
韵脚: 拼音:qūn mǐ liàng nán qiú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囷qūn〈古〉一种圆形谷仓。

: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同本义 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 米麜有虞氏之痒也。--《礼记·明堂位》 又如粟米;花生米 特指稻米 饷米千斛,修书累纸。--《世说新语·雅量》 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周礼·地官》 又如米烂陈仓,财高北斗(白米烂在仓里,钱财高过北斗。形容极其富有);米缆(用米粉制成的线状食品,亦称米线或米 米mǐ ⒈脱壳的谷类,特指脱壳的稻谷子实。泛指某些谷物子实,或植物已去了壳的子实大~。小~。玉~。花生~。 ⒉长度单位,旧名公尺。1米等于100厘米,合三市尺。 ⒊

:谅 (形声。从言,京声。本义诚实;信实) 同本义 谅,信也。--《说文》 众信曰谅。--《方言一》 请肆简谅。--《礼记·内则》 友直友谅。--《论语》 易直子谅之心。--《礼记·祭义》 私直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楚辞·九辩》 又如谅直(诚信正直) ;谅士(诚信之士);谅节(高尚的节操);谅实(真诚) 固执,坚持己见 君子贞而不谅。--《论语·卫灵公》 谅 谅解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鄘风·柏舟》 未必谅某此心也。--欧阳修《与刁景纯学士书》 又如本着互谅互让 谅liàng ⒈原谅,体谅见~。~我此心。 ⒉料想~必。~他不敢。 ⒊诚信~哉斯言。 ⒋ 谅liáng 1.通"良"。《礼记.乐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孙希旦集解﹕"朱子云﹕子﹑谅,当从《韩诗外传》作慈﹑良。"一说谅字仍用 本义,义为诚信。孔颖达疏﹕"则和易﹑正直﹑子爱﹑诚信之心油油然从内而生矣。" 2.古州名。唐置。

:难〈形〉 (形声。从隹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困难;艰难;不容易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又如难句(难得的佳句);难老(难于衰老);难行(难于施行;不容易走);难治(不容易治理);难航(不易舟行);难期(难及,难于企及);难义(不易索解的辞旨);难极(不易穷尽);难 疑(相互讨论不易索解,心存迷惑的要义);难乎为继(指前人做得太好,不易照样继续下去) 不可;不好 桓谭作论,明弱水之难航。╠ 难(難)nàn ⒈灾患灾~。患~。遭~。 ⒉反驳,质问,责备非~。责~。 难(難)nán ⒈艰辛,困苦,跟"易"相对艰~。困~。~题。~得。~能可贵。 ⒉敌,怨仇,使人不好办为~。这件事把他~住了。 ⒊不敢,不可,不能~办。~免。 ⒋不好~说。~听。~做。 ⒌ ①难以忍受。 ②窘叫人~堪。 ⒍ ①不容易做很为~。 ②使人为难别~为他了。 ③多亏,〈表〉谢意~为你了。 ⒎ ⒏ ①害羞大胆前去,不必怕~为情。 ②情面上过意不去这样对他,实在~为情。 难nuó 1.驱逐鬼疫◇作"傩"。 2.茂盛貌。 3.奈何。《左传.昭公十年》﹕"忠为令德,其子弗能任,罪犹及之,难不慎也。"杨树达曰﹕"按顾氏炎武云﹕言不可不慎。 非是。今定此字读如《左传》弃甲则那之那,奈何也。"见《词诠.卷二》。一说不可,不能。孔颖达疏﹕"言人居身难可不谨慎。" 4.语气助词。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 衣)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姓 求 〈动〉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 求qiú ⒈寻找,想办法得到~解。~学。寻~。精益~精。上下~索。 ⒉恳请,乞助~人。~救。请~。乞~。 ⒊需要需~。要~。供~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