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皂盖出郊因问柳

"皂盖出郊因问柳"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19:27:27


简介: “皂盖出郊因问柳”出自宋代戴复古的《董侍郎山园燕楼宗丞》,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ào gài chū jiāo yīn wèn liǔ,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出处: 《董侍郎山园燕楼宗丞》
内容:
旌旗千骑拥春华,倾动临川十万家。
皂盖出郊因问柳,紫荷领客共看花。
樽前人唱莺随唱,堂下吏衙蜂亦衙。
寄语风流贤太守,好留醉墨伴烟霞。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董侍郎山园燕楼宗丞》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旌旗千骑拥春华,
倾动临川十万家。
皂盖出郊因问柳,
紫荷领客共看花。
樽前人唱莺随唱,
堂下吏衙蜂亦衙。
寄语风流贤太守,
好留醉墨伴烟霞。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董侍郎山园燕楼宗丞的景象为主题。董侍郎是指当时的官员董传素,他的山园燕楼被旌旗拥护的千骑士兵和盛装的官员们围绕,场面壮丽。这样的景象引起了临川城内十万家庭的震动和关注。诗中还描写了董侍郎坐着马车出城,因为好奇而询问路边柳树的情况,同时还有宾客们在紫荷花前欣赏花景的情景。在酒宴上,人们唱歌,莺儿听到了唱歌的声音也跟着唱,堂下的蜜蜂也附和唱和。最后,诗人寄语风流的贤太守,希望他能留下来,与他一起饮酒作画,共同享受美好的山水和云霞。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热闹景象的山园。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通过旌旗千骑、皂盖出郊等细节,展现了董侍郎的威严和官员们的盛况。同时,诗人也以问柳和赏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留恋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在酒宴上,人们的歌唱引发了莺儿和蜜蜂的反应,形成了一幅欢乐祥和的画面。最后,诗人寄语贤太守,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的向往和对共享美好时光的期盼。

整首诗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山园的热闹景象和自然界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同时,通过对董侍郎的赞美和对贤太守的寄语,也蕴含着对官员廉洁执政和文人雅士的期望。这首诗词在描绘细节和情感表达上十分细腻,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美好的愿景,给人以愉悦和想象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īng qí qiān qí yōng chūn huá, qīng dòng lín chuān shí wàn jiā.
旌旗千骑拥春华,倾动临川十万家。
zào gài chū jiāo yīn wèn liǔ, zǐ hé lǐng kè gòng kàn huā.
皂盖出郊因问柳,紫荷领客共看花。
zūn qián rén chàng yīng suí chàng, táng xià lì yá fēng yì yá.
樽前人唱莺随唱,堂下吏衙蜂亦衙。
jì yǔ fēng liú xián tài shǒu, hǎo liú zuì mò bàn yān xiá.
寄语风流贤太守,好留醉墨伴烟霞。
韵脚: 拼音:zào gài chū jiāo yīn wèn liǔ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皂 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本作皁”,后作皂” 一日山林,其植物宜皂物。--《周礼·地官·大司徒》 又如皂物(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 一种洗涤用品,肥皂的略称 旧时衙门内的差役 官府坐在三堂上,叫值日的皂头把万中书提了进来。--《儒林外史》 又如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形容捉拿人时凶猛而迅速);皂快壮健(捕快壮卒);皂快(捕快;缉捕差役);皂头(旧时衙门差役的头目);皂舆(皂人与舆人。古代贱役的两种小吏); 皂衣(借指下吏);皂役(旧时官衙中的差役 皂(皁)zào ⒈黑色~花。 ⒉奴隶,差役~隶。 ⒊槽,马槽牛骥同一~。 ⒋ ⒌

:盖 (形声。从苃,盍声。本义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覆盖物) 苫,用茅草编成的遮盖物,可以蔽体或覆屋顶 李巡曰编菅茅以覆屋曰苫。--《尔雅》。按,覆屋用茅若苇。苇不白,惟茅白也。 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左传·襄公十四年》 又如苫盖(茅草覆盖物) 雨伞 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宋·苏轼《教战守》 车篷 县尉得张黄盖、拥纛,前驱清道而后行,非故事,邑人以为荣。--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庭有枇杷 盖(蓋)gài ⒈遮蔽器物的东西茶杯~。瓶~子。锅~儿。 ⒉〈古〉遮阳遮雨的用具华~。 ⒊遮掩,蒙上覆~。~住。~被子。 ⒋建筑~房子。~高楼。 ⒌打上~手印。~公章。 ⒍压倒,超过,没有人比得上气~山河。功~五帝。~世英雄。 ⒎动物的甲壳龟~。蟹~。 ⒏文言虚词。 ①发语词~闻。 ②大概~近年之事。 ③连词。〈表〉原因为何不知,~未学也。 ⒐〈古〉通"盍"∥不。 ⒑见gě。 盖(蓋)gě ⒈姓。 ⒉见gài。 盖hé 1.通"盍"∥不。 2.通"盍"∥。 3.通"阖"。门扇。 盖hài 1.桅。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

:郊〈名〉 (形声。从邑,交声。从邑”,表示与城郭、行政区域有关。本义上古时代国都外百里以内的地区称郊”) 郊区 郊,距国百里为郊。--《说文》。按,周时距离国都五十里的地方叫近郊,百里的地方叫远郊。 适彼乐郊。--《诗·魏风·硕鼠》 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洒江郊。--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始知郊田。--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邑外谓之郊。--《尔雅·释地》 郊二旬。--《周礼·质人》。注远郊也。” 至于郊。--《仪礼·觐礼》。注谓近郊。” 又如郊祀(古时帝 郊jiāo城外,市区外东~。~区。出城~游。

:因 (会意。从囗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 同本义 因,就也。--《说文》。朱骏声注囗大俱非义。江氏永曰‘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文理。’按即茵之古文。江说是也。” 原因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梁书·范缜传》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白居易《有木》诗 又如因果报应(佛教指物有起因必有结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前因后果 机会 于今无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姓 因 依靠;凭借 因yīn ⒈根源,缘故原~。内~。前~后果。 ⒉由此,由于~此。~而。~为。~难见巧。 ⒊依,顺着,沿袭,守旧~材施教。~势利导。~人而异。~袭成章。~循守职。 ⒋凭借,根据~利乘便。~事制宜。 ⒌于是,就秦军解(懈)~大破之。

: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问,讯也。--《说文》 皇帝请问下民。--《书·吕刑》 时聘曰问。--《周礼·大宗伯》 小聘曰问。--《仪礼·聘礼》 问人于他邦。--《论语》 善问者如攻坚木。--《礼记·学记》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 问其故。--《列子·汤问》 跪问其故。--《后汉书·列女传》 景公问政孔子。--《史记·孔子世家》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问wèn ⒈不知的或不明白的请人解答请~。询~。去~明白。 ⒉审讯,查究,惩办~案。~罪。胁从不~。 ⒊管,追究,考察,干预过~。这件事你要亲自去~。 ⒋安慰,慰劳~候。慰~。 ⒌ ⒍ 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②需要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之事遗留~题。 ③关键或重要之点~题所在。 ④事故或意外那辆汽车出~题了。

:柳 (形声。从木,乯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同本义 梡,小杨也。--《说文》 折柳樊圃。--《诗·齐风·东方未明》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古诗十九首》 又如柳花(柳树的花);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柳陌花街(寻花买笑的场所);柳绿(柳叶的青绿色);柳眼(初发的柳芽);柳下(柳树之下;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柳火(榆柳 之火);柳 柳liǔ ⒈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条细长柔韧,叶狭长,花雌雄异株。种子有白色绒毛,成熟后随风飞散,叫"柳絮"。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旱~(河~)、杞~等。 ⒉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